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牵正散与热敏灸联合应用在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效果

2018-11-17 06:05杨志伟付淑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牵正腧穴面神经

杨志伟 付淑兰 刘 娟

(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康复科,江西 高安 330800)

面瘫相当于现代医学周围性面神经炎,或称Bell麻痹,属“口”“口僻”范畴,为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病因不明,是面神经在茎乳突孔内的非特异性炎症所致。主要表现为患侧面神经所支配的表情肌瘫痪,额纹变平,皱眉不能,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等。如不治疗或延误治疗,部分人群可出现后遗症,如面肌痉挛、联动综合征等。目前缺乏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牵正散与热敏灸在疗效方面的临床观察,故将加味牵正散与热敏灸联合应用在周围性面瘫患者中,并与常规治疗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9月我院住院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RPA症状积分经方差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一般起病急骤,或有吹风史和受凉史,病初可见一侧面部额纹变浅或消失,睑裂变大,患侧口角低垂,鼻唇沟变浅变平,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鼓腮和吹口哨时,患侧漏气,不能抬额、皱眉,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显露白色巩膜,眼睑闭合无力或闭合不全;部分患者可伴有耳后乳突区、耳内或下颌角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 2/3味觉障碍;另有一些患者因病程迁延难愈,甚至可出现患侧肌肉挛缩,口角反向患侧歪斜,形成“倒错”现象[1]。

1.3 纳入标准 ①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确诊为周围性面瘫,通过颅脑CT检查无脑出血、脑梗死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并排除格林-巴利综合征、迷路炎、乳突炎、中耳炎等引起的面瘫。②神志清楚,能正确表达灸感,且可探及热敏腧穴者。

1.4 排除标准 ①治疗中接受其他治疗方法者。②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晕针、晕灸者或对针灸排斥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给予泼尼松片,1次30 mg,1 d 1次,连服1周后开始减量,10 d内减量至5 mg/d;甲钴胺注射液0.5 mg/d,肌肉注射,1 d 1次;针刺 (患侧攒竹、阳白、地仓、颊车、迎香、四白、牵正、承浆、翳风、对侧合谷),0.35 mm×40 mm不锈钢毫针,直刺或平刺入穴位1寸左右,留针20~30 min,行针1次,1次/d。

1.5.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加味牵正散与热敏灸热敏腧穴的查找遵循热敏灸探查方法[2],一般在患者患侧面部、耳后、颈部 (翳风、下关、牵正、地仓、颊车、阳白、太阳等穴)进行热敏探查,先行回旋灸、雀啄灸各1 min以温热局部气血,再逐个穴位施温和灸,用单盲法询问患者在施灸过程中所产生的感觉,并依据患者需求调整艾灸位置和距离,当患者感到艾灸热量向施灸部位深处灌注 (透热)或向远处传导(传热)或向四周扩散 (扩热)时,此点即为热敏化腧穴,寻找出所有热敏化腧穴,选用其中最敏感的 2~3个腧穴,施行热敏灸。施灸时间以个体化热敏灸感消失为度,即至透热、传热、扩热现象消失为单次施灸剂量,此病中,热敏感消失最短为5 min,最长为60 min,每日1次,疗程与针刺同步。加味牵正散(白附子3 g,僵蚕10 g,全蝎3 g,白芍10 g, 防风6 g,地龙10 g,甘草3 g),每日1剂,分2次服用。

1.6 疗效评定标准

1.6.1 Portmann简易评分标准 与健侧对比,以面部6组表情肌的自主运动情况积分表示,包括皱眉、闭眼、动鼻翼、吹口哨、用力微笑、鼓腮[3]。见表2。

表2 Portmann简易评分标准

1.6.2 症状疗效标准 参照第5次国际面神经外科专题研讨会推荐的House Brack mann (H-B)[4]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确定。痊愈:面部所有区域正常。显效:仔细观察可看出轻微的功能减弱,可能有轻微的联带运动;面部静止时对称,张力正常;上额运动中等,眼轻用力可完全闭合,口轻度不对称。有效:有明显的功能减弱,但双侧无损害性不对称,可观察到并不严重的联带运动,挛缩和 (或)半侧面部痉挛;面部静止时张力正常;上额运动微弱,眼用力可完全闭合,口明显不对称。无效:面静止时不对称,上额无运动,眼不能完全闭合,口仅有轻微运动。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各组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RPA积分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RPA积分比较 (±s,分)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RPA积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积分观察组 3 0 3.8 7±0.5 3对照组 3 0 3.9 5±0.7 1治疗后积分1 6.4 2±3.0 6 1 0.3 1±2.1 5治疗前后积分差值1 2.5 3±2.6 3 7.4 7±1.2 1

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有治疗效果 (P<0.05),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5)。

2.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4。

表4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观察组愈显率为87%,而对照组愈显率为47%,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多由急性非化脓性茎乳孔内的面神经炎所引起,使局部营养面神经的血管发生痉挛,导致面神经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受压而致病,产生面部肌肉瘫痪的症状,中医学称之“口”“口僻”等。周围性面瘫初起多由于正气不足,气衰血少,营卫不周,腠理疏松,脉络空虚,加之起居不慎,风寒、风热之邪乘虚而入侵袭人体,且常逗留于面部;浸淫肌肤,入经中络以致面部阳明、少阳之络阻滞不畅,气血运行迟涩,痹阻经络,经络瘀滞则经筋肌肉失养,颊筋缓而不用,弛纵不收而成僻。面瘫日久,经气亏虚,邪入血络,结而成瘀,阻滞经络,致面部失荣,肌肉失养,故临床常见“倒错”现象。牵正散,为治风剂,具有祛风化痰,通络止痉之功效。主治风中头面经络,口眼斜,或面肌抽动,舌淡红,苔白。临床常用于治疗面瘫属于风痰阻络者。热敏腧穴是新发现的一类对艾灸高度敏化的疾病反应点,其在艾灸时常表现出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其他非热感觉 (酸、胀、重、痛、凉等)等奇特的临床现象,我们称之为热敏现象,而产生上述热敏现象的部位则为热敏腧穴。研究表明,周围性面瘫疾病患者,常在耳后及面部探及热敏腧穴。根据“疾病反应点就是疾病的最佳治疗点”针灸规律以及腧穴的主治特点,加之艾灸可化瘀补气通络的治疗功效,故本研究采用加味牵正散与热敏穴联合运用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大量的临床观察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味牵正散与热敏穴联合运用,疗效确切,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牵正腧穴面神经
经络腧穴学腧穴定位的学习心得*
牵正散合大补阴丸对蛋白酶抑制因子I诱导的帕金森病体外细胞模型大鼠肾上腺嗜铬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牵正散水煎剂对PSI诱导的体外帕金森病模型的影响
旅途止泻按脾腧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针灸为主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