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寒冰 刘悦
摘要:当代中国的创新创业事业起步于改革开放,相伴于改革开放,也成就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40年,创新创业一直是推动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中国奇迹”的重要力量,对科技创新、经济建设、民生改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梳理中国改革开放40年创新创业发展脉络,研究实践经验,对未来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关键词:创新创业 改革开放 创新驱动 创新理念
1.发展脉络:中国改革开放40年创新创业的历程
当代中国创新创业与改革开放相生相伴、如影随形,40年的改革开放成就了一部风生水起、高潮迭起的创新创业发展史,在推动经济高速增长、转变发展方式、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创新创业实践大致可划分为四个发展时期:
第一个发展时期,时间:1978年—1991年。
第一次社会创新创业浪潮,得益于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鼓励发展个体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改革政策机遇。197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第一个有关发展个体经济的报告,7月和10月发文鼓励农村发展社队企业。1980年9月,国务院体改办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提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优势、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品经济。”1987年,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鼓励发展个体经济和民营经济。1988年宪法修正案: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进行引导、监督和管理。由此带来了以返乡知青、社会闲散人员为主的城市边缘人群的“个体户”,和农村农民专业户、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形成了特征是“草根”的创业创新大潮。
第二个发展时期,时间:1992年—2000年。
1992年初中國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南巡,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同年10月份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重视群众切身利益”,“改革从农村起步逐渐向城市拓展,实现城乡改革结合” 等改革新内容。1998年宪法修正案确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私营经济的合法权益。由此,市场化改革方向得以明确,人们的思想束缚进一步放开,投身市场经济的热情得以激发,一大批政府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国有企业等体制内的精英、知识分子辞职“下海”,第二次创新创业潮形成。
第三个发展时期,时间:2001年—2012年。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我国管理、技术、资本等全要素参与分配,新的改革开放红利逐渐形成,21世纪初世界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开始深刻影响中国。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WTO组织成员,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全球化步伐大大加快。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2007年十七大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在此背景下,一批“海归”纷纷回国创业,中国互联网经济快速成长,形成了以互联网经济为主要内容、具有开放型特征的第三次创新创业浪潮。
第四个发展时期,时间:2012年至今。
我国第四次创业创新浪潮始于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5年中央推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7年党的十九大再次明确 “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同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重申“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全社会创新创业浪潮渐入佳境。这一轮创新创业浪潮与以往相比有着显著不同的作用和特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更加突出,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不断提升,多元化的表现更为明显。不仅有“海归”回国创新创业,多策并举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体制内及企业内的精英离职创新创业,还有返乡农民工掀起新的草根创新创业等,形成了覆盖全社会的大众创新创业浪潮。
2.实践影响:我国创新创业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特征
中国的创新创业事业起步于改革开放,相伴于改革开放,也成就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40年,我国创新创业实践成绩斐然,从涓涓细流到浪潮澎湃,有力推动了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1创新创业市场活力与日俱增
2.1.1创新创业热度高
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时,全国企业单位数是348400户,主要是全民、集体所有制企业,其他类型企业为0。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企业类型不再是单一公有形式,呈现出多样化趋向,有国有、集体、股份合作、联营、有限责任、股份有限、私营等类型的内资企业,还有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类型的企业。社会大众的创新创业热情异常高涨,到2017年底全国仅新登记市场主体达1924.9万户,同比增速16.6%。其中,新登记企业607.4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1.66万户。
2.1.2参与主体多元
改革开放初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是草根、边缘人员,如农民、城市无业人员,中期发展扩展到精英群体,如体制内公务员、知识分子或海外归国人员中的一个或几个少数群体。经过改革开放的持续变革,当前的创新创业活动范围已经影响到整个社会,参与活动的主体不只是某个群体,而是社会大众,既有精英也有草根,包括科研工作者、公务员、大学生、海外人才、返乡农民、下岗职工,以及企业内部的创新创业等多个、多元化的群体。
2.1.3活动形式多样
目前创新创业项目既有蕴涵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的高精尖,也有满足生存、日常生活需要的普罗大众式的矮平小;活动空间、场地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现在则从城市反向延伸到乡村,城市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客空间,在农村田间地头也活跃着一批创新创业者。
2.1.4、影响范围广
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和相关活动蓬勃发展,影响范围从国内走到国外。截至2017年末已成功举办三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两届“创响中国”活动、“创青春”中国青年创业创新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创响中国”形成品牌效应,成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平台。比如第三届全国双创活动周,举办活动6000多场,参与者超过1亿人次,在欧美、东南亚等地区举办了有关活动,形成了国内国外同步、多方协同推动的发展新局面。
2.2创新引领能力显著提高
2.2.1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与发达国家经济体创新差距在不断缩小,一些重要领域已成功跻身全球创新领导者行列。总体水平,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WIPO)康奈尔大学、英士国际商学院(INSEAD)共同发布的《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国际排名已升至全球第22位,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分项表现,科技产出和创新成果是反映创新能力的基本标志。中国发表的国际科学论文数从2000年世界第8位提升到2016年第2位,被引用次数由第19位提高到第2位。近年来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一直居世界第1位,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居世界第3位。
