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的审美趣味”讲评

2018-11-17 06:14姜有荣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2018年3期
关键词:栗子毛病外婆

姜有荣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般地说,精确的审美趣味在于能在许多毛病中发现出一点美和在许多美点中发现出一点毛病的那种敏捷的感觉。

——伏尔泰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名人名言的哲思型材料,旨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趣味,善于发现深层次的美。这句话强调的是“精确的审美趣味在于一种敏捷的感觉”。生活中处处皆有美的存在,都需要审美的眼光,关键在于能否敏捷、敏锐地感觉到生活中的这些美。当下生活场中的人们陷于无尽的忙碌和奔波之中,心灵的美感在钝化,渐渐失去了对周围自然之美、人情之美、心灵之美的体悟与感觉,材料旨在引导学生去思考对美的追寻和感受。

“那种敏捷的感觉”可以分解为三个维度:能在许多毛病中发现出一点美,在许多美点中发现出一点毛病,或者同时兼有以上两种特质。

从第一个维度看,美的存在不应该是纯粹的,而应该是复杂的,混杂的,几乎所有事物中都有美的存在。这里的“毛病”可以指不足、缺失、矛盾,这些“毛病”中也有美的因子,美的成分,可以围绕“在毛病中找寻美,感受美”来谈。

从第二个维度看,美中也会有遗憾和不足,甚至这个世界中最美的东西常常是带有缺陷的,或者极致之美就是缺陷之美,而且是无法修复的缺陷。发现美点中的毛病往往是丰富对美的认识和建构更加成熟的审美观,所以还是要围绕“审美”来谈。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将材料的观点折射到生活中具体的审美对象或审美现象上,甚至可以抛开上述三个维度的“敏捷的感觉”去谈“精确的审美趣味”,独抒己见,而不一定要在形式上拘泥于所谓的关键词。

佳作展示

[记叙文]

栗子与蝴蝶

蒋裕棋

十一月初的阳光白得耀眼,洒在脸上如一层透明的呼吸。

晨风如冰凌一般刮着我未醒的心神,提着昨日的糖炒栗子,我捏出一颗,棕色的外壳油光锃亮,咧开嘴嗤笑着,露出壳里羊皮纸般失水的黄。剥了塞进嘴里,滚圆的栗子顿时化为又干又涩的粉,堵在喉口,引我一阵喘咳。

消停之余,又想起女人那双暴露在寒风中的枯枝般颤颤瑟瑟的手,以及那跃然于发上的红蝴蝶。

初中回家的路上有好几家卖糖炒栗子的车摊,两柄黝黑的铁铲不知疲倦地搅动着锅内油亮的栗子和细小的石子,发出“哧哧”的裂声,将栗香传散到四面八方。

女人的栗子摊是其中的一家,竖着的牌子上写着“脆皮易剥,香甜可口”。说实话,那车摊有不少毛病,车轮吱呀作响,锅台下粘着一团团黑糊状的东西,车主的穿着也土得掉渣,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么一位中年妇女的头上竟乖巧地系着一枚蝴蝶结,那红色的蝴蝶像一簇热烈的火焰,降落在她宛如枯草的发堆上,显得那么不合时宜。

我想我也犯毛病了,竟选了这么一家全是毛病的摊子。

女人见我来到摊前,连忙甩起铲子,锅内的栗子仍然在翻滚着,浪潮一般,她右手一挥便捞上了不少“沦海遗珠”。她一边叠着纸袋封口,一边嘴里念叨着:“我们家栗子最正宗了,下次再来啊!”我只得尴尬一笑,随口应和。临走时她却喊住我加了一句:“袋子上开了小口透气,要抓紧吃,凉了就没味了!”

那时不觉,此时我心头突然涌上一股暖流,觉得很是贴心,再看看手中的栗子纸袋,没有口,凉了确实没什么滋味儿了。

如今想来,许是流沙河口中的“回忆香”作怪,当时眼里的许多毛病竟然因为那样一句话生动可爱起来,那红蝴蝶我大抵也明白,她这个年纪嘛,总相信红色能带来吉利福运。

可当年的我却不懂,后来也再没光顾过那家栗子店,我时常叩问自己怎么当初就没有足够锐利敏捷的眼光发现女人的美好之處呢?

