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影《狗十三》的视听语言分析

2018-11-19 04:16孙勇
记者观察 2018年36期
关键词:保平长镜头爱因斯坦

文/孙勇

一、改兴趣小组

这个片段从3分29秒到4分34秒共一分多钟,有28个镜头,是典型的快节奏剪辑。这个片段是电影主角李玩遇到的第一个挫折。这场戏看起来波澜不惊,却充满冲突。在整场戏中,看起来是为了讨论李玩的事情,但其实只是父亲和老师之间的对话。

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导演非常精心的安排,首先,李玩在每个镜头中都出现了,但却一直被放在画面的边缘。处在画面主要位置的是父亲和老师,李玩只是被劝导和说服的对象;其次,在与父亲同框的画面中,一开始,父亲坐着仰视李玩并劝她要听话,此时的李玩是俯视镜头,被挤在画面边缘的她在畸变的广角镜头里显得有点局促。父亲站起身后俯视李玩,俯视镜头强化了父亲的权威感,半张脸被打亮且处在左下角的李玩完全是从属和无力的地位;接着,在与吴老师同框的画面中,罗攀扮演的吴老师一直处于李玩和父亲之间,隔开了父女。正是由于吴老师用“名利”逐步劝说父亲,父亲的态度也逐步转变;最后,父亲替李玩修改兴趣小组时,画面回到了李玩的特写。这是本场戏中第一次将镜头对准李玩,此时才成为画面主体的李玩悲痛欲绝。紧接着,李玩的画面、父亲胳膊的横贯画面以及父亲有力书写的画面交织在一起,观众意识到,即使父亲和老师的理由再充分,而最后真正承受这一切的只有李玩。父亲开始的耐心和劝解、最后的暴力和替代报名都是为了让孩子顺从和听话,而且所有的理由都是那么“正确”,作为中学生的李玩不论在语言上还是在体力上都根本无力反驳,悲凉的情绪让人感同身受。

二、偶遇爱因斯坦

这个片段从113分52秒到115分58秒共两分钟左右,但只有5个镜头。一般来说,长镜头更适合表达叙事和现场感,但曹保平导演却用长镜头呈现了一个情感极其充沛的情节,很多观众都为此感动落泪。

在创作中,曹保平导演利用长镜头平稳舒缓的节奏,用前两个长镜头交代了情节,特别是呈现了李玩在突然遇到爱因斯坦时失去了正常反应、近乎麻木的状态。当李玩和堂姐在街头无意中发现了丢失的爱因斯坦,堂姐去质问的时候,李玩却平静地感谢爱因斯坦没有认出她。李玩已经不再是只为自己着想的“小”女孩。她已经成长为连自己的痛苦都无法直接表达,会先为别人着想,然后才自己体会痛苦的“大”人。

第三个镜头手持拍摄,晃动和冲光的画面让观众更能感受到李玩受到强烈刺激后混沌和错乱的情绪。有个瞬间李玩甚至笑了,这样相反的情绪让观众不由地想问这到底是人的应激反应还是李玩已经“成长”到可以完美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了呢,这个镜头让观众和堂姐一样,心是揪着的。

第四镜是李玩在阴冷而满地落叶的街道里甩着钥匙若无其事地行走,阴冷的画面和满地滚动的落叶分明是悲伤的情绪,但李玩脸上看不出任何的悲伤和痛苦,这观众的心情也随之平复下来,也许很多时候忘记痛苦也是一种可以接受的状态。

但当观众的心情略微平复的时候,第五镜如炮弹般击中了观众的心。景别从全景跳到近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李玩无声恸哭。画面就这样突然切到掩面痛哭的李玩,这个剪辑前后画面的冲击,让李玩的痛苦像被压缩的弹簧突然释放一样,痛苦破胸而出,弥漫全场。观众不但体会到了李玩失去爱因斯坦的痛苦,更深地体会到了李玩的痛苦还在于过早凋零的青春和纯真年华。

画面中阳光被处理成冷色,同时由在中国独立音乐领域独树一帜的白水创作的片尾曲《夜花》缓缓响起,悲凉的气氛令人无语凝噎。最后镜头随着李玩出画而转到墙上残破的寻狗启事,既说明了李玩之所以突然痛哭的原因,也暗示了爱因斯坦如这寻狗启事,虽然已经在岁月里支离破碎但始终都在李玩的心底。每个人都有些藏在心底的情感,在繁杂的生活中已经没有时间去感受,但却会在某个契机下喷涌而出。

三、结语

总之,正如陈咏所说,“如果长大是以丧失纯真和快乐为代价,那么长大又有什么用?”曹保平导演用精湛的视听语言逼真展现了真实的生活,展现了青春的残酷和成长的代价,观众却无法直视这样的残酷和代价,因为这是很多人都有过的成长体验。

猜你喜欢
保平长镜头爱因斯坦
茶条槭叶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电影《芳华》长镜头应用技巧及其特色分析
好人范保平
你知道爱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儿吗
曹保平:拍电影,终极是拍一种氛围
毕赣新作《地球最后的夜晚》定档
毛卫宁与他的长镜头
成功来自谦虚
“爱因斯坦”
纪实性电视片中长镜头的叙事角色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