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兰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畜牧兽医局,滨州 251800)
奶牛酮病又被称为奶牛酮血症,该种疾病属于糖和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出低血糖、高血脂、尿酮、脂肪肝酸中毒以及身体蛋白消耗和食欲减退的特征。典型的牛酮病主要导致牛出现消化机能紊乱以及神经方面的症状,但是病情较轻的患病牛,通常血糖降低和血酮升高标准较低,在临床上不会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该种类型被称为隐性酮病,它既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自行恢复,也可以随着病情严重发生,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
该研究选择了山东省滨州市信阳县3个养殖户的220头胎次为3~6胎的黑白花奶牛作为检测样本,220头奶牛全部为高产奶牛。试验过程中采集220头奶牛的新鲜尿液,做尿酮检测,根据尿酮反映的情况,判定患病牛是否存在隐性酮病。检测出患有隐性酮病的高产奶牛,按照随机原则划分为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2组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首先,尿液采集。每天早晨饲喂奶牛前需要采集高产奶牛的新鲜尿液,将其放置于洁净的试管中,在养殖场直接进行尿酮检测。其次,检测试剂和方法。需用酮粉法检测尿液中的酮。选择使用亚硝基铁氰化钠、无水碳酸钠、无水碳酸钠,按照1∶20∶20的比例将上述药物分别研磨后混合均匀,密封,避光储存在棕色的试验瓶内。在尿液检测过程中,取上述混合试剂0.2 g,放置于白瓷盘上,滴加待检尿液3~5滴,根据颜色的变化情况,判定奶牛是否存在隐性酮病。最后,结果判定[1]。滴加5 min后,尿液颜色无变化,呈现原有的颜色,表示为阴性。尿液颜色在1 min内呈现微红色,作用3 min后,呈现微紫色变化,继续作用,5 min后无明显改变,判定样本可疑。阳性反应标准分别标记为+、++、+++、++++。+表示尿液颜色先变成微红色,作用3 min后变成微紫色。++表示颜色先变成红色,作用1 min后变成紫色,继续作用2 min变成深紫色。+++表示颜色开始呈现为紫色,作用1 min后加深,呈现深紫色。++++表示一开始颜色变成紫色,在30 s内混合物即变成深紫色。
该病治疗主要针对检测呈阳性的患病牛采用复合药物进行治疗。其中试验一组患病牛每天使用烟酸20 g,胆碱20 g,氯化工100 mg。试验二组的患病牛,每天使用烟酸20 g,胆碱20 g,牛专用复合酶10 g。将上述药物平均划分成2个等份,分别于早晚与精饲料混合后投喂,对于拒绝采食精饲料的患病牛,直接口服给药,连续治疗7 d[2]。在整个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牛的尿酮变化情况,统计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采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统计,制作表格。
通过对3个养殖场的220头高产奶牛进行尿酮检测,检测出不同反应程度的阳性高产奶牛52头,52头高产奶牛进食正常,无典型临床症状,全部确诊为隐性酮病,该牛群中隐性酮病发病率为23.64%。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高产奶牛隐性酮病检测情况 单位:[n(%)]
通过进一步分析数据可以得出,呈弱阳性反应的患病牛占据较大部分,为10.45%,而强阳性患病牛仅占7.55%。由此得出,通过尿液检测高产奶牛隐性酮病,主要以弱阳性反应的母牛居多。
按照随机原则,将52头奶牛划分为2个组别,分别为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2组患病牛分别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2组患病牛的治疗效果见表2。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0%和88.64%,治愈率分别为96.15%和88.46%,试验一组的治愈率比试验二组高出7.51%,初步筛选出试验一组的药物具有更好的治疗疗效,但因为该试验所选择的患病牛数量较少,该种药物的具体效果在今后需要进一步扩大试验。
表2 不同药物对奶牛隐性酮病的治疗效果 单位:[n(%)]
治疗后母牛平均产奶量分别比治疗前增加了6.47 kg和4.85 kg,日产奶量分别提高了31.84%和21.75%,详细结果见表3。其中试验一组的日产量比试验二组的日产奶量提高了10.09%,导致出现上述差异的原因,主要与奶牛酮病的治疗效果有密切关系,在治疗中根据奶牛的营养状况,及时对日粮配方和粗饲料比例做出调整,确保各个营养物质投入平衡,使患病牛的富营养向营养平衡状态转变,从而显著增加了产奶量。
表3 患病奶牛治疗前后平均日产奶量变化
通过对220头高产母牛进行检测,发现隐性酮病患病牛52头,发病率为23.46%,这与奶牛隐性酮病发病率为20%~35%基本吻合。通过选择2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控制和治疗奶牛隐性酮病均起到了比较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能显著提高奶牛的平均日产奶量。2种治疗方案治疗奶牛隐性酮病的效果比较显著,其中以第一个治疗方案的效果最佳。采用上述治疗方案,通常在7 d内患病牛即可痊愈,可以显著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3]。结合整体产奶情况,试验一组的复合药物,在治疗奶牛隐性酮病方面,要比试验二组更加有效,治愈率在90%以上,更值得在防治奶牛隐性酮病方面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