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丹
与报纸、电视、互联网相比,广播电台传播信息的方式仅仅是通过声音。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看,广播电台节目在立体传播方面确实存在一些劣势。
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广播电台作为新闻舆论的主阵地之一,也面临着同样的局面。
如今广播电台听众的收听方式、收听场所、收听人群发生了改变。在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迅猛发展的今天,广播听众的收听行为、收听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收听人群方面,逐渐趋于年轻化,车载听众大多数以25到39岁的青年为主,逐渐改变了广播听众老龄化现象。此外,听众中的高学历人群不断上升,广播收听人群的消费能力总体较强。
据收听率调查公司的统计表明,最近几年,车载端受众增多。我国快速步入“私家车时代”,为电台节目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纵观全国的电台频率,总体来说,私家车广播、交通广播都是收听率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的。除了车载收听之外,手机移动端收听也是另一个重要的收听场景。
广播的收听场所已经从“家里的广播”变成了“融入生活的广播”,争夺广播电台收听场所是广播电台节目融入生活的一个重要渠道。目前,国内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音频应用软件已经从手机、车载PC和平板电脑深入到其他的可穿戴设备,遍布人们生活的各种场所。所以传统广播节目在转型时,要考虑用户收听场景的问题,充分运用现有的渠道,比如各种智能音箱产品,可穿戴设备等,以“用户思维”将电台节目融入到生活场景中。
在传媒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优秀的主持人是引领节目走向的一个重要因素,专业并且富有经验的节目主持人一直是广播电台的核心竞争力。但目前来说,不少主持人都只是关注自己所做的那档节目,对于媒体时代所需要的“用户思维”“全媒体运作”等概念知之甚少。此外,最近几年,从中央台到地方台,存在着优秀主持人流失等情况,也对节目质量有这很大的影响。
无论信息传播的技术如何变革,“内容为王”仍然是吸引受众的基础。因此,在融媒体发展过程中,电台节目要遵循互联网用户思维,通过解决用户痛点,使电台节目更好地融入生活的各个场景。
比如民生类节目一直是广受欢迎的节目类型,可以通过新媒体渠道更好地与受众互动,解决市民群众的实际问题,成为为听众排忧解难的好帮手。比如近年来各地广播电台开设的《行风热线》《电台问政》等栏目,赢得了市民的赞誉。在融媒体时代,如何在党委政府与市民群众间架起一座更加畅通的“连心桥”,更好地发挥传统媒体公信力强的优势,是电台节目需要努力的方向。
此外,细分收听场景,为受众提供更加细化的资讯信息服务。比如楚天交通体育广播在同类电台中的收听率一直名列前茅,主要是锁私家车主和商务驾乘人士为核心的目标听众群,塑造高端广播品牌形象。针对这一受众群体,在节目内容方面,构建了“一群一线一点”的节目格局,“一群”就是早间3小时的新闻版块,这是最重要的节目时段,也是对收听率贡献最大的节目群;“一线”就是以快报、现场连线各类资讯作为贯穿全天的节目主线;“点”就是以傍晚5点6点的脱口秀节目为支撑点,带动晚间节目的收听率。
融媒体时代的今天,对广播电台节目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在各种媒体日趋发展的今天,广播电台一方面要注重平台的打造,吸引更多的用户;另一方面要从内容方面进行改善,根据互联网移动端的用户进行改变和选择,通过优质的节目内容来吸引更多的听众,从本质上入手,使广播电台节目更好地融入民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