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
随着视野的开阔、思维的成长,高中生更多地用研判的眼光观察外物,对事物的认知偏理性,因而高中作文重议论,重思考,而思辨能力在其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高考《考试大纲》的作文“发展等级”中有一个要求是“深刻”,即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这无疑是对学生思辨能力提出的要求。
那么何为思辨呢?思辨是一种对人或事物进行多角度思考的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思辨是属于哲学范畴的,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局部与整体、量变与质变、普遍性与特殊性、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内容与形式、内因与外因、纵向与横向等哲学关系,是达成文章思辨性的逻辑基础。一篇优秀的具有思辨色彩的文章往往立论高屋建瓴,分析鞭辟人里,示例旁征博引,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愉悦。
正是由于深知思辨在议论文中的重要性,不少同学在习作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思辨的思维方式。然而思辨能力对人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思维能力的深浅往往决定着思辨能力的高低。当前学生习作大量存在着为思辨而思辨的问题,也就是思辨的模式化。那么,思辨的模式化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破解呢?
一、思辨的模式化首先体现在观点思辨的简单化
当遇到立论角度多样化的作文题时,有的同学会觉得自己一展思辨拳脚的机会到了,单从一个角度分析是万万不可的,于是多个角度涉及,然而这样做就等同于思辨了吗?我们来看这道作文题材料:
台湾爱乐乐团到大陆某市演出,场地两侧不断打出“演出中请勿摄影录音”字幕。演出中,不少观众被精彩表演感染而猛拍猛录,在场地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发现谁违规就用激光笔直接照谁,被照观众有的自觉理亏,有的恼羞成怒,现场秩序时好时坏。演出后,爱乐乐团官方微博发出帖子,表明不欢迎那些不尊重艺术的观众。
一般同学会从批评观众的角度出发,认为既然观众来观看演出,那么就要遵守演出规则,给予演出者、给予艺术以必要的尊重。但是,有思辨意识的同学觉得这样立论缺乏思辨性,于是他会想乐团和工作人员有没有存在一定的问题呢?就乐团而言,事后“不欢迎那些不尊重艺术的观众”的官方微博显得拒人于千里之外;就工作人员而言,“演出中请勿摄影录音”的提示字幕过于生硬,而用激光笔直接照违规观众的行为显然侵犯了观众的人身权利。这样的思考站得住脚吗?爱乐乐团从事的是高雅艺术的表演,当诚意的演出被观众以自己不认可的方式对待时,他们有没有权利表达内心的不满呢?难道一定要将观众当作上帝,容忍各种摄影录音行为吗?提示字幕的生硬与否暂且不论(类似公式化的提醒随处可见),有人认为工作人员应该走到违规观众面前轻声提醒,可是他们在偌大的演出大厅来回走动难道不影响别的观众吗?更何况你能保证这样的善意提醒会有效果吗?
任何思辨如果脱离了世情人心、事理常规,那么再振振有词也显得拙劣可笑。观众无视规则、缺乏尊重的行为肯定要批判,这暴露了他们规则意识的淡薄、公共素养的不足。不过也要看到,他们更多是受到了精彩表演的感染,而不是恶意为之。这场不欢而散的演出如何能做到宾主尽欢呢?其实另外两方当事者也是能够有所作为的,比如乐团指挥在演出前可以和观众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比如工作人员在观众入场时可以分发告知观演规则的温馨卡片。这样的思辨分析公允而不偏激,着眼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激化矛盾,是不是更有说服力呢?
二、思辨的模式化其次体现在原因思辨的平庸化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部曲历来被认为是议论文写作的宝典,它能够清晰地体现出思维流程。我们都知道在分析问题时不能只看到表面现象就断然下结论,而要去探求事物间内在的因果关系,也就是通过“为什么”的提问来进行原因分析。只有把原因分析透彻了,才能对症下药,给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也就是“怎么办”。由此可见,“为什么”这一环节最能考验我们的思辨能力。事实上,我们在惯性地进行原因思辨时往往会陷人平庸化的泥淖。我们来看这道作文题材料:
“吃瓜”是近来网络流行热语。人们以“吃瓜群众”自嘲或互嘲,用以表现一种事不关己、不发表意见、仅是围观的状态。面对现实中的“吃瓜”现象,你会产生怎样的联想、感悟和思考?
面对这个话题,大家基本能认识到,“吃瓜”与否取决于围观事件的性质。少数同学赞同“吃瓜”,原因是网络信息的虚假不实、娱乐八卦的泛滥成灾,那么与其做义愤填膺的键盘侠、窥探隐私的好事者,不如超然事外,做一个冷静理性的吃瓜群众。持此观点的同学数量较少,姑且不论。绝大多数同学不赞同“吃瓜”,原因千篇一律——“吃瓜”是人心冷漠的表现,而人心不应该是冷漠的。他们的原因分析到這里就结束了,接下来就开始正面论述,某老人蹬三轮圆贫困孩子的上学梦,某员工奋不顾身接住从高楼坠下的孩子,某女孩在大雨中为残疾乞丐撑伞。你看,我们身边还有那么多热情真诚、助人为乐的人,我们怎么有理由置身事外、一味“吃瓜”呢?
