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亚洲演艺之都”,重绘剧院新蓝图

2018-11-20 09:45
上海艺术评论 2018年5期
关键词:院团演艺剧场

杨 子

建设亚洲演艺之都,剧院数量很重要,布局和层次同样也很重要。“文创五十条”对上海市演艺资源的优化布局,令各剧场群依据各自所处区域特色,形成多元丰富的剧院新格局,以及更合理的梯形结构。在此基础上,剧院对演艺艺术门类的细分定位与差异化发展,不仅意味着观众可依据不同的艺术喜好进入不同的剧院,也有助于对观众进行差异化市场细分,从而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

从“东方百老汇”到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新布局

1867年,上海侨民首次搭建起第一座西式剧院——兰心大戏院,定期演出业余剧团A.D.C编演的戏剧,标志着以话剧为主体的西式剧院在上海的兴起。而传统戏院则出现更早,在元代已有“勾栏”搭设于松江府前,元末明初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有女官奴习讴唱,每闻勾栏鼓鸣则入。”这是关于上海戏曲演出场所最早的文字记载。戏曲演出的商业化现象出现在清咸丰初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崛起,上海第一家营业性戏园——三雅园于1864年由城内富户居室改建而成。这类戏园兼营卖茶,又称茶园。到1917年最后一个戏园“贵仙”歇业,半个多世纪里,上海先后出现过大小近百家茶园。1908年建于南市十六铺的新舞台,标志着旧式茶园向新式剧院发展,此后,新式剧院大量涌现,数量与质量均居全国之冠。

1843年开埠之后,上海的经济、文化发展突飞猛进,到20世纪30年代一跃成为仅次于伦敦、纽约、东京、柏林的世界第五大城市和远东第一大城市。在此期间,剧场艺术获得空前发展,地方戏曲和话剧蓬勃兴起,仅西藏路及其周边区域前后共出现过近40家剧院,密集的演出空间分布令这一区域足具剧场集群效应,史上有“东方百老汇”之称。

城市的文化空间布局不但受到自然地理和历史积淀的制约,而且受到城市发展定位和产业结构的深刻影响。上海的剧场空间分布经历了以下阶段:近代以来,作为工商业城市,剧院主要集聚在市中心,因为处在工业经济早期阶段的城市,大多采用“单中心”结构。工业区是城市的活力中心和人口密集区,工业的增长决定了城市的规模和空间,城市的行政和商业中心及公共文化设施也围绕工业区建设,成为一个单核型的文化空间布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上海城市规划与工业结构的调整,剧院分布迎来历史变局,在“一个龙头和四个中心”建设过程中,产能落后的工业板块被逐步淘汰。一批功能齐全的现代剧院开始在新兴产业园区、商业中心和大型住宅区有计划地被改建和新建;上海音乐厅、美琪大戏院、兰心大戏院等一批老牌剧院被改造和修复;上海大剧院、上戏剧院、上海商城剧院、上海马戏城、上海白玉兰剧场等新型剧院在市中心和市郊结合部被建立起来。跨入21世纪前,上海仅有的3家甲级剧院——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美琪大戏院都集中在浦西核心区域内。2002年,位于浦东的东方艺术中心开工建设,打破上海剧院“西盛东衰”的局面。2010年,世博文化中心落户浦东,成为上海第5座甲级剧院。

自2000年以来,随着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部署与城市功能的深刻转型,上海的剧院分布呈辐射型向边缘地区拓展。依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上海要建设一横一纵“两条文化带”、“多个文化核心”的文化设施大格局。2011年11月,中共上海市委第九届十六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战略部署,根据2011年颁布的《上海“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布局,集聚特色,构建“一轴、两河、沿海、多圈”的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新布局。上海主要剧场的建设,依托这一原则向“多中心、多组团、开放式”的方向发展,剧院地理分布为:中心城区有环人民广场的西藏路剧场群,静安区的“现代戏剧谷”;北边形成以上海马戏城、海上文化中心(大宁剧院)为核心的北上海演艺剧场新格局;东边以东方艺术中心为节点,与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新馆等构成东上海演艺新地标。

“西藏路剧场群”是指东起福建中路,西至成都北路,南起金陵东路,北至苏州河区域内,以黄浦区西藏路为轴心,分布在其周围的剧场,包括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上海大世界(共舞台)、上海逸夫舞台、人民大舞台、新光影艺苑等。西藏路剧场群在历史上形成了良好的基础,在上海乃至全国现代剧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解放后及改革开放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西藏路剧场群成为上海舞台艺术发展的中心,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大剧院的落成和上海音乐厅的改造平移,大幅提高了西藏路剧场群在上海现代演艺业中的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大规模的城市改造,西藏路剧场群中的部分剧场被拆除,剩下的部分剧场在设施、演出和管理等诸方面明显衰退,使“剧场群”的集聚效益明显减弱。2010年10月,上海市文广局与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黄浦区文化局,开始推动对人民广场西藏路老剧场群的恢复改造工程。

