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2018-11-19 02:48廖明朗文宠佩林志东海南省农垦总医院影像科海南海口570311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20期
关键词:弥漫性代谢物胶质

廖明朗 文宠佩 林志东 (海南省农垦总医院影像科,海南 海口 570311)

大脑胶质瘤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性疾病,由于发病率低且其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容易导致误诊而延迟治疗〔1〕。大脑胶质瘤在病理学上主要是以神经胶质细胞弥漫性的瘤样生长,保持原来解剖结构的完整〔1〕。目前病因仍未完全清晰,主流认为是由于大脑胶质细胞系统的发育异常从而导致脑内存在有弥漫性的原始神经胶质细胞〔2〕。大脑胶质瘤主要分为Ⅰ型(原发型)和Ⅱ型(继发型)。Ⅰ型没有明显的肿瘤结节生长,且肿瘤直径相对较小;Ⅱ型有可能是在Ⅰ型基础上发展而来,可见肿瘤团块且为恶性肿瘤病变〔3〕。本文主要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对脑胶质瘤的诊断和鉴别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海南省农垦总医院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21例,年龄20~54岁。主要临床首发症状为头痛、癫痫及神经功能障碍,包括单侧肢体活动无力且伴有感觉障碍,视力下降、眼花,语言障碍和思维迟钝等。

1.2 方法 入选患者均接受MRI扫描,采用西门子的Magnetom1.0T及Signa 1.5T的Twinspeed/ExciteⅡ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层厚8~10 mm,扫描间隔5 mm。采用自旋回波(SE)或快速SE(fast SE)序列。采用GD-DTPA造影剂,用量1.5~2.0 mmol/kg,在患者手肘静脉60 s内完成团注后扫描。平扫采用横轴位,增强扫描则在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根据T1WI和T2WI及增强的T1WI图像确定患者的瘤体区域,瘤体周围坏死及瘤体周围区;对侧作为正常对照区。并且分析影像表现和出血量的关系,统计分析少量出血、大量出血的MRI信号。统计脑胶质瘤的信号改变情况。根据MRI扫面诊断结果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脑肿瘤的分类标准进行病理类型分类。

入选患者同时还进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HMRS)检查。采用PROBE/P成像序列且根据T2WI图像定位。TR/TE=1 000/35 ms,自动匀场,体素厚度50 mm,视野(FOV)26 cm,NEX 1.0。得到波谱图像后需对比正常对照区和病变区,并且根据波峰显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和肌酸(Cr)等峰值的变换及各项代谢物比值的变化。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6.0软件进行 χ2、t检验。

2 结果

脑胶质瘤MRI表现主要是病变区域呈现弥漫性斑片状,且T1WI主要表现低信号和等信号,而T2WI和T2FLAIR则是均匀高信号;边界不清晰,且周围脑组织出现有肿胀,脑室缩窄,脑沟变平变浅,占位变现不突出,中线没有发生结构改变。脑组织仍可以辨析,21例中没有出现坏死或钙化现象。

2.1 病理类型及位置分布 病理类型:以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最多〔9例(42.86%)〕,成胶质细胞瘤 6例(28.57%),少突细胞胶质瘤4例(19.05%),低阶胶质瘤2例(9.52%);位置分布:胶质瘤主要分布在额叶〔8例(38.10%)〕,颞叶 5例(23.81%),额顶骨 3例(14.29%),胼胝体2例(9.52%),枕部2例(9.52%),丘脑1例(4.76%)。

2.2 MRI影像表现和出血量的关系 少量出血15例,大量出血6例。少量出血患者MRI瘤体征象和出血征象并存,而大量出血者 MRI主要表现为出血征象。

2.3 H-MRS分析 瘤体区、瘤周区及正常对照组区主要代谢物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瘤体区NAA/Cho和NAA/Cr明显低于正常对照区和瘤周区,而瘤体区Cho/Cr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区和瘤周区(P<0.05),见表 1。

表1 不同区域主要代谢物比值波峰比较(,n=21)

表1 不同区域主要代谢物比值波峰比较(,n=21)

与瘤体区比较:1)P<0.05

位置 NAA/Cho NAA/Cr Cho/Cr瘤体区 0.42±0.21 0.90±0.18 2.48±0.82瘤周区 0.88±0.191) 1.21±0.201) 1.76±0.621)正常对照区 1.39±0.121) 1.89±0.521) 1.31±0.391)

3 讨论

脑胶质瘤是一种不确定起源的神经上皮肿瘤的特殊类型〔4〕。在病理角度进行分析,脑胶质瘤主要累及患者的脑白质,一般累及大脑灰质较为少见〔5〕。脑胶质病变病灶在脑结构组织中呈现弥漫性轻微肿胀,其边界不明显;在神经束间,神经细胞及脑组织血管周围可见大量肿瘤细胞,可以推测脑胶质瘤的生长主要依赖正常的神经结构〔5〕。而肿瘤浸润区域对于患者脑实质结构的破坏一般不明显,较少患者脑组织出现坏死或囊变。肿瘤侵犯的范围较广,入选患者肿瘤侵袭范围在大脑半球2个脑叶或以上,并且以中线为对称轴呈现弥漫性和浸润性生长。在病变的中期和晚期,脑胶质瘤患者的MRI会变现占位效应,且病变病灶侧重于一侧,其占位效应出现时间会提前〔6〕。

MRS主要是根据影像学结果对组织代谢物的化学信息进行分析。其中1H的敏感度最高,因此可以用于神经元的定量分析。其主要优点是可以采用非入侵性检查,采用生化方法分析正常和异常或病变的脑组织,在脑胶质瘤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7〕。本研究结果显示,可能是由于神经细胞被异常增生的脑胶质细胞的取代从而使得NAA含量出现下降,同时由于脑胶质细胞的增生,Cho含量出现上升,这两个比值的变化可以作为脑胶质的诊断判断依据及预后标准建立的指标之一〔8〕。另外,有报道〔9〕指出 MRS分析得到的Cho/Cr和Cho/NAA比值有利于肿瘤分级。脑胶质瘤的临床诊断还需要跟其他的疾病进行分辨鉴别,如感染性病变、脑缺血、多发性硬化及脑白质病变等退髓鞘性病变。

综上,脑胶质瘤采用MRI进行临床诊断和鉴别是目前临床上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但由于MRI诊断与脑胶质瘤的病变改变缺乏相应的特异性,可以配合采用MRS技术,提高鉴别诊断的正确率,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猜你喜欢
弥漫性代谢物胶质
阿尔茨海默病血清代谢物的核磁共振氢谱技术分析
一株红树植物内生真菌Pseudallescheria boydii L32的代谢产物*
CMYC、BCL2、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研究神经胶质细胞的新兴技术
人类星形胶质细胞和NG2胶质细胞的特性
环孢素A代谢物的研究概况Δ
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在冬枣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CT值对弥漫性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
神经胶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