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思考空间
——Site-Specific Art与在地艺术

2018-11-20 09:45易雨潇
上海艺术评论 2018年5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全球化空间

易雨潇

Site-Specific Art强调地点与作品之间不可替代的意义。虽然“在地性”在文化身份、艺术乡村建设、双年展、公共艺术中广泛使用。但是对于“在地性”的学术梳理却很少,在地性和在地艺术的概念和翻译目前都存在诸多歧义,不便于学术研究和交流。本文考据“在地性”“在地艺术”的词源及含义,认为 Site-Specific Art翻译为“在地艺术”最为恰当。“在地艺术”为艺术理论提供了新的视野——从全球化空间转向的角度讨论艺术创作与地方知识重建。

毫无疑问,“在地性”是近几年当代艺术中热度飙升的新词汇。人们对新词汇的认可说明其更具启发性。实际上,当下艺术领域对“在地性”的讨论涉及两种,一种是指重建地方知识,一种是指在特定地点创作的艺术实践方法。在地艺术是中国当代艺术重建地方知识中的转向——越来越强调地点与作品之间的不可替代的关系。本文将这种艺术现象翻译为“在地艺术”(Site-Specific Art)最为恰当。“在地艺术”将艺术创作纳入了全球化的语境中,重新思考地方知识与文化间性在共时性时代中的重要意义。

当代的在地艺术实践并不是中国仅有的艺术现象,这种现象是70年代空间转向后引发的艺术领域的实践,在大地艺术、建筑艺术、公共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中都存在具有在地意识的创作案例。西方当代艺术在极少主义之后开始了空间转向,在地性(Site-Specifty)伴随着剧场的概念出现,最早指代现场性、偶发性,很快被运用于各类艺术评论之中。卡特琳·古特(Catherrine Grout)认为当代“重返风景(Landscape)”是艺术史的第三次转向。“当今盛行的公共艺术是前哨站,而环境保护、全球气候变化,能源的运用等将是人类重新省思和自然签订新的‘艺术契约’的开端,这也牵涉身体、文化、美学、社会、历史的意义的改写。在各色前卫艺术题材前呼后拥之际,我认为风景、地景再现的艺术及其诠释是不会退潮流的,例如后现代主义的“游牧”(nomad)、“界域”(boundary)、“奇观”(Spectacle)、“定位”(mapping)等概念都是广义的风景、地景思考。”

卡特琳无疑从空间的角度看到了当代艺术对于地点的重返的观念转变。西方的美术史研究中,巴德森德尔提出的图像转向(Pictorisl turn)开创了从对艺术形式的图像分析到结合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图像的转变。这种还原作品的上下文联系的综合分析方法被称为语境分析(Cotext),从此,美术不仅仅局限于图像和形式的语言分析,进入了文化研究的领域,这种转向引发了艺术社会史的写作。在地艺术的空间转向,与体制批判、社会介入、替代空间(Alternative Space)密切相关。在地艺术也强调对语境的分析,只是这种语境与更加具体的地点联系了起来。

中国的在地艺术发生的地点包括城市、乡村、文化景观、特定路线、自然环境等等,在2000年之后愈发普遍。虽然很多当代艺术的学者从各个角度对这类艺术进行研究,他们从艺术自治、现象学、公共性、机构批判讨论中国的在地艺术创作现象,然而很显然的是他们忽略了从整体上看这类艺术选择地点的观念。在地艺术作为一个新的艺术现象,虽然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对象,然而又因为缺少艺术话语而处于失语的状态,或者为西方艺术理论背书。因此,“在地艺术”概念的拓展,是中国当代艺术话语建构的一种尝试。