“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城市的文化定位,2009年,上海市静安区政府立足优化上海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文化生态、寻求以创意推动城市转型的新路径,依托丰富的历史人文底蕴、发达的商业商务经济、整合现有的剧场资源如位于该区的上海戏剧学院、上海歌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商城剧院、美琪大戏院、百乐门等,以华山路到南京西路为主轴,着力打造上海东西南北文化枢纽地带的现代戏剧产业集聚区——“现代戏剧谷”,希冀达到成为与纽约百老汇、伦敦西区齐名并肩的戏剧产业文化品牌。现代戏剧谷是上海市首批15家文化产业园区之一,从静安区现有的剧场分布来看,江宁路、南京西路到华山路形成的狭长带状剧场群,故称为“现代戏剧谷”。从空间布局上,现代戏剧谷在基本形态上形成一轴三区。一轴为南京西路——华山路现代戏剧产业发展轴。三区为美琪大戏院——商城剧院——上海展览中心——云峰剧院现代音乐剧产业集聚区;百乐门多媒体戏剧产业区;上海戏剧大道——上海戏剧学院——儿童艺术剧院都市话剧产业区。从当时上海文化发展的空间布局看,由浦东世纪大道经黄浦、静安、长宁到虹桥的东西文化横轴正在完善,由大宁经闸北、静安、卢湾到世博园的南北文化纵轴也在逐步成型,现代戏剧谷正处于两轴交汇处。

2015年7月,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及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SMG)签订了《共建静安区江宁路文化街战略合作协议》,以江宁路三座新老剧院——美琪大戏院、艺海剧院和北京西路1013号沉浸式剧场为基地,共同打造“继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后的国际第三大现代戏剧中心”。静安区将“江宁路文化街区”的改造计划上报列入上海市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文化项目,未来通过“江宁路文化街”这一平台,充分发挥核心剧场辐射周边的效应。

打造“亚洲演艺之都”,优化演艺设施布局

2017年12月,上海发布《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文创五十条”),明确提出上海要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对全市演艺设施进行优化布局,重点支持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等8个演艺集聚区建设,形成演艺产业集聚效应。

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覆盖了此前的西藏路剧场群,北起北京东(西)路,南至金陵东(中)路,东邻福建中(南)路,西至黄陂北路、新昌路,约1.5平方公里。和其他演艺区相比,该区演艺文化深厚,市场活力充沛,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等大型演出设施和黄浦剧场、长江剧场、中国大戏院、共舞台、人民大舞台等一批老剧院云集此处。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正常营运的剧场、展演空间近30个,区内年均演出总场次占上海全市剧场演出总场次1/5,票房收入则占全市的1/4,演艺节目类型涵盖戏曲、芭蕾、歌剧、话剧、音乐会、音乐剧等。“十三五”时期,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将整体构筑“一中心、五集群”的发展格局——“一中心”即演艺活力中心,“五集群”包括外滩集群、创意码头集群、浦西世博集群、新天地集群、复兴路集群,到2020年,该区计划扩充正常运营剧场和展演空间数量目标为40家左右。

徐汇滨江剧场群(徐汇区)是上海目前唯一的沿黄浦江分布的演艺带,除分布有位于徐家汇商圈的美罗城内、台湾知名导演赖声川的第一家驻场剧院“上剧场”,还有“上海梦中心”的6个大型剧院。上海梦中心位于徐汇区黄浦江畔,其最具特色之处在于分布其中的文化场馆群,包括2500座的多功能剧场、1800座的专业音乐剧剧场、1000座的演艺剧场、400座的黑匣子实验剧场,以及互动音乐厅、艺术展厅等。

现代戏剧谷剧场群(静安区)在此前规划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现有剧院的地缘优势与产业特色,以江宁路沿线的美琪大戏院、艺海剧院为主线,向西南与上海戏剧学院、商城剧院、静安800秀等剧院形成互动,以话剧、环境戏剧、经典音乐剧演出为特色,形成多点支撑、连点成线、文商互动、辐射周边的现代戏剧谷剧场群。

世博园区旅游演出剧场群(浦东新区)除了对世博大舞台进行升级改造,围绕世博文化公园规划建设户外剧场、特色小剧院等,2020年,这里还将建设上海大歌剧院、上音歌剧院。