2.2.2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发展潮流
我国新设企业中科技创新类型趋势明显,在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新设企业同比增速近30%的趋势下,2017年继续保持上升态势,制造业新设企业51.8万户,比上年增长16.3%,新兴服务业加速发展,教育、科技服务业、文化娱乐业新设企业分别比上年增长33.4%、24.3%和17.8%;在多个领域,出现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前沿技术和领新产品的创新型企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如华为、腾迅、海尔、中车、国电等跻身世界500强行列;引领未来发展趋势的企业崭露头角,据德勤发布的《中美独角兽研究报告》,截至2017年6月30日,中国独角兽企业(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新创立企业)达到98家,占全球总数的38.9%,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企业经营范围从过去单一的互联网社交及电商领域,拓展到金融、汽车交通、生命科学、教育、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
2.3创新创业支撑作用愈加突出
2.3.1创新创业增加社会就业
改革开放后,为缓解就业压力,自197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第一个有关发展个体经济的报告开始,从个体户,小商贩,合伙人到创客,创新创业一直是创造、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国中央企业有150多万人参与创新创业,带动661.8万人就业。各类创业孵化平台内有200多万人就业。各类留学人员创业园有约8万留学人员创业。农业领域返乡下乡的创业人员也有400万人。可见,创新创业在带动就业、实现社会稳定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3.2创新创业促进动能转换
新旧动能转换加速明显,2017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1.0%和13.4%,分别高于整个规模以上工业同期增速4.4个和6.8个百分点。创新带动作用表现强劲,据有关机构测算,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30%,对城镇新增就业的贡献超过70%。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全国技术市场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势头,在2016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突破万亿元的基础上,2017年全国共签订技术合同367586项,成交金额达到13424.22亿元,同比增长14.71%和17.68%。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个性定制、智能化生产正在兴起,IT、新能源和生物生命技術相互融合,网络约车、基因诊断新业态全面渗透,研发外包和工业设计服务规模迅速增长,成为助力新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
2.4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
2.4.1创新创业孵化服务环境逐渐完善
企业孵化服务载体规模持续扩大。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有关资料,到2017年底,全国双创示范基地累计达到120个,众创空间数量达到550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超过4000家,大型企业双创平台数量创新高,达到970个,同比增长137%。孵化载体多元化、精细化和专业化发展逐渐成熟,全方位、全链条的支撑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愈加完善,构建起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服务系统。
2.4.2创新创业资金环境不断改善
资金投入持续增加,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7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企业研发经费为13733亿元,比上年增长13.1%,总量保持世界第二位。融资渠道不断拓宽,2017年底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总规模达到760亿元,参股基金314只,覆盖全国28个省区市。目前我国创业投资机构超过3500家,管理资金规模接近2万亿元,成为继美国后世界第二大创业投资市场。
2.4.3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初步形成
创新创业的政策机制不断优化,国家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出台系列激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创新创业正在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最重要的稳定器。创新创业的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放管服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深入推进,准入门槛大幅降低,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行政环境正在形成。创新创业的社会文化氛围逐渐浓厚,双创活动深入各领域、各地方、各阶层,创新创业不再是只有科技工作者或精英才能做的高不可攀的事情,而是越来越多的创客、爱好者以及普通民众能够参与其中,崇尚创新、勇于创业深入人心,创新创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3、内涵本质:我国创新创业改革开放40年经验启示
创新创业是推动一国或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这已成为共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证明,每一次创新创业高潮出现正是经济高速发展之时。因此,研究这40年创新创业的发展道路十分必要,其内涵对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3.1 解放思想,形成坚实的思想基础
实践与思想理论有着密切联系。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实践,总能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抉择,源于正确的思想指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取得前进动力的致胜法宝。对当代中国创新创业发展,我们党始终能够正确认识其形势、意义、定位,先后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等具有深刻内涵的论断,确立为创新创业实践的指导思想。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实践,才能统一社会各届的认识,形成共识,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建立起思想基础及社会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改革开放的思想内核,是我国创新创业发展的思想理论源泉。
3.2 政策引导,撬动创新创业快速发展
发挥政府积极引导的政策机制作用是我国独特的制度优势。4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地位不断提升,政府发挥积极引导作用的政策机制愈加完善。中国改革开放后涌现的创新创业浪潮,是基于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出台和深化,人民群众积极性得以无限焕发,创新创业一步步深入人心、高潮迭起,其形成、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推动、引导和支持。比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鼓励发展个体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带来了个体户和乡镇企业创新创业热潮,92南巡讲话确立市场地位直接引发大批精英下海创新创业,2001年加入WTO迎来的是“海归”纷纷回国创新创业,新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改革政策激发起社会大众创新创业的空前热情。当前鼓励、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供给前所未有,据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全年,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部门出台的与创新创业相关的政策文件就多达70余部,涉及简政放权、财税扶持、产业创新、创业就业等多个领域,确保各项政策服务创新创业“无死角”,为撬动创新创业大力、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点。