在地性与地方知识

在地性的词源Glocalization在中国的翻译有“全球在地化”“全球本土化”“全球本地化”“全球地方化”“全球地域化”等等。在地性一开始等同地域性,地域性是中性的空间维度划分的概念,但是在“在地性”概念的发展中,在地性的“在”体现了对地方文化的认同,这层概念是地域性所不具备的。地域性更强调一种共性的总结,而在地性强调个性的表达。不同于本土性,在地更能体现出本土行动的主动性和全球化的语境,因此在地性也常常翻译为Locally,指代地方文化、地方知识的协商交流,是区别于西方普遍主义的话语表述。文化研究中提出的在地性(Locally),在后殖民主义理论中被描述为“文化的在地性意义轮廓与表达”“文化的驳杂性”“文化的差异性与方位”,在反西方中心主义的阐述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代表多元文化的自主和崛起。人类学的研究中也反复重申地方知识的自我表达。文化间性(Intercultural)与主体间性发展了哈贝马斯间性理论的发展,指文化间的交流对话的根本是要承认差异,尊重他者的对话前提。这些都为“在地性”提供了讨论的空间。

中国对在地性的研究在各个领域都有。当代艺术领域的研究中使用的在地性,一开始是表明本土性和地域性。例如侯瀚如在2010年《走向新的在地性》(Towards a New Locality)中指出了地方双年展在文化和地缘上向外扩展的企图,通过“在地性”争取全国或者全球的声望。“它在体现和强化全球性和在地性之间具有艺术和文化的意义,而在政治上又可以实现超越不同地域之间的既定权力关系和墨守成规的地方主义,将来双年展应当超越以往模式,成为一种构想和打造可以对全球化时代做出反应的在地性的活动。”何香凝美术馆举办《在地·未来》展览,展开了对在地性艺术表达的系列讨论。隆里乡村艺术节、合川第三届新媒体艺术节都将“在地性”作为讨论题目。“在地性”是全球化语境中大家为寻找自我身份的一种策略性的选择,它更强调作品与其所处文化脉络间的紧密联系与其不可替代的文化属性。谈及作品的在地性问题,我比较看重作品的唯一性。即,它和周围空间、环境的紧密关系。”艺术领域的在地性的讨论包括地点特殊性、文化身份策略和艺术自治等。

值得注意的是,大家对于在地性的论述都没有错误,是出自于不同尺度范围的讨论。“在地性”是一个范围概念,它的含糊性也在于此,它代表不同于同一性的特殊性范畴——因对象的范围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指代意义。虽然当下许多人都在谈论在地性,但是并没有对“在地性”的概念和其使用的范围作出学术性的梳理。在当下的研究中,“在地性”常常被使用在自我划清边界宣告自身合理性的表达中。

在地性对照的概念的范畴的大小,最大到一整个文化区域、民族、国家都可以宣称自身的在地性,最小则是一个街道,也可以宣称在地性。在地性语义的弹性,是因为“地”字的多重含义而造成的。无论是地点、地方、地区,都是一个相对的范围的词语。粗略的看当下“地”字的含义,大致已经包含了地域、地方、地点“三地合一”的能指内核,是从属于“地域、地方、地点”的诸多问题范畴融会成一个语义丰富的所指集合。比如,特定的地点指代空间;在一个地方指代人文地理;在一个地区、国家,是指代一种民族文化。因此,在对“在地性”的考察中,同时需要考量对照概念,廓清尺度边界,边界确定了在地性的归属感,确定了文化空间。在边界的界定上,尺度越大,“在地性”越不明确。

从在地性的尺度范围来看,区域文化的在地性最早等同于地域性,是本土、地域、地区等大范围的空间或场域概念,对应Local、Locally。微观的看,“在地性”是艺术家立足于具体场所(In-situ、Site)中人地关系的个体表达,有一定的特殊性。然而通过发掘一个个微小地点的在地性,相互连缀,在中国整体语境中会呈现出地域性(Locally)特点。因此,在对当代艺术的“在地性”研究中,需要明确不同的地点背后所蕴藏的“地”的含义,才能更加明确在地性的尺度范畴,从而准确把握艺术作品的内涵。运用“在地性”概念进行研究时,并不是要对“在地性”一词再提出定义,而是应该确定中国当代艺术中“在地性”的能指和所指的范畴——中国当代艺术发生的场所所对应的具体问题,才能看清在地性的所指。