此次规划对徐汇区复兴路汾阳路音乐街、虹口区的四川北路剧场群、长宁区的天山路商业体剧场群和郊区剧场群进行了优化布局。复兴路和汾阳路聚集了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贺绿汀音乐厅、上海大戏院和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等,依托区域特色形成音乐文化一条街,形成具海派特色的“音乐之路”。虹口区的四川北路剧场群以四川北路为主轴,将正在改建中的群众影剧院、胜利电影院、虹口剧场、解放剧场,以及目前已在运营的嘉兴剧院、1933微剧场和国际电影院,形成以演艺、展览为核心的四川北路娱乐板块。位于长宁区的天山路拥有SOHO天山广场音乐厅、虹桥艺术中心、缤谷二期(小剧场、影院)、长宁民俗文化中心小剧场、临空SOHO影院等社区、园区、商圈的影剧场建设,将逐步形成一条天山影视演艺功能带。

在市区核心圈层之外,此次规划还将根据郊区区域优势,均衡合理分配资源,因地制宜打造郊区剧场群,如将被打造为“南上海艺术名片”奉贤区的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结合该区森林资源丰富的自然生态优势,选址于奉贤新城面积达4.8平方公里的森林公园内,以大中小三个剧院为主,包括1个1200座主剧场,1个500座多功能剧场,1个300座的主题剧场,1个艺术展览及创作中心及配套附属功能用房,借助周围森林环拱,形成一个与自然对话、与水绿交融的“森林剧场”。嘉定区的保利大剧院、宝山区的长滩音乐厅、青浦区的虹桥百老汇剧场群等已建成或在建中。郊区剧场群的崛起,将吸引更多优秀演艺资源由市区向郊区辐射扩散,满足郊区民众的文化需求。

国家大剧院

建设亚洲演艺之都,剧院数量很重要,布局和层次同样也很重要。“文创五十条”对全市演艺资源的优化布局,令各剧场群依据各自所处区域的特色,形成多元丰富的剧院新格局,以及更合理的梯形结构。在此基础上,剧院对演艺艺术门类的细分定位与差异化发展,不仅意味着观众可依据不同的艺术喜好进入不同的剧院,也有助于对观众进行差异化市场细分,从而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

打造各具特色的剧院运营模式

“文创五十条”所展示的剧院新蓝图,印证了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决心。但要对标国际高标准、高水平的剧院管理,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仍有不少问题有待思考:上海到底需要多少家剧院?剧院如何结合当地演艺生态进行特色化发展和运营?目前的剧院管理专业人才是否满足一路高歌猛进的剧场建设?无论是旧剧院翻新还是新建剧院,它们如何助推城市文化的发展,从而在全球化、同质化的城市发展中提升城市竞争力?

根据上海市文广局统计,至2018年一季度末,全市共有持证剧场和演艺空间147家,共举办演出4500多场,观众300万人次以上,演出票房约3亿元。一份关于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评估报告将上海与伦敦、纽约、东京、巴黎等国际大都市进行比较,显示上海在剧院拥有数量和演出场次与伦敦(214家剧院)、纽约(643家剧院)、巴黎(353家剧院)、东京(230家剧院)有很大距离。上海的演出场所每百万人拥有量为4个,每百万人拥有座位数7.2个,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但未形成像伦敦西区、纽约百老汇剧院云集、票务联动的集群效应。以静安区现代戏剧谷剧场群为例,现有剧院13家,2017年接待观众人数244万,演出3260场,票务总收入3亿元人民币,带动周边消费1.5亿元人民币,但是利用大数据对标伦敦西区、纽约百老汇两个全球标杆性的演艺集聚区进行采样分析,无论是体量规格还是文化影响力以及延伸效力,静安区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数据显示伦敦西区现有38个剧院,2017年接待观众总数1459万,演出场次18975场,票房总收入超过6亿,带动周边消费达3亿英镑。而纽约内百老汇有剧院41个,全年接待观众总数1327万,演出场次13244场,票房总收入达到13亿,带动周边消费5亿美元。

上海大剧院

在上海现有剧场中,不乏颇具特色并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的剧场运营模式。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的上海大剧院秉持节目体系全球与本土定位,确立“世界主义”范式的高雅艺术审美追求;“小而美”的上海音乐厅以室内乐与古典乐演出见长;上海文化广场主推音乐剧演出;天蟾逸夫舞台历来是戏曲专演舞台,这些剧院经过长期的经营探索已形成各具特色的运营模式,在演出市场中具有示范意义。

