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与路径探究

2018-11-19 10:47李彤
中国市场 2018年34期
关键词:高等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创业

【摘要】本文论述了高等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及途径,从而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市场,在实践中寻求创新,使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实现创业梦想,服务地方经济。

【关键词】创新创业;非物质文化遗产;高等学校

1引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为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关键,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技艺的传承,在现阶段大多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这种方式远离高等教育体系之外,非遗的人才培养仅限于这种形式,导致年轻人虽然学到技艺,但是缺少学历证明,在日后职业生涯发展中缺少资质。此外,在高校人才培养的现有学科背景上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人才培养缺少实践技艺研究,这些情况不利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结合的意义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契合了时代的号召,以发掘年轻人创新、创造精神为目标来迎合社会发展,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新时代,文化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适应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国家经济发展稳定、人文教育普及、文化产业兴盛,创新人才大量缺失,整个社会才意识到创新创业型的人才与社会发展的高度关联性。“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也离不开符合当代历史语境的创新,创新型人才对于“非遗”传承有着至关重要的实际意义,它们二者之间也存在相辅相成的历史关系。“非遗”精神为高校师生带来历史的积淀以及大量文化灵感与素材,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为“非遗”领域带来足够的创新,且拉近与百姓间的距离,高校师生创新设计的与生活贴近的产物、商品更适合流通于社会,符合当代消费气质。其中最重要的实践部分能够将两者的关系拉近,将“非遗”带来的精神高效的转化为不同民族都可以听得懂、看得懂得思想与产物,并将历史糅合其中,带来根本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3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实践结合路径

3.1开展“非遗”传承课程、研习传统技艺

当学生走入社会中,高校课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因受教者心智成长逐渐走向成熟,高校课程就决定了高校人才未来的兴趣导向与职业规划方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基本创业素养、创新理念的形成,需要在丰富且多元的课程中完善。“非遗”的传承不仅随着历史的变迁成为文化上的传承,因其独特的技艺性,更应该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传承,最重要的也就是在合理创新的基础上传授技艺,使“非遗”教育成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例如在高校中开展传统剪纸、戏剧鉴赏课程,走入民间访问“非遗”文化代表性的传承人来学习其代表文化技艺的形式与精髓。根本性的传承、保护、发展“非遗”文化,需要结合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创业实践来实现。多元、丰富、多民族的 “非遗”领域,不仅让高校创新创业人才了解历史、研习文化,更多的也是通过高等教育这种高效方式,达到对传统技艺的学习和熟练掌握。国家与社会都在倡导保护、传承非遗文化,其中带有实践意义的传承教育也就成为了最好的方法。

3.2保护民俗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开展“非遗”文化传承课程,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研习和掌握,止步于表现形式并不能让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对“非遗”产生弄浓厚兴趣。兴趣的本源来自于文化精神的产生,只有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够对日渐衰落消失的代表性“非遗”产物拥有保护之心。民族文化教育不能仅仅用书本表达,更应该将代表性“非遗”名家请到高校课堂,让其成为真正的精神领袖来教授技艺、传承精神。拥有了精神,就将走入市井,高校创新创业人才还需要走出校门、走入民间小巷,自己寻找并发现“非遗”在民间的身影,也就能够加深对于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理解,一切大雅的艺术都来源于市井生活,能够理解、欣赏每一位民间艺人通过传承经验、日久积累展现的技艺,才能结合保护“非遗”精神,传承“非遗”、热爱“非遗”。

3.3帮助“非遗”融合市场,实践中寻求创新

“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手艺传承不易,这是“非遗”传统匠人面临的普遍问题,因为造型、工艺、材料比较传统,与社会的潮流审美脱节,“非遗”的市场也逐渐萎缩。而 21世纪每个企业,每一个人都在寻求创新,作为高等学校大学生,为了结合现代生活方式,为未来经济与文化产生贡献,离不开结合传统的创新,没有根基的创新不能取得每一个人的欣赏,一个好的创新事物也不仅需要丰富的多领域实践,而更多要与传统文化精神上的高度融合。“非遗”给社会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平台,多领域的技艺形式,早在多年前就让无数人为之着迷并拍手叫好,要在遵循传统的同时融入创新,结合生活让创新的产物能够平稳落地。对于“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最主要的就是让其能够被当代社会的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欣赏且接受,非遗的创新要留住传统的精髓,这一定能够让它融入市场、充满新意。

4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实践结合目标

学术支持让创新有本可依,传媒让“非遗”传承为人所知,创意为“非遗”发展带来全新的动力,企业在市场终端的配合使创新付诸实践,国家一直以创新的思想、设计、态度打造符合当下市场的“非遗”全新形象。随着“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机制的日益完善,非遗传承与創新成果的融合产物正是跨界思维模式取得成果的集中展示。我们不应该回避现代技术的发展,要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如有必要,非遗的产物都可以用电脑技术表达,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与发展,从而符合大众日益提升的审美意识及当今市场需求。

传统手工艺想要融入和影响当下市场环境,需要技术传承、学术专业、设计创新、企业参与资本投入的多方助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产生也离不开学术专业与技术传承环节,高校的创新教育关注人文情怀,创业教育关心结合时代变迁发展,两者都与“非遗”文化产生碰撞,能够形成强有力的精神驱动,容易造就符合时代的“非遗” 传承人才以及“非遗”文化产物。在寻求新发展、新机遇时代下,无论是经济、文化都需要明确、有效的转型,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与“非遗”传承实践有着直观的联系,也就让每一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拥有了一个为国家、为民族、为家乡传承贡献的大目标:保护“非遗、传承“非遗”、创新“非遗。”

5结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近些年从走入我们的生活中且唤醒我们的对于人文、历史的记忆,它让我们每一个人拥有了民族个性、民族审美,是其“活”的体现。希望高校培养出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让传统技艺在以身口相传的文化链作为延续,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必定成为其中核心的中坚力量,将“非遗”的精神与载体共同传承下去。不只是掌握高超的技艺,还要进行理论梳理与民族文化相关联,“非遗”的保护与发展定要“好看”且“中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需要将各专业优势在其中发挥并展现,并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形成专业知识体系。以其丰富、多元的载体达到对文化的输出,从而尊重文化、发展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经济。

参考文献:

[1] 李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必要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6(22)

[2] 乔海燕.高职院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有效路径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5(2)

[3] 陈璇.整合资源打造高校创业实践平台[N].中国青年报,2012 (T03版)

[4] 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3

【作者简介】李彤(1982-),女,汉族,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从事本科生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创业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