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童组轩 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文叶飞 万芬
铜仁市紧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一区五地”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铜仁市组织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部署,紧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着力抓实抓牢党建促脱贫攻坚、着力建设模范部门打造过硬队伍,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一区五地”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铜仁市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立根、固本、铸魂。
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践行“两个坚决维护”,通过兴办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利用各级党校干校教育主阵地,融合大数据、融媒体,积极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党员干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5年来,全市共举办各类学习培训班375期,培训干部18741人。
同时,探索创新“三个开刀”“三抓三强、三查三看、三访三问”“3355”等工作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作风更加务实、干群关系更加和谐,群众满意率、获得感得到较大提升,主题教育取得明显成效。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铜仁市以“民心党建”工程为引领,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有效推进基层基础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始终坚持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当前工作的主抓手,最大限度凝聚脱贫攻坚力量。突出抓好驻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的选派和“轮战”工作,充分发挥区县党委“一线指挥部”、乡镇党委“主阵地”、村支“两委”班子“战斗员”及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突击队”作用。聚焦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科学借鉴村级集体经济“八种模式”,以实体产业为切入点,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大力发展长效产业,做大做强集体经济,不断增强基层发展内生动力。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所有村均有集体经济积累,其中积累超过100万元的村有187个、超过100万元且村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村有26个。
同时以提升组织力为目标,深入实施“民心党建”工程,探索形成了“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民心党建+河长制”“民心党建+金融扶贫”等经验模式,催生了“十个一”工作法,城市社区“一核为主·多元共治”新型社区治理模式,机关党建“点灯亮灯”“金点子”,非公党建“三量”改革、高等院校“五面向五强化”工作法等经验典型。加强运用大数据助推党建一体化建设,开启铜仁党建工作的智慧时代。基层党建工作亮点纷呈,先后荣获全国第三届、第四届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优秀案例,多次得到中央媒体关注和省市领导的肯定批示。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重点在干部。铜仁市围绕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一区五地”建设的现实所需,选干部配班子、建机制强管理,形成了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的管理体系。
既严格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20字”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定位班子功能,根据功能需要优化干部结构,根据岗位需要精准配备干部,把目光更多地对准脱贫攻坚一线、聚焦条件艰苦的地方、关注克难攻坚领域及重大项目工程领域,形成了注重基层、崇尚实干的选人用人导向。积极探索创新干部考核评价方式,形成“三结合”“四维度”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增强了考核的针对性实效性,有效畅通了干部能上能下的渠道。
同时,为最大限度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出台《关于做好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关怀激励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执行力建设的决定》。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积极营造敢于担当、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良好氛围,有效解决在部分基层干部中存在的少干避错、不愿担当、为官不为问题。在开展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中,收到线索举报366起,处理干部293人;调整不胜任或不担当不作为驻村干部367人、驻村第一书记272人、村党组织书记42人。
此外,强化对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关怀激励,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动力、凝聚人心。先后公开招聘极贫乡镇和深度贫困村所在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90人,拿出150个乡镇公务员岗位面向脱贫攻坚中表现优秀的村干部、大学生村官、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进行专项招录;提拔使用驻村第一书记61人、驻村干部79人,47名村党组织书记和1名村委会主任享受乡镇副科级经济待遇;全市激励表彰1095人,受到省级表彰109人。实施干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目前市级层面共举办各类脱贫攻坚培训班143期,培训各级领导干部9250人(次),区县组织培训脱贫攻坚一线干部14.66万人(次)。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铜仁市紧紧围绕“一区五地”建设需要,坚持党管人才,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为赶超跨越提供智力支撑。
充分利用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雁归工程等引才平台,采取组团引人、驻点引人、协同引人等方式,共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1.6万余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484人。采取定向培养生、校企联合订单式培养等方式培训培养技术技能人才2.4万余人。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三区”计划和人才培养工程,培养省管专家3人、市管专家50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2人、甲秀之光访问学者44人、“千”层次创新型人才22人。
同时,依托比较优势、特色产业优势,在铜仁高新区、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建设人才开发试验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锰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有色金属综合回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LED光电研究院、科技孵化园、电子商务及信息产业基地等平台,为各类人才建功立业创造良好环境。出台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等政策措施,在户籍管理、医疗保障、社会保险、配偶安置、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方面为各类高层次人才安心安业提供全方位立体式的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