在地性与在地艺术翻译统计表

不同于文化领域的在地性指地方知识的Locally。在地性在艺术领域常常对应Site-Specifty的翻译。一开始在当代艺术中指代现场性。国外关于在地性的研究,最早出现于建筑和公共艺术中,体现为现场性以及利用地点的特殊性进行艺术创作。将“在地”作为空间批判的策略和创作方法,翻译多为In-situ、Site-specific。In-situ与Site-specific都强调作品的现场性,当下可以等同使用。建筑领域的在地实践一般使用的是In-situ,强调将作品放置在某地,看待作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Site-Specificity,常翻译为“现场性”“在地性”“限地性”。Site-Specific Art在国内常常翻译为在地艺术、在地创作、特定场域艺术、场所艺术等。涉及公共艺术、艺术家驻地、社群(Community)建设等领域。主要的研究方法是艺术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探讨艺术的文化介入、文化认同、文化传播、文化政策以及生活美学等方面内容。追溯Site-specific Art的术语,最早由加利福尼亚艺术家罗伯特·欧文(Robert Irwin)进行推广和改进。Nick Kaye于2000年出版的《在地艺术:表演,地点与文献》(Site-Specific Art: performance,place and documentation)中使用了Site-Specific Art作为一种艺术观,论述了行为艺术与地点之间的辩证关系。权美媛在《连续的场所:场所艺术及其所在地身份》(One Place After Another: Site-Specific Art and Locational Identity)中集中从机构批判、公共艺术、身份认同等方面论述了在地艺术作为一种新艺术的可能。她追溯了在地性在极少主义中的重要性,探讨了西方艺术在场观念的变化,主张重新思考“现场”作为在全球平台内各种关系特殊性的一种调节形式的潜力。“现场性一词,以前暗含着某种立足于地面、受制于物理法则的创作实践。”

“在地性”的视觉化思考首先与空间转向具有密切的联系。对在地性概念的研究首先发生于建筑领域,并很快扩展到公共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当代艺术的评述中。西方在地性的空间转向逻辑可以追溯到极少主义的剧场转向开始,到公共艺术与大地艺术。Site-Specificity强调场所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公共艺术的讨论中非常普遍。安德里亚·贝尔蒂迪在《论公共艺术的在地性》中对“在地性”进行了总结,认为其是公共艺术的核心,通过重建艺术与场所之间的偶发性联系,重新定位了艺术对象的内涵,使艺术的意义突破了单一的作品风格,更加依赖于艺术品与语境,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摆脱了创作的主体,转向亲身体验的现象学模式,激进地重构了艺术家与接受者的主体性,并且挑战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把艺术品视为可流通、可交换的商品的意图。体现了西方在地性艺术对既有的艺术体制的突破。随着艺术的在地性特征的突出,理论家开始试图将在地艺术论证为一种新的艺术观念。

在地艺术在欧美以及台湾正在成为被认可的一种新艺术。在大陆地区,在地性主要被策展人作为策展理念,还缺乏系统的对在地艺术的理论建构。巫鸿在《作品与展场:巫鸿论中国当代艺术(2005)》一书中提及了“特殊地点”,对照Site-Specific翻译指代展览结合场地的特殊性。巫鸿认为当时的特殊地点是“对立性纪念碑”(Counter-mouments)或“反纪念物”(Anti-monuments),通常在城市拆迁的地方和具有重要历史和政治意义的地点进行,毫无疑问这是来自于国外替代空间的空间批判的思想脉络。冯博一在“生存痕迹”1998年提出了中提出了“就地创作,就地展示”。他认为对有限的场地的利用,让艺术家在作品中考虑创作与周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相互协调转化,就地创作游历于城市之外,是边缘化的立场。高名潞也对90年代艺术家特殊的作品展示方式命名为“公寓艺术”指代艺术家利用自己的生活空间进行的艺术创作。同时,高名潞认为这种对展场的选择并不是西方当代艺术中机构批判的“替代空间”,而是艺术体制缺乏的环境中的不得已选择。