摆出了原因分析的姿态,也试着分析了原因,并不意味着你的原因思辨就成功了。如果我们不往问题的深处挖掘,不让自己的思维经历千回百转的痛苦,那么这样的原因思辨又有多大的意义和价值呢?我们不妨从“人心冷漠”再往下思考,人心为什么会冷漠呢?社会风气败坏,类似“扶起老人反被讹诈”的事件时有发生,人们怕惹祸上身,只好冷却热情。可见,冷漠是无奈之下的自我保护。北电事件与我无关,我不在北电上学;绿城事件与我无关,我家中没有保姆;“三色”事件更与我挨不上边,我还没有孩子呢。可见,冷漠是袖手旁观的自私狭隘。当今世界的信息大多是泡沫化、碎片化的,这使人们的思维趋向割裂与单一,而思维的僵化最终导致思考的懒惰,人们主动放弃了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可见,冷漠是成为局外人的现代病症。这样的原因分析较之笼而统之的“冷漠”二字,在思考的深入性上明显更胜一筹。
三、思辨的模式化还体现在例证思辨的表面化
议论文论说的基本方法是摆事实和讲道理,二者相比而言,大家更青睐摆事实。讲道理固然能考验认知深度、逻辑思维,而摆事实就单纯是举举例子吗?甚至有同学这样认为,我平时多准备一些例子,写作时把和作文题相似的例子背出来就可以了。姑且不说作文题和你准备的例子之间可能并无交集,即便二者相似,你所准备的例子能够照搬照用吗?我们来看这道作文题材料:
生活中我们面临着多个选择对象时,往往会陷入选择的困境。面对此种情况,有人认为不如不要有太多选择,有人则认为有多项选择更好。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呢?
这则材料的关键词是“选择”,不少同学就将其理解为写一篇以“选择”为话题的作文,于是下面的例子顺势而出:勾践兵败夫差后被迫求和,选择卧薪尝胆,复国雪耻;班超不甘做抄写文书的小吏,选择投笔从戎,随窦固攻打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弘一法师在声名日显时选择剃度出家,皈依佛门……这些例子是我们头脑中早就储备好的,一看到“选择”二字,立刻产生了这样的联想。可是,这则材料探讨的是“选择多好”还是“选择少好”,这和列举不同人物的人生选择根本不是一回事。个别同学审题准确了,可举例时会强行扣题,如司马迁受宫刑后因为选择少才著成《史记》,史铁生在残疾后因为选择少才写就《我与地坛》。这是一种强盗逻辑,他们能够在史学和文学上取得成就,难道就是因为选择少吗?你能忽视他们坚忍不拔的品格、卓越不凡的精神以及执着不懈的人生追求吗?
如上所述,摆事实需要完成从作文题到例子的由此及彼的联想,这个过程同样需要思辨的参与,但这种思辨应该是精准的,而不是似是而非的,应该是深入的,而不是表面化的。如何做到精准和深入呢?当我们在头脑中快速找出和作文题相似的例子时,为了避免形似而神不似,可以把例子的内容分解,然后和作文题进行对应,若每一部分内容相似,那么整体必然神合。“如果给李煜更多的选项,他或许是一个潇洒自在的文人,而不是被俘北上的违命侯;如果给赵估更多的选项,他或许是一个独树一帜的书法家,而不是有北狩之耻的君王”,这段文字用假设法论证了“选择多好”的观点,而所举例子也和观点高度契合。
思辨是带有哲学逻辑倾向的较高的思维能力,它是立体的而非平面的,是多维的而非单一的。如果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只是被动地为思辨而思辨,而不是主动地锤炼自己的思辨意识,那么就很可能产生观点思辨的简单化、原因思辨的平庸化、例证思辨的表面化等种种问题。我们如何避免思辨的模式化呢?首先要有精粹表達的欲望。写作不单单是文字的排列组合,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分数,它是情感的抒发和思考的具象化,每一次的用心写作应该都是一次精神的淬炼。其次要有广博而丰富的生命视阈。我们对生活要有一定的统摄能力,居于生活之中而又能在高处俯瞰生活,同时能对人和事物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体察,去把握它们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当然,持之以恒的思辨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一次次哪怕是失败的写作尝试,我们才可能慢慢积攒对思辨的准确认识。
哲人亚里士多德曾言“思辨是最高的幸福”,因为思辨是高贵的精神活动,它能带给人最为持久的精神愉悦。那么就让我们的思维在天地之间寻幽探秘,对纷繁世相抽丝剥茧,从而获得恒久的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