主题式剧场在演艺市场中抢占先机,处于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的新光影艺苑便是一例。其前身新光大戏院建成于1930年代,不仅是上海首轮欧美电影新片放映影院,也是重要的戏剧演出场所。2009年,在上海“白领戏剧”风靡一时的情况下,现代人剧社出资对新光影艺苑剧场进改造,设座322个,改变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剧院定位不清的状况,恢复话剧演出传统,实现小剧场话剧演出和电影放映的双重功能。新光影艺苑的演出以大受白领青年欢迎的欧美悬疑剧(Mystery-Thriller)为主打,被运营方明确定位为“中国首家悬疑剧场”,由现代人剧社制作的悬疑剧和引进欧美的当红悬疑剧在新光悬疑剧场找到土壤,观众以年轻白领阶层为主,每年演出场次达200场以上,每年观众数量为6万人次,平均上座率达85%以上。

和节目类型丰富的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相比,以游客为主要受众的驻场演出多驻点在静安区。作为国内“现象级”的演艺节目,静安区两台颇有市场号召力的驻场式演出均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制作或出品方之一,在获得巨大票房收益的同时,也对周边酒店、餐厅、酒吧、咖啡厅、美术馆、书店等产生消费拉升的良好效应。2005年9月开始,投资3000万元制作并运营的原创多媒体舞台杂技《时空之旅》在上海马戏城每天上演,创造了上海同一剧场连续演出场次的最高纪录,成为中国演出市场的一大亮点(该剧于2018年7月1日结束,上海马戏城进入大修期,完工后将继续献演新的时空之旅系列)。驻场演出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要属从美国纽约移植过来的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和Punchdrunk国际联合制作,把静安区北京西路1013号5层楼改造为90个充满细节的房间,演出时长达三个小时。这是中国第一个沉浸式戏剧专用剧场,自2016年12月14日开演后,一直维持高热度、高人气和高口碑。时隔不到两年,在伦敦大受欢迎、根据著名童话《爱丽丝冒险奇遇记》改编的同名沉浸式戏剧今年7月登陆静安区广中西路666号大宁小城,中英双方联手改造大宁小城四千多平方米的空间,力求还原一个最接近原著的爱丽丝奇幻梦境。以资本打造的沉浸式戏剧通常有成熟的周边项目与之配套,除了本地观众,其市场目标更多对准的是每年进入上海的游客,去年上海接待入境游客突破873万人次,其中713万人次在上海过夜,这一数据每年都在被刷新。

如果说驻场演出市场目标对准的是入境游客,那么“商场+剧场”的演艺与商业融合的运营模式则进一步将本地商圈人流转化为剧院观众。建于2015年底的“上剧场”坐落在徐汇区美罗城商场5层,为台湾著名戏剧导演赖声川的专属剧场,以赖氏作品为主要演出内容,辅之以少量租场演出,除了赖声川在业界的名声与魅力,商圈人流也给这座剧院带来不低的人气。商圈综合体中的中小剧场除了运营模式日趋成熟的上剧场,还有1933老场坊的“1933微剧场”和今年5月新开业的1862时尚艺术中心。位于虹口区、拥有 120 个座席的1933微剧场弥补了上海低廉小剧场的空白,在文化地理学意义上具“外外百老汇”功能:作为一个文化演出孵化器,提供戏剧新兴力量呈现的可能,使它成为青年戏剧人的成长平台。1862时尚艺术中心是一座可以容纳800人的中型剧场,是黄浦江畔“船厂1862”商业艺术综合体的一部分。中小剧场走进商业综合体,浸润商圈文化氛围,不仅拓展了城市文化空间,同时也吸引商圈部分人流转化为剧院观众,实现艺术与商业的共赢。

从以上剧院案例可知,不管是新建的现代化剧院,还是历史底蕴深厚的老剧院,内容为王是其形成经营特色、占领市场份额的制胜逻辑。在这个逻辑下,“场团合一”的剧院运营模式渐成趋势。

建立“场团合一”的运营机制

作为国际惯例,制作机构与剧院主体的重合也即“场团合一”机制让拥有表演院团的剧院提高主办节目比例,有助于形成各艺术门类相对固定的观众群,也有利于表演院团提前规划好演出计划。主办节目比例越高,剧院的市场定位愈加清晰,从而愈有利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剧院运营管理模式。“场团合一”机制也让拥有剧院的表演院团解决了“演什么”,“在哪演”的问题,有利于剧目、表演院团和剧院本身的品牌建造。