母亲说我手中的栗子是放学路上的一家卖的,摊主也是个女人-却是个年轻漂亮的姑娘,母亲随口一带:“我看她铺面比旁边两家美了许多,干净整洁。”我不禁一怔,忽然很想问母亲:“她头上扎着红色蝴蝶结呜?”转念又一想,她头上怎么可能扎着红色蝴蝶结呢……

我想,如今的我才足够敏捷,有足够锐利的目光,看到栗子摊上有没有火一样的蝴蝶,翩翩美好。

[评析]

本文写出了生活的况味。作者以一组特写镜头将女人栗子摊的“毛病”淋漓尽致地描述了出来,有声,有色,有形,有派。文章在层层蓄势之后,把一位暖心、贴心的女摊主推到了读者面前,她的美因一枚红色的蝴蝶结而有了生活的质感,因一句体贴人微的叮嘱而有了生活的温度。作者何以“能在许多毛病中发现出一点美”?文章在少时与现时两个场景的反复切换中昭示了答案——是生活的历练使“我”的审美有了敏捷的感觉,是生活这本大书教会了“我”读“心”才能读出、读懂、读透人情、人性之美的道理。

[小小说]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陈晓笛

绒默不语。

五六子立于案侧,紧张地看着呈于桌上的作品。先生眉头紧锁,不怒而威。

“你们看这幅,习得了颜体的苍劲与古拙,却忽视了其静稳如山,笔锋间略显得浮躁。”说罢,先生朝其中一位看去,那孩子点点头,一丝羞愧浮于面上。

指尖抵着掌心,微微有些发颤,我盯着地板,仿佛快要窒息一般。下一幅,就是我的作品了。

自攻行书以来,便觉得手腕像生了锈一般,始终无法将豪迈之气挥洒于纸上。先生看了,摇头叹息,怒其不争。

“这点,点得妙!”先生捻着胡须,竟赞叹出声。我闻言,惊诧不已。“你们过来,这点,点出了动感。字因这点,动如脱兔。这点,妙啊!”一旁的我,竟有点惊喜之余的慌乱。

“先生,可这整体的构架还是很拘谨啊。”先生摇了摇头,只言道:“一绝之处,足矣!”复又增上一句:“又怎可得尽善之物?”

这就是先生,因其书法造诣高而受人敬仰,却又因其审美之趣异而匪夷所思。

那日去先生家,觀侧壁之上,挂着凡·高《星空》的模本。一旁,正放着李志的《凡·高先生》:“让我再看你一眼/星空和黑夜/西去而转折的飞鸟/我们生来就是孤独……”苍凉的嗓音,勾勒着孤往之悲。再转身看看先生,眼神无限落寞,心中不禁一颤。

不多时,大家陆续到齐,先生之语渐渐地静了这闷躁的夏。

“今天,我们不练字,来学赏字。”

先生拿出他手书的《兰亭集序》《千字文》,一行一楷,呈于案上。一动一静,一灵动似水一沉稳如山。一旁的我们啧啧称赞。

先生一指点在一“之”字上,问道:“可看出什么?”我不禁疑惑,明明写得很飘逸啊,何来不妥?

“这字,独看时虽好,但置于整幅之中,却略大了些,压住了作品的灵动之势,乃一大败笔。”闻言,我再端详,竟有了些许感触。

课罢,先生留下一言:“余不嗜美,嗜美中不足之美;余不嗜玉,嗜瑕不掩瑜之玉。瑕瑜互见,瑜有真气,瑕亦可爱。”

望着先生的背影,有些孤,有些傲,不由得想起《二十四诗品》中的一句话:“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审美者,慎于美而寻其美,先生之谓也。

[评析]

本文独出机抒之处在于构思。先生有一双慧眼,故能于弟子“整体拘谨的构架”上发现出一“点”之妙;又有一份素怀,故能于自身“灵动似水,沉稳如山”的作品中赏鉴出一“之”败笔。如此构思,既符合人物身份,也契合为师之道。更为绝妙的是,它从两个维度上生发出了题旨。何为“机智”?就是亏他想得出来。此文得之。

[散文]

残荷飘香

陈思

已入秋季,外婆门口塘前的荷叶再不见绰约风姿,枯叶微卷,一如我暮年的外婆。

外婆喜爱素净,尽管家住乡下却不爱大红大绿,只是整日着一身蓝布衬。若你见过外婆旧时的照片,必会惊叹:“好一个明眸皓齿的姑娘!”而如今,似是人生的秋风吹过,再不见貌美如花,只留下一个浸了烟火气的老太太。

秋日回乡,外婆正弓腰烧灶,灶火很旺,大铁锅里正煮着一家人的晚饭,我看她满头大汗,正欲上前帮忙,却被阻止——外婆向来视厨房为自己的领地,不允许别人插手。明明很累却偏偏只愿一人承担,我心中大为不解。

蓝色印花碟浅浅盛上些凉菜:拔丝山药横卧盘中,晶莹剔透;炸得金黄的藕饼吸人眼球。我不由赞叹,外婆也正满意地笑着。没有花哨的饮料,外婆给每个人倒上一杯青绿色的荷叶茶。残荷溢香,看着外婆忙碌的身影,我渐渐明白,这么多年辛劳的生活中,对家人的爱正是那苦中之美。

那日喝完了那荷叶茶,我便久久不能忘怀,硬缠着外婆要了一包,枯干的叶子又老又皱,一点没有当初的鲜绿,我不禁抱怨。外婆也不恼,给我一杯清茶,自顾自地摆弄手中针线,裂了口子的地方被外婆密密匝匝地缝上线,换上另一种颜色,一朵雪中红梅绽于其中,扯下线头,外婆抖动手里的布衫,原本裂了口子的地方也有了诗意,外婆喃喃地说:“有时候,缺处也会有美的。”白瓷杯里的茶还浮动着热气,透着这层薄雾,我不由得想起当年。

