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小琴(合肥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技术交易情况已成为衡量区域科技创新水平、技术市场活跃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合肥市改革和创新技术市场服务手段,规范技术交易活动,完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流程,为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技术合同交易额取得了稳步增长。2017年,全市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5301项,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144.43亿元,较上年增长19.9%;技术合同成交总额占全省57%,位居全省首位,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居第8位。
根据全国技术合同交易网的数据,对合肥市2017年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在2017年的15301项技术交易合同中,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合同在交易活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类合同增长迅猛。技术服务类合同共7417项,合同成交金额为71.28亿元,分别占技术合同总数和成交总金额的48.47%和49.35%。技术咨询类合同共2221项,合同成交金额为9.4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6.37%和72.36%(详见表1)。
电子信息、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是主要交易领域。根据全国技术合同交易网的数据,2017年合肥市电子信息类合同共5070项,成交金额55.10亿元,分别占比33.14%和38.15%,继续稳居各类技术领域之首;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类技术合同共3665项,成交金额38.40亿元,在各类技术领域中位居第2位;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类技术合同成交额提升至第3位,成交金额16.67亿元(详见表2)。
表1 技术合同类型构成情况
表2 技术合同涉及技术领域统计表
2017年涉及各类知识产权的技术合同共5093项,成交金额63.70亿元,分别占比33.29%和44.10%,同比分别增长18.58%和29.31%。其中,技术秘密占居首位,成交2434项,成交金额34.27亿元,分别占知识产权类技术合同的47.79%和53.80%;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以1805项、成交额20.50亿元位居第2位,同比分别增长42.8%和134.02%(详见表3)。
表3 技术合同知识产权构成情况表
2017年,企业在技术交易中依然占据主体地位。据统计,企业共输出技术12912项,技术合同金额达到128.21亿元,分别占比84.39%和88.77%,同比分别增长53.71%和14.97%。以高校院所为主的事业、社团法人以及其他组织,共输出技术2389项,合同金额16.22亿元(详见表4)。
合肥市的技术合同认定交易额逐年增长,对区域创新水平以及技术市场活跃程度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表4 技术合同机构类别统计表
一是各县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从2017年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情况看,各县区、开发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最多的是66.7亿元,最少的不到100万元。合肥高新区占到近一半的份额,包河区、蜀山区以及合肥经开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技术合同规模相对较小。2017年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平均每项成交金额为94.39万元,在省会城市中排名相对靠后。交易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单位仅有60家,其中1亿元以上的单位38家。市场规模大的项目比较少,单项技术合同交易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仅27项,而50万元以下的项目有12060项。
三是事业法人的登记积极性不高。以高校院所为主体的事业法人,由于技术合同部门人少事多,奖励经费使用繁琐等,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的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事业法人技术合同的认定登记比例。
四是部分单位合同文本不规范。有的合同文本对技术合同的类别划分不甚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享受相关政策;有的合同文本内容过于简单,约束条款不严密,一旦产生合同纠纷,会给卖方带来不利影响。
一是分解目标任务。针对各县区技术交易极不平衡的情况,加强各县区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建议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列入对县区的考核指标,同时加强督促与指导,推进各县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有效开展。
二是持续政策推动。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的快速增长,充分显示了合肥市技术合同奖励政策的导向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交易总额的快速增长。建议进一步完善奖励政策,调动技术合同登记部门及具体人员的登记积极性。
三是加大政策宣传。虽然合肥市的技术合同登记奖励政策已经实施多年,但还有不少单位不了解。建议在2018年政策调整出台后,及时开展宣传工作。通过印制宣传册、召开培训会、举办座谈会以及工作微信群、QQ群等方式积极开展对外宣传,让更多的企事业单位了解政策、享受政策。
四是主动开展服务。经常性与县区、园区及重点企事业单位联系,了解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存在的问题,主动上门开展业务培训、政策宣讲。进一步规范合同文本的使用,指导企业对认定登记的合同进行分类,面对面地宣传国家税收政策及合肥市技术合同登记奖励政策,调动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确保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