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采取“场团合一”运营机制,旗下三个剧院(大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和上海文化广场剧院)和四个表演院团(上海歌剧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民族乐团和上海芭蕾舞团)一改以往剧院、表演院团各自独立发展的样式,剧院有表演院团的创作生产作为演出内容支撑,表演院团有剧院作为演出场地依托,这样的集群发展样式,使剧院和院团在剧目原创、合作、引进等方面形成合力,产生1加1等于或大于2的效益。剧院与院团的紧密合作有利于双方降低运营成本,缓解各自运营压力,最直接的效益是演出场地的长期稳定保障使得院团演出成本大大降低,这就为低票价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提升了表演院团生产原创力度和艺术品质,好的剧目越多,上座率提高,意味着演出收入的增加。

当然,在“场团合一”机制中存在“院团主体论”认识,强调剧院为表演院团服务的义务,以院团为中心进行艺术生产、经营和管理,却忽视了剧院本身的市场运作规律。这和一些表演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所提倡的“剧院主体论”相反,院团的艺术生产是与剧院的市场营销紧密结合的。

当下,各地兴起的剧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归之为“场团合一制”与“租场演出制”之间的矛盾,即剧院建设标准采取欧美国家“场团合一制”,但经营管理却是“租场演出制”。多地大剧院由于演出量不足,处于维持或艰难运营状况,或常年处于空置状态。总的来说,各地剧院演出内容供应不足,本地院团内容供应短缺。除北京、上海等演出较为发达的城市之外,大部分省市的本地表演院团的演出内容难以支撑本地剧院,剧院演出内容的供应大部分来源于外埠院团和国外团体巡演。道略演艺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演出剧场发展报告分析了国内剧场的五个现象:剧院建设火热、剧院规模结构失衡、剧院演出活力不足、剧院观众培育不力、剧院经营模式被动。在承担当地城市标志性建筑的文化展示作用之外,诸多外型美观内饰豪华的大型剧院实际沦为政府文化的“面子工程”也即“政绩工程”。

在“租场演出”机制下,倘若剧场规模过大,对水电、人力资源的消耗大,剧院的场租费升高,演出票价上涨,从而造成剧院上座率低,剧院和表演院团均入不敷出。另一方面,制作机构与剧院主体分离的中小型剧院,倘若演出类型或内容没有鲜明特色,势必造成剧院运营被动,经营缺乏特色。共舞台、云峰剧院、黄浦剧场等剧院虽处于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具有交通便利,建筑历史底蕴深厚等优势,但“租场演出”机制下由于剧院定位不清、经营缺乏特色,在“活力”程度上依然具有较大提升空间。而位于静安区现代戏剧谷剧场群的大宁剧院,地处苏州河以北,在现代戏剧谷展演季名团名剧入驻演出时热闹有余,除此之外大部分时间人气不足。

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演艺设施新布局,重绘上海演艺场馆新蓝图,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上海演艺场馆目前发展存在的问题:缺乏有效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操作经验、缺乏优秀的剧院管理和演出经营人才,管理团队水平滞后、演艺机制不健全、市场培育不成熟,剧目宣传不到位、演出票价过高,演出市场的消费潜力未被充分激活。

上世纪30年代曾作为“上海四大京剧舞台”之一的中国大戏院,在长达六年的精心打磨修缮如初之后,作为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在今年6月开业,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田沁鑫被聘为艺术总监,打造“国际戏剧邀请展”“新人新剧邀请展”“创新戏曲邀请展”品牌,最终形成既有剧场演出又有作品出品的特色剧院。聘请艺术家作为剧院的艺术总监,有利于通过艺术家的社会影响力和艺术号召力整合资源,形成品牌。

随着演艺产业布局的加快,上海出现越来越多国际一流的演出场馆,整个演艺产业体系在不断升级的同时,亟需具有国际视野、国内资源且精于剧场运作的专业团队和运营管理人才。剧院的运营,只靠像田沁鑫导演这样综合素质比较齐全的稀缺型专业人士整合资源并非长远之计。在高校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演艺行业协会的良性引导,以及政府政策层面的扶持之间建立联动机制,推动高素质、高层次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从源头解决现实困境,才能在运营好剧院的同时,使之与表演院团、与城市发展形成良好的互动。

1. 花建,《城市灵魂在于文化 产业布局应顺势而为》,《解放日报》2012-11-17.

2. 张佳文,《上海演艺场馆空间布局的历史轨迹》,《上海城市规划》2012,(3).

3. 黄昌勇,夏洁求,徐一文,章超,《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评估研究》,《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64.

猜你喜欢
院团演艺剧场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对文艺院团中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思考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一种聚焦: 上海民营院团的现状与发展
演艺产业多元发展的新兴开拓者
开心剧场
旅游演艺的生意经
开心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