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书培
摘 要:“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一是要落实语言运用,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素养;二是要拓展思维训练,培养“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素养;三是要培养审美情趣,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素养;四是要渗透文化传承,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言建构;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1-012-1
余文森教授指出:“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重要、不可缺的素养。就一门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品质,但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为“语文核心素养”而教,是语文教学的应然追求。怎样才能为“语文核心素养”而教?笔者认为,应当在落实语言运用、拓展思维训练、培养审美情趣、渗透文化传承等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落实语言运用: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素养
语文为什么教不好?笔者认为许多一线语文教师教的不是语文,而是课文。什么是教课文?就是以《语文》教材为文本,进行阅读分析的教学活动。什么是教语文?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圭臬,以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为目的的课程教学活动。
1.领会言语规律。
在教材呈现出表达方式,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时,教师应当重点击破该重点难点。例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在教学时,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探究樟树的特点,并牵引到宋庆龄的美德品质,以此来揭开“借物喻人”。教师还需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结构,帮助学生抓住脉络,提升学生的布局谋篇的能力。
2.强化言语运用。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针对课文的不同特点,创设情境,组织书面表达活动。片段仿写、全文仿寫,可以引领学生体悟言语规律,模仿言语形式,借鉴表达技巧,学以致用,仿中有创。扩写、续写、补写和改写等形式可以引领学生把握文体、放飞想象、创造性地开展文字运用。
二、拓展思维训练:培养“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素养
1.侧重思维广度和深度,培养多角度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重改变学生思路片面、狭窄、简单的思维习惯。解决问题往往不止一个方法,要训练学生去思考多种方法来攻克难点。比如,在识字环节,可以引导学生用编谜语、转转盘、换偏旁、究字理等多种方法来学习汉字。问题的答案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思维来代替学生的思维,要尊重学生的独特发现。
2.侧重思维创新度,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新课程中注重学生发散思维训练是思维训练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语文教学中开展发散思维训练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语文能力的重要举措。这里的创造性,主要是指学生运用大脑储存的信息去发现和解决前人或自己未曾发现和解决过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突破套板反应,善于做到思维的合理迁移,大胆猜想并小心求证。教师要认真研读文本,善于找到文本中适宜发散思维的教学生长点,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究疑点、甚至质疑文本,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
三、培养审美情趣: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素养
1.美读文本,引领学生欣赏美。
小学语文素材中蕴含着自然环境美,人文景观美,风俗生活美,人物形象美,植物生态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入境美读,涵咏想象等形式引导学生来欣赏美。例如在教学《月光启蒙》一课时,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农村月夜的美景,还可以欣赏月下母亲的美丽形象。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不断加深学生审美体验,感受乡下月夜景美人美境界之美。
2.情境创造,帮助学生感知美。
小学生更容易从多感官的直接体验来获得审美体验,这启示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多创设具体情境辅助他们感受美接收美,并且适当地激发他们从联想中获得心理上的审美体验。
例如在教学《天安门》广场一课,文中大量出现了一些四字词语来描述天安门广场的景观之美。这些词语对于中年级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陌生感。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对“雕梁画栋”等词句,通过多媒体出示实景的图片;还可以配上升旗图片、嘹亮的国歌背景乐,来引导学生在美读中感受天安门广场升旗的仪式、画面之美。
四、渗透文化传承: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素养
1.字理识字,素养在汉字文化中筑基。
众所周知,汉字是世界上少有的流传至今、演变发展、生生不息的文字。大部分汉字的造字规律,体现着中华民族祖先对自然、生活、规律的观察和思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时适当引进汉字学知识,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就是在传承汉字文化,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
2.观风问俗、素养在乡土文化中寻根。
“乡土情怀是基于自己熟悉的故乡的风土人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高尚心境”。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乡土环境和生活的文章,例如《槐乡五月》、《安塞腰鼓》、《桂花雨》等。
城市儿童对其中农村的风俗环境具有陌生感。教学时,不应当只做冷静的解读,割裂他们和乡土文化,而应当适当地引进家长资源,引导学生的父辈祖父辈和孩子交流下故乡热土的淳淳风俗。还应当开方眼界,将乡土文化的外延扩展到地域风俗文化,即使是大城市也有其独特的城市性格和风俗习惯,这也可以成为教学中拓展迁移的资源。对于乡村儿童而言,这类文章不仅用来开拓他们的眼界,还应当挖掘当地的地方资源,引导学生迁移仿写,建立乡土情怀的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李作芳.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4).
[2]张亚,杨道宇.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教育探索,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