3.3 改革开放,释放社会创业创新活力
这些年我国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形成大众、万众争相创新创业的局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紧紧抓住政府职能转变这个“牛鼻子”不放松。首先不断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完善,坚持市场化改革不动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着力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和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破除束缚创新创业的障碍,不断提高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机构改革、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重头戏,为市场松绑。商事制度改革效果明显,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已成为世界上拥有市场主体最多的国家。其次不斷扩大的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多领域的对外开放。通过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我国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特别是加入WTO,走进世界经济舞台,大大提高了利用全球技术、资金、资源、市场的能力,吸纳全新理念、前沿技术、高端人才,为中国创新创业事业发展带来生机活力。而且,不断扩大的开放倒逼国内改革向纵深推进,推动政府管理方式发生转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得以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渐完善,而这反过来又为促进创新创业发展能力和活力不断增强创造了更加适宜的环境。
3.4问题导向,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效益并重
创新创业活动是有目的、有动机、有价值的。微观上看,创新创业是为了实现个体生活富裕、人生发展;宏观上看,创新创业最终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中我国创新创业一直是以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的、为使命, 80年代的个体户和乡镇企业为了生存而创业,90年代城市精英为抓住市场机会而创新创业,21世纪初的“海归”追逐互联网时代而创新创业,以及当前多元化的大众创新创业,都把迅速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阶段性的温饱问题、就业问题、瓶颈问题、动能问题作为主要目标、主题任务。同时兼顾各方要求,努力实现经济、民生、社会、文化、政治、生态共同发展。比如目前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不是简单、纯粹的创新创业活动,“双创”与“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人才强国等战略深度融合,广泛促进现代技术相互渗透,催生了个性化、定制化生产方式,引领产业升级新方向,并且打破传统界限,实现多种产业、技术、应用模式的跨界融合,产业联结、生产方法和商业模式发生颤变,甚至在社会形态、组织方式、文化意识等方面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5 以人民为中心,发挥人才资源优势
人是创新创业活动中最活跃因素。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创新创业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其根本点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群众路线,最大限度发挥人的能动性。在思想上树立以人民为中心、“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力作为推动创新创业的前提。在发展目的上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立场,注重从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入手,努力协调好各方利益,让巨大的发展需求成为内生动力。在活动主体上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一切依靠人民,动员广大的人民群众投身到创新创业事业中,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队伍,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推动创新创业事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在推动方式上把政府合理引导与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性、自主性、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作用,维护合理合规的发展,同时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扩大社会公众的参与度,一系列影响重大的改革措施往往是以基层人民群众的具体创新做法为基础。二者的有机结合,共同推动创新创业事业大发展。在人才资源培育上始终坚持把发现、培养、稳定和用好人才作为创新创业工作的根本任务,把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型人才队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性任务和要求,发挥人才是第一资源的作用。
3.6 文化建设,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文化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软实力,是创新创业思想产生、能力培养以及发展路径选择的根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科技创新、创业创新文化建设,提出创新发展理念,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运用各种政策、方法、措施,积极打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动员最广泛的社会力量投身其中。通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支持草根创业、鼓励精英创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措施,打造一批创改试验区、双创示范基地、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形成支持创新创业的示范性效应,催生了当前空前高涨的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潮。创新创业观念渐入人心,影响波及世界,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已被联合国纳入相关大会决议。同时尊重、包容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日趋完善,勇于创新创业成为一种品格、一种风尚,崇尚创新、注重开放、敢与冒险、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正加速形成。
创新创业与改革开放一路同行,相生相伴。大众创新创业潮正在向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未来必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源,其意义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 唐寒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与政策分析[J].经济师,2017(1):40-42.
[2] 国家发展改革委.2016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2017
[3] 飞跃的时代,时代的飞跃[J].瞭望:新闻周刊,2018(24):8-11.
[4] 王志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N].人民日报.2017-12-07(07版).
[5] 推进创新创业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N].科技日报. 2018-01-17(06版).
[6] 刘琦岩.以自主创新不断增显中国道路的内涵和特色——我国科技改革开放40年的探索和实践[J].全球化,2017(11):018-031.
[7] 王佳寧.中国经济改革30年.抚脉历程:1978-2008[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唐寒冰(1968—),女,河南邓州人,经济学学士,中共南阳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刘悦(1993—),女,河南南阳人,金融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