试论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8-11-20 11:50杨晓宇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培养

杨晓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业对于计算思维的培养也越发的重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阐述了计算机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并重点研究了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希望以此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计算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

计算思维的概念是在2006年被首次提出的,计算思维可以内化为人的行为、意识和习惯,同时计算思维也是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所以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来实现培养。

一、计算机教学所面临的困境

在进行计算机的过程中,主要面临的困境有以下几点: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单一和课程设置单一,在实际的教学形式上,计算机教学还在秉承着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结合的方法。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教师利用平台来完成授课,主要的讲解内容是计算机理论知识,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无法真正的参与进去,长此以往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实践操作时学生只能够凭借记忆来完成实践,没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教学内容上,还是以基础知识和软件操作为主,使得教学内容很单一,没有变化,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教学的学时不能得到保证,教师很难完整的将教学内容都讲解出来,降低了教学质量,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了解不够完善,认知比较片面;而在课程的设置上,非相关专业的学生只有一本教材,使得知识的传授比较单一,不够立体,缺少与其他专业知识的连接点,阻碍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1]。

二、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整合教学内容

想要全面的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通过学生的特点来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以此为基础来增加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建立起相关的知识体系,完善学生的思维模型。而在进行内容整合时,教师既要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和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还有保证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主流方法还是重实践轻理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缺乏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很好的发散,限制了思维能力的加强。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理论的讲解作为基础,以此来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因为理论知识是计算环境的基本组成因素,许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来自于理论。想要加深学生对计算环境的理解,教师就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加入程序设计、网络完全等技术模块的教学,也可以针对性的教授学生一些感兴趣的知识,比如flash、ps技术等,以此来加强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将数制、编码、基础算法等知识点进行整合,实现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多元化教学方法

良好的教学方法在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上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好的教学方法往往都是多元化的。在进行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案例驱动和问题探讨都是能够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方法,教师可以将理论和问题结合起来,利用提问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其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识别语言中完成抽象思维的培养,让其明确的认知到计算思维能力的内涵和规律,保证思维框架的搭建。在具体的能力培养中,要调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其对问题进行推敲、解答和总结,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启发和讨论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全面的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思维能力的形成一般都是对问题进行解析,利用相应的方法来对问题进行解答,并且在解答的过程中实现对问题背后的思维逻辑的研究,这样的过程就是思维能力的形成,而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能够有效的加快这一过程。比如:在进行计算基础教学的翻转课堂学习时,教师就可以充分的利用教学资源来制作相应的视频。让学生在私下里能够自由的学习,最大化的利用碎片化时间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快思维能力的培养速度。

(三)融合专业背景

对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周期比较长也比较系统化的过程,所以要充分的考虑到所有的影响因素,只从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入手是很难完成对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要将其和相关联的专业教学相互融合,让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各学科中,提高培养效率。在对课程设置时,要考虑到不同的专业背景,并结合相应的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比如:机械类,采煤类专业的课程可以加入对程序设计的教学、维护网络安全的方法等教学模块;在商务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可以多多的介绍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软件应用和物流网络营销的关联性等知识;行政管理类的课程就可以主要围绕着数据库来进行开展,深入挖掘出各学科和计算思维能力的关联,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完善计算思维能力,更好的应用计算思维能力来解决问题[2]。教师在教学时也要加强计算机教学和各学科间的联动,让教学内容饱满起来,不再单一片面,从知识的延伸中来提高教学质量,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保证学生思维能力的连贯性,还能够加强学生对计算科学的深入理解,让其能够举一反三,提高整体的理解能力。

(四)结合创新创业培养

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核心目标就对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的加强。思维能力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思维和能力上,可以通过创新创业比赛来实现,比如举办创业大赛、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等,这样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进行创新新的培养上,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管理协调能力、创新意识、自主规划和探索等,这些能力的加强就是对计算思维能力的加强,通过对学生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在潜移默化之间实现既定的目标,让学生充分的体现出计算思维模式,实现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结论:

综上所述,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计算思维培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专业背景和创新培养全面入手,深入的发挥出计算机技术的内涵和思维方式,拓展学生的视野,加强教师的能力和学生的自主性,以此培养出全新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子标.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广东蚕业,2018,52 (06):65.

[2]陈雪.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科技风,2018 (13):35.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教学培养
计算机等级考试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
巧用微课,活化计算机基础教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