《自然的力量:一万平方米作品在北宋》赵要 工人体育场 2018年

在地艺术与地方知识重建

在地性一词虽然与本土性很相近,但是“在地”的概念又赋予了本土文化更大的主动性,并且在语义上能够产生一种间离的陌生感,从既有的概念中跳脱出来,拥有更大的阐释空间。中国的在地艺术虽然并不是西方空间批判思路的延续,但是特定地点的选择是艺术观念是共通的。艺术家通过具体的场所和空间来创作艺术作品,强调对特定地点的观念运用,体现了艺术家的主动性,因此翻译为在地艺术最佳。无论是在装置艺术、雕塑、社会性艺术、行为等综合艺术中,在地艺术从观念上概括了这类艺术的观念,因此“在地艺术”在国内外都是一种可行的提法。

在地性及在地艺术是全球化语境中的艺术话语。社会学家罗兰·罗伯逊1992年率先提出“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是“全球化”(Globalnation)和“在地化”(Localization)构成的双向的过程。全球在地化最先是在经济学中日本诞生的概念,起源于日语Dochakuka,原指因地制宜的种植方式,日本用在地化的概念替代全球化的概念使用,Dochakuka体现了日本对全球化“日本化”诉求。“Dochakuka”避免了全球化商品的宰治而将具有在地性的产品输出到各国,印证了罗伯逊全球化和在地化的双向过程。在全球化趋势中,在地性将会愈发重要,并在全球化时代中重新建构地方及区域的时代定义,在地性为全球化提供了发展的动力。

全球化造成的地方知识的碎片化的重组,是一种主观能动的过程,需要充分发动地方的自我重建。地方重建的重要意义在于对现代性困境的回应。共时性和现代性团结了全人类,也将人类抛入了地理、种族、阶级、宗教和意识形态的歧义中。在全球同质化的视觉文化和空间生产中,人在信息爆炸中迷失,很难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美国现象学地理学家段义孚提出反对空间(Space)主义,提倡地方(Place),强调地点的重要性。任何一个地点,都不仅仅是一个架空的空间,而是由地理环境、文化历史、自然环境构成的人文空间。“人们并不单纯地给自己划一个地方范围,人们总是通过一种地区的意识来定义自己,这是问题的关键。这些地方不仅仅是地球上的一些地点,每一个地方代表的是一整套的文化。”在全球化与文化多元的讨论中,在地性与文化间性和地方知识的讨论绑定在了一起。许江认为“在地性”的文化立场是对文化个性的营造和坚守,一面是回归与拯救,一面是拆解与重建。

如果从全球化空间转向的视野重视艺术与地方知识重建,那么艺术中愈发注重创作与具体地点之间的关系也就不足为奇了,而这也并非是中国特有的现象。无论是极少艺术、大地艺术、公共艺术都呈现了对地点的依赖,其背后都是来自于个体的文化自觉和身份认同的内在需要。在共时性的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对各自文化身份的内在需要将艺术与地点绑定在了一起。在地艺术于特定地点展开时,就不得不考虑地点的种种因素。因此,在地性的讨论,与全球化中的文化身份重建息息相关。中国的在地艺术引发了对中国人地关系的思考,这种观念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中国对“地”的理解。由于中西方对地的理解不同,在地艺术的地引发了地方知识的重建,并让艺术创作与当地的历史文化联系的更加紧密。文化研究领域的在地性研究更多是站在地域角度思考中国文化现象的共性。在当代艺术领域,艺术创作与实实在在的地点发生着紧密的联系,更加微观具体。因此,在地艺术在全球文明对话中提供了艺术向度的思考。

1. 指以列斐伏尔和福柯的空间理论对全球化和空间生产之间的批判所引发的社会人文学科的研究转向,本文将在下文阐述。

2. 在卡特琳的文中,风景和地景翻译等同。

3. [法]卡特琳·格鲁特.黄金菊翻译.重返风景:当代艺术的地景再现:Representations et experiences du paysage[M].台北:远流出版社,2014:10.

