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华媒控股:传媒融合教育打造大文化+新生态

2018-11-18 10:08张韶衡
中国记者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中教报业传统媒体

□ 文/张韶衡

内容提要 媒体转型大潮下,传媒经营如何突破困局?在杭报集团整个大文创产业生态圈中,教育培训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盈利模式清晰、符合大众刚性需求,被确认为集团的核心产业之一,优先重点发展,目前已取得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迭代,传统媒体受到强烈的冲击,新闻机构的组织流程、商业模式都在经历解构和重构。面对冲击,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确定“大文创产业生态运营商”的战略定位,集团的非报业务营收比例由2011年的27%提升到2015年的54.2%。

在杭报集团整个大文创产业生态圈中,教育培训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盈利模式清晰、符合大众刚性需求,被确认为集团的核心产业之一,优先重点发展。2017年,杭报集团下属上市公司华媒控股的教育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占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的比重为11.62%,同比增长4%。教育产业的发展,已经显现反哺现代传媒及衍生板块建设、助推现代传媒转型的能力。

一、寻找机遇,布局教育产业

传统媒体如果仍然将自己禁锢在“媒体”的狭小范畴中,就无法真正实现转型升级。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将逐步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以文化传媒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杭报集团将集团的战略定位为“大文创产业生态运营商”,希望借助现有资源打造大文创产业运营商的产业闭环。从媒体集团向大文创产业生态运营商转型,既是杭报集团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集团服务市民的使命要求。

杭报集团旗下公司华媒控股2013年12月成功上市后,借助资本的杠杆放大作用,一方面继续做大做强传媒,另一方面积极布局,加快建设大文创生态圈。

近年来,国内教育迎来新的黄金期。2015年陆续出台的新政,更是引爆了整个教育行业: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对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进行一揽子修改的修正案草案,允许成立营利性民办学校;7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8月,草案首次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正式进入立法程序;10月,教育部发布《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同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二胎政策。

一系列政策改革利好,数万亿的市场空间,使不少A股上市公司纷纷各显神通布局教育行业,或者依托原有主业进行拓展,或者依托股东背景优势强势进入,或者从原有主业抽离坚定转型,或者拓展第二主业两翼齐飞等。

多年来,杭报集团旗下各媒体、各公司对教育都有涉及,且在区域内各垂直端有一定优势,但相对比较松散,还未形成合力。2016年3月17日,华媒控股发布公告称,收购中教未来国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简称:中教未来)60%股权。中教未来深耕教育行业逾十年,业务链涵盖职业教育、国际教育、IT教育、在线教育、艺术教育、基础教育等板块,各板块布局完整、发展迅速。

通过此次收购,杭报集团强势进军教育领域。

近年来,杭报集团以中教未来为切入点,充分整合杭报集团现有优势,持续布局线上和线下教育版图,构建新型互联网+教育生态圈,做大做强教育板块,为华媒控股、乃至整个杭报集团转型升级、打造新的利润增长极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中教未来以北京为总部,已经建立了辐射全国的华北、华南、西南、华东、华中、东北、西北七大区域的业务网络,专职教职员工达1600余人,招收全日制学生30000余人。

华媒控股还通过中教未来积极整合内部教育资源,加大产业延展力度,借助文化传媒优质资源,探索中教未来与杭报集团旗下《都市快报》《萧山日报》《余杭晨报》《富阳日报》等兄弟单位合作开展幼儿园业务、青少年(冬)夏令营、国际游学、艺术教育、线上培训等教育业务,既完善了集团内部的教育产业发展,又在市场拓展、资源共享、过程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形成合力,使资源配比及使用效率最大化。

杭报集团通过中教未来聚焦教育产业,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了“大文化”生态圈的建设,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二、尝试复制“传媒+教育”,探索新路径

互联网对于各行各业的重塑和整合,正如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言,是一个“创造性毁灭”的过程。无论我们内心多么不愿意承认,但都改变不了一个现实:传统媒体是快速衰亡的业务,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电视、广播,已经难以支撑一个媒体的良性生存和发展,亟需建立起新的业务支柱。“互联网+文化传媒”已经成为产业升级的必由之 路。

进军教育行业,是杭报集团转型升级的一次成功尝试。通过进军教育行业,不仅有效改善了集团传统报媒业务日益紧张所带来的运营压力,还为传统报媒与新兴教育产业的体制结合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可供借鉴和复制的发展新路。