那时,外公还在,虽然外婆不至于如此忙碌,但几个儿子还未成家,工作也没有找好,家中十分拮据,她忧心忡忡。尽管柴米油盐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却在外公的帮助下在门口塘下理下一截白藕,每每吃力无助时,她总告诉自己,心中的一塘荷会在明年如约而至。荷开荷败,她送走了老伴,又迎来了自己的秋天,同样的残荷,再一次让她把生活煮出清香,泡出了美。

如果真要说些什么形容外婆的话,我说她是一株荷——夏日亭亭,烈日中寻美;秋日恬恬,微黄中留香。世事变幻,万物无常,外婆却总能寻到人生之美。

屋上炊烟袅袅,推开木门,隔着漫长的岁月,我依稀能闻到饭食的香气,那是外婆把柴米油盐烹煮成诗。

[评析]

这是一篇质朴而唯美的散文。说其“质朴”,是因为文章刻画了一位浸了烟火气的老太太,她一生操持的是柴米油盐、针头线脑,厨房就是她的领地,屋下就是她的殿堂。说其“唯美”,是因为外婆把这柴米油盐煮成了诗,用这针头线月嘟秀成了画。外婆何以能于拮据、庸常的生活中寻出、生出“美”来,皆因她有着一颗感受生活的“诗心”,她在门口塘下埋下的一截白藕长出的是生活的希望,泡出的是生活的滋味。文中“梅”“荷”这两个意象,虚实相生,亦真亦幻,把外婆的生活点染得诗意袅袅,兴味绵绵。

[议论文]

劳特雷克的“丑”人物

戴津雯

劳特雷克的画中,人物总是有一张或劳苦,或哀峻,或悲辛的脸,这些人的社会身份可以概而称为“底层”。在当时崇尚雷诺阿等人青春丰美画作的社会风尚下,劳特雷克笔下的人物简直可以说是“丑”了。

然而劳特雷克却钟爱于笔下这些哀苦、悲峻的人物,从少年起即为之笔耕不辍,并最终莫定了自己在艺术史上的地位。

丑中见丑是平常,美中见美是应当,然而,美中见丑是锐利,丑中见美是超越。

我们平常所说的“美”“丑”是从外形上辨析其含义,不过见其表层,而“丑中见美”“美中识丑”则是穿透外形的迷雾,直达其深刻而隐蔽的内质了。老子主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盖因“色”与“音”皆是修饰功夫,花哨失当,反而掩住了人的本心。中国画有北宗李思训和南宗王维两派,至元代北宗却渐渐没落,何也?北宗崇尚金笔朱粉,颜色太过,“美”太甚,耽于外形,不似南宗淡墨渲染,忠于心境。

由此可见,审美之精准,在于看穿皮相,直达骨相。

看画需要此种审美,做人也不能少了它。人作为孤立的个体,自然少不了结朋交友,而要结交到知心会意的好友,必然要善于辨识本质之美丑。在“溜须”这一典故中,丁谓为讨好寇准而为之溜须,殷勤热切到了极致,岂不“美”哉?寇准却一举揭穿了其阿谀本质和丑陋嘴脸,斥其为“溜须小人”。人之交友,须有此情趣,才能交到“恰似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的素交啊!

个体如此,群体当然更不能忽视此情趣。

要想形成一个同心同德的群体,凝聚力自然不可少,但这凝聚力却不能堕入从俗的泥淖。被“五四”学者斤为“桐城谬种”的桐城派文人,主张文必秦汉,皆以“师古”“雅洁”为美。但过于“师古”,便失去了自己的特点;过于“雅洁”,写景状物便流于表面。而桐城派群体内部皆以此为美,无人指出其毛病,传四世至管同,便逐渐衰落了。

我们关注外形之美,这本无可厚非,但切不可因形废质,以权作实。禅宗说,不能“死在句下”,大概就是此义。

且学一学劳特雷克,即使是普通的红磨坊,也有其难言之美。

[评析]

本文的功力显现于严谨的结构。在引论部分,作者以劳特雷克笔下的“丑”人物为由头引出论题,并在对“外形”与“内质”关系的辩证分析中阐发了自己对审美的独特见解,新颖抢眼,透着机智。在本论部分,作者由绘画而及做人,由个体而及群体,多视角、多层面地对自己的见解进行了阐述,纵横捭阖,将“理”论清说透。在结论部分,作者一方面借禅宗之语警示告诫,另一方面又回扣开篇由头呼吁引导,举重若轻,拿捏有度。

猜你喜欢
栗子毛病外婆
破耳兔
唠叨的外婆
一身毛病
燃烧吧!小羽宙
外婆的钱
栗子飘香(大家拍世界)
没毛病
愿望树小栗子等
编辑部糗事小剧场
外婆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