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心目中,“锻炼”是保持身体健康最有效的方式。然而,事实却告诉我们,“锻炼”并不一定会带来“健康”。
10月11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教师赵艳云在听课时突发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消息传来,亲属、朋友无不震惊,因为赵艳云平时是位运动达人,在学校教职工的马拉松比赛中拿过前五名。这样的人,怎么会突发心脏病离世呢?
其实“运动达人”的猝死并不鲜见。据统计,2015-2017近三年时间里,国内的马拉松赛事中已经有超过16人猝死,死因均为心脏骤停。为此运动专家们不得不大声疾呼:马拉松并不是让人们强身健体的运动,它是一项高强度、高风险的竞赛!
既然是高风险的运动,当然就需要我们“量力而为”,运动之前,首先要到医疗机构全面评估一下自己的身体机能,看是否能承受得了如此巨大的挑战!据了解,运动中(运动后)发生的猝死多为心脏原因。一是心脏疾病;二是运动中心肌不堪重负。
实际上,每个人所能承受的运动强度是有很大差异的,运动者必须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个充分的了解,才能保证健康地运动。比如现在有好多“周末运动族”,平时不动,到了休息日就剧烈运动,由此造成的运动伤害屡见不鲜。朋友单位一位五十出头的领导,长年高血压不治疗,去年年底心血来潮在单位的羽毛球场非要和年轻人打会儿球,结果打了没几下感觉喘不上气来,坐在旁边休息时突然栽倒身亡。2012年7月31日,浙江电台女主播郭梦秋感冒后仍坚持去健身房运动,结果导致暴发性心肌炎猝死,年仅25岁。
所以,想运动、尤其是想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必须要在身体机能可以承受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而回到赵艳云身上,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位大学教师一直是在长期熬夜的状态下坚持锻炼的,在这种情况下,锻炼对疲惫的身体而言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上加霜”。
不過有人可能会说,因为身体机能不好就不锻炼,那健康状况岂不会越来越差吗?其实,从广义上来讲,锻炼不等于剧烈运动。尤其对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来说,散散步就是一种不错的锻炼,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对身体机能的恢复也大有裨益。而等到身体慢慢养好了,再循序渐进地适应慢跑、游泳等运动也不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