传媒行业和教育行业有着天然融合优势。

首先,传媒行业与教育行业同属于大文化产业,彼此互融互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其次,传媒行业与教育行业资源相通,转型战略易实施、落地快。传统媒体虽然受到冲击,但是长期以来对本地社区、学校、企业等的深耕覆盖,形成了深厚的资源积累和沉淀,对于教育行业的痛点也有比较透彻的理解,区域优势明显。发展教育,不仅可以充分挖掘传统媒体的现有资源潜力,进一步发挥已有优势,还可以盘活空闲场地等存量资产。

再次,传统媒体具有权威公信力优势、政府资源和公共关系优势、用户平台集聚优势,对其教育业务的快速扩张有着积极助力,而教育的公益属性也会相应地进一步彰显传统媒体的社会形象。传统媒体转型教育,更容易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

经过与珠海日报、广州日报、嘉兴日报、金华日报、湖州日报、温州日报、丽水日报等单位交流,多数报业集团向教育转型的意愿比较强烈,而报业集团在各地方具有良好的办学场地、政府、媒体、教育、房地产等教育相关资源,有助于拓展教育项目。

2017年,在杭报集团支持下,中教未来与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共同出资设立教育公司,开展幼儿教育、艺术教育、教师培训、高校合作等教育项目。哈报集团将中教未来作为其在教育行业的唯一合作伙伴,未来所有的教育行业相关业务全部依托于双方的合资公司展开。合资公司依托哈报集团在区域内的媒体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通过哈报集团提供市场渠道、媒体平台、教学场地、办公场所等资源和支持,由中教未来团队负责教育项目的实际运营与管理。中教未来通过与哈报集团的合作,在进一步打开东北地区教育市场的同时,也打造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三、未来借助资本力量,多方面发展

未来,杭报集团将充分整合上市公司现有优势,持续布局线上和线下教育版图,构建新型互联网+教育生态圈,继续做大做强教育板块。 集团在资金、政策、资源等方面支持中教未来发展职业教育,在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国际职业教育、IT职业教育、艺术职业教育、在线职业教育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定向增发、并购等方式大力拓展教育产业,共同开发全国教育市场。

(一)整合现有资源,打造教育品牌

稳妥、有序推动中教未来剩余股份的处置,通过资本手段和股权架构的变更,在法律层面实现中教未来与杭报集团的整体融合。同时,在股权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加强高层管理人员和骨干人员之间的交流互换,通过业务实操提升体系内教育管理人员综合素养。

以点带面,逐步、全面地整合内部教育产业资源。杭报集团旗下各媒体公司在学生夏令营、体育、艺术、文学、国学培训等方面均树立良好的口碑,积累了稳定的用户人群,同时,杭报集团在场地空间布局等方面储备良好。因此,将中教未来的艺术培训、幼儿教育等产业,与杭报集团现有教育培训业务相结合,能够迅速融合,放大规模,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公司股权并购的形式,将人员、资源、业务进行彻底整合和优化,统一品牌输出;二是通过成立合资公司形式,以新公司为运营载体,开发新的项目进行运作,实现业务融合;三是临时性项目分成和资源互导,合作双方保留原有法人主体,适当调配核心骨干,通过分成模式实现利益共享。

(二)以教育为基础,开发新项目

在目前国际教育、职业教育、在线教育、艺术教育、基础教育、IT教育的基础上,借助华媒控股其他领域资源,开拓具有前瞻性的业务板块,如现在较受欢迎的少儿计算机编程、区别于应试教育的逻辑思维开发、小众但受高净值人群欢迎的冰球等项目,抓住早期入场的时间窗口,借助传媒体系积累的原有资源,迅速抢占头部地位。

(三)面向全国,助推报业转型升级

抓住全国各报业集团寻求转型发展的契机,利用杭报集团背景优势,整合国内报业集团在当地的政府资源、高校资源、办学场地等多方资源,通过合作成立教育公司的模式,推广现有成熟教育项目,与更多报业集团开展对接与合作,实现资源优势聚合和互补,助推国内报业转型升级。 (作者是浙江华媒控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猜你喜欢
中教报业传统媒体
在文学经典中教陶艺 让儿童的想象飞起来
A WITHERING FLOWER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例谈x/1+x0)题型的构建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与不教的实践思考
大数据时代的报业出版
传统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