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任廷会
春风拂过,梵净山麓的江口县闵孝镇鱼粮溪村山花烂漫,站在村口,远远可观农业公园后山上的互助幸福院“黔鑫家园”,伴着缕缕炊烟,俨然一幅乡村美景图。
记者走进黔鑫家园,院子里花草葱郁。藤椅上,一个老人戴着老花镜正入迷地看连环画;桌子边,两个老人用自制的黑白两色石子下棋,几个围观的老人时而感叹时而点赞;走道上,鱼粮溪村支书杨再炼推着73岁的阳国喜老人晒太阳,老人闭目养神,怡然自得。
“敬老爱老孝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自己也会老,建立‘黔鑫家园’就是希望大家互帮互助。”杨再炼说,黔鑫家园建园的8年多时间里,阳国喜是集中供养的老人中最典型的一个。
阳国喜老人5岁时因病双目失明,23岁时父母去世,前些年一直与弟弟一家生活,兄弟和弟媳先后去世,侄子外出务工,阳国喜成为村里无人照料的孤寡老人。
2010年,杨再炼把阳国喜接到“黔鑫家园”居住,而一次在夜间如厕时,老人不慎摔倒以致瘫痪,杨再炼买来轮椅,加倍悉心照料。“只要我在家,就一定陪您吃饭,推您玩,也等于锻炼身体。”杨再炼的话让阳国喜感动得痛哭流涕。
轮流24小时值班照料老人,让老人住得安心,是鱼粮溪村支“两委”的职责之一。为探索“以劳促养”,打造“授渔型”幸福院模式,黔鑫家园按照老年人的身体情况,合理安排老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每月视劳动量发放工资,让老人发挥余热。
“住在黔鑫家园,我们衣食无忧,村里每月还给我们零花钱,我会定期给老人和残疾人理发,就当是活动手指。”卢尚海老人说,村里用集体经济给幸福院的每位老人每月发放200元左右的零花钱。
为推进“医养结合”,打造“康乐型”幸福院,鱼粮溪村用集体经济收入,每年为全村736名60岁以上的老人缴纳农村合作医疗费,对住在幸福院里的老人统一代购意外伤害保险,并建立相应的照顾服务制度。
为在全村营造敬老孝老氛围,鱼粮溪村支“两委”向全村承诺:村里凡是9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过生日,村干部要登门祝寿并送上1000元贺礼。
杨再炼带头并鼓励全村积极继承和弘扬敬老孝老的传统美德,荣誉接踵而至: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这些荣誉是全村集体智慧的结晶,让村里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我们的责任。”
为推动老年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江口县按照“一院一会一站”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农村互助幸福院管理模式,搭建“学、帮、乐、为、红”平台,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情感交流、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全县共建立了93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同时还将爱老敬老助老风气延展到少年儿童,形成“朝阳夕阳,共享一个太阳,老年少年,共建一个家园”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