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朗读必不可少。下文主要围绕情感朗读这一话题,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朗读的渗透方法,旨在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 语文 学生 情感朗读
朗读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内容,是学生语文功底的具体展现。有感情的朗读作为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新课改中明确指出,教师应重视情感朗读教育,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当前如何发挥情感朗读的作用优化语文阅读教学已经成为教师广泛热议的话题。
一、注重朗读,渲染氛围
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的示范朗读至关重要[1]。学生借助聆听,观察教师的面部表情,慢慢理解文章的情感基调,或慷慨激昂或压抑低沉?或讽刺或歌颂?或热爱或厌恶?以此准确拿捏自己的朗读情感,深化理解。同时,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教材选录的课文自身具备浓厚的思想情感,情节越跌宕起伏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需要培育学生的朗读能力,鼓励学生走进书中人物的内心世界,细细品味和揣摩作者的“言外之意”。
人教版小學语文教材编设了多篇散文,语言简洁、感情真挚,借助反复朗读,从而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既能够使学生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又深化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学习印象。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文章主要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在教学中,教师节选文章一个桥段,要求学生自主朗读,体会情感。以“大娘不顾生死为志愿军送饭”这一段为例,要求学生读准发音,压低声音,放慢语速,读出大娘不惜牺牲自己也要救助志愿军战士“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在梳理文章叙事结构,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情感基调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重新朗读文章,达到升华情感的效果,无形中提升了教育效果。
二、构建情境,寓情于景
一方面,构建文本语言情境。语文教材中提到的许多场景是学生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快进入情境,教师需要借助多媒体,为学生重现文章刻画的场景,不仅能激发出学生的情感,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2]。
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时,创设了如下情境:在讲台的一边摆放了几盆万年青,中间点缀了几朵白色的雏菊,多媒体播放着《葬礼进行曲》,教师穿着黑色西装,神情悲壮,给人一种十分低沉压抑的感觉。如此一来,万年青、小雏菊、西服、悲伤的音乐等,构成了一个非常悲伤的情境,在此种氛围下,学生不由自主的产生了对周总理的哀悼之情。
另一方面,构建问题情境。简单的说是指,在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能力间制造一种“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要想发挥出问题情境的作用,当务之急是调查学情,寻找构建问题情境的素材,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又要在学生心理上造成冲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CAI课件,制作一系列的课件视频,引导学生依据画面猜想故事,在学生回答后公布答案。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会瞬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用教师多加引导,学生已经迫不及待朗读寻求问题的答案。
三、语言描述,以情动人
一方面,教师要保证朗读教学富有激情与感情,以情动人。带有感情的语言往往最动人,最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教师需要发挥个人优势,利用朗读将语言情感准确呈现出来,为学生还原历史事件,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如:天灾无情人有情,地震中的一个个故事令我们感到震撼与惋惜,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一对地震中的父子。教师抑扬顿挫的富有情感的导入语不仅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还为学生简单介绍了一些文章的情节。在朗读中,学生的情感不断迸发,既感受到文章中父亲对儿子的爱及儿子对父亲的信任,又升华了阅读情感。
另一方面,结合想象再造文本,自主绘制语言场景。小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教师应善于利用语言指导学生想象,此举有助于深化学生的语文情感。在学生勾画蓝图结束后,教师应与学生一同解析语言的表象与本质,进行二次加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语言潜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中需利用投影设备与播放器,以视频的方式展示文本内容,鼓励学生依据画面创作文章,配合音乐烘托氛围,从而达到一种情景交融的效果,既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理解文章,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朗读的渗透至关重要。语文教师应提高对此的重视,在日后的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利用文本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朗读,解读文本情感,从而不断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淑荣.谈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亚太教育,2016(22):29.
[2]吕珠源.追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朗读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6(10):163-165.
作者简介
高美红,1980,01,女,江西万载人,本科,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