4. 也翻译为情境分析、艺术社会史、情境与语境、上下文、文本等在Context的翻译中都指代了对作品所处的环境的关注。

5. 替代空间是指艺术家自我组织的一个方式。参Allan Schwartzman"alternative spaces were the center of American artistic life in the '70s."替代空间是在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艺术生活的中心。Quoted by Brian Wallis,Public Funding and Alternative Spaces in Julie Ault, Alternative Art,New York,1965-1985,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2,165.

6. 陈历明指出,全球本土化是“Think global,act local”全球本土化和全球在地化早期都是本土的意思,在地更能体现出本土行动的主动性。故全球在地化和全球本土化是同义词。参陈历明.Glocalization与一名多译[J].外国语文,2012,28(06):108-111.

7. 参[美]萨义德(Edward Said)《东方学》,[印度]霍米·巴巴(Homi K.Bhabha)《文化的定位》、《民族与叙事》。

8. 参[美]格尔茨(Clifford Geertz)《文化的解释》、《地方知识》等。

9. 侯瀚如,周雪松.走向新的在地性[J].东方艺术,2010(23):62-65.

10. 艺术中国ArtChina,艺术来到乡村到底有什么用?——策展人王东专访[EB]http://www.sohu.com/a/208513845_541663.2017-12-05.

11. 王鹏杰.艺术自治”与“个体不定式”的崛起——2010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自我组织与在地实践(上)[J].艺术当代,2017(6):40-43.

12. 周榕.建筑是一种陪伴——黄声远的在地与自在[J].世界建筑,2014(3):74-81.

13. [美]权美媛.连绵不绝的地点——论现场性[A],载于[美]佐亚·科库尔(Zoya Kocur),梁硕恩(Simon Leung)编.王春辰等译.198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32.

14. In-situ强调作品放置在原始语境中的意义。例如诗歌的作用在于原原本本的保留了某一个地方的特别的要素的原位文学(In site -Literatur)。参[德]阿莱达·阿斯曼.潘璐译.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373,转引自马尔科姆·安德鲁斯的《寻找如画的:1960-1800年间不列颠的风景、审美和旅游业》(Malcolm Andrews,The Search for the picturesque,Landscape,Aesthetics and Tourism in Britain,1760-1800,Stanford 1989:155.)同时,当代艺术空间批判中布伦的 “在地”(insitu)艺术策略,指一个根据特定场域制作艺术作品的艺术实践方式也是强调作品与特定地方的意义。该艺术创作方式诞生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

15. 注:“在地性”翻译首先是运用于台湾。

16. [英]贝丽尔·格雷厄姆(Beryl Graham,Sarah Cook)等.龙心如译.重思策展:新媒体后的艺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17. 张恩满(En-Man Chang).空间书写:叶伟立与大卫.爱尔兰的日常实践美学,美术学刊,2013.

18. 李悦端(Yueh-Tuan Li),赖雯淑(Wen-Shu Lai) .论聆听行走作品的声音、叙事和空间实践,艺术论文集刊,2014 .

19. 赵志红.当代公共艺术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22.

20. [美]权美媛.连绵不绝的地点——论现场性[A],载于[美]佐亚·科库尔(Zoya Kocur),梁硕恩(Simon Leung)编.王春辰等译.198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32.

21. 安德里亚·巴尔蒂尼.论公共艺术的在地性[J].文艺理论研究,2016,36(02):78-83.

22. Localization也可翻译成地域化、本土化。

23. [美]段义孚.王志标译.空间与地方[M].北京:中国人民上大学出版社,2017.

24. [英]迈克·克朗,Crang等.文化地理学(修订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0.

25. 许江.评点霍米·巴巴——兼与四海为家者说“在地性”[J].书城,2011(4):7-12.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全球化空间
全球化时代的数字纪念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陈文令当代艺术作品选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