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英
摘 要:教师在转化问题学生时,要根据问题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帮助问题学生回到康庄大道。要针对突出问题,因材施教,要用心包容,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用信任与赏识建立沟通的渠道,同时要用竞赛治疗学生的“懒病”,用人格的魅力和班集体的力量启迪学生的心灵,消除问题学生的抵触情绪,使其变得自尊自强自信。
关键词:问题学生;转化;思想道德教育;家庭;沟通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8-0017-01
《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指出:“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的侵蚀。”班主任是学校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要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针对思想行为存在问题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如何教育引导呢?本文对此进行相关研究。
一、针对突出问题,因材施教
对于思想行为有欠缺的学生,班主任要找其根源,了解坏毛病形成的原因,因材施教,各个击破,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L非常聪明,思维敏捷,学东西很快,但自制力差,总喜欢侵犯别人。别人做作业时,他喜欢在别人耳边冷不丁大叫,班上很多同学都受过他的惊吓。仔细分析发现,L的行为恶作剧的成分占多数。因为他总在别人前面做好作业,交本子之后无所事事,就产生恶作剧的念头。班主任找他谈过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每次谈话之后他能收敛几天,时间一长,故态复萌,看来谈话的方法治标不治本。一次,看到L做完作业闲得无聊,班主任就请他帮助老师检查图书角里的书籍,叮嘱他“凡是破了的书要修复并整理好”,L爽快地答应。放学的时候,听见L跟同伴聊天,述说今天如何修复书籍以及老师怎么表扬他。此后,班主任经常有意无意地找一些事情给他做,他慢慢地改掉了爱吓唬人的毛病。又如学生F上课我行我素,想站起来就站起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班主任和各科教师多次提醒,但他充耳不闻。科任教师经常为了管他纪律而耽误上课,他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教师的上课进度,班上很多同学对他很排斥,不喜欢他。为此,班主任进行家访,想请他家长配合学校进行教育,从思想上根除F的坏毛病。家访得知,他妈妈经常不在家,爸爸对他进行放养式教育,高兴时能把他捧上天,不高兴时不问缘由就暴打,孩子过早产生逆反心理。通过家校联合教育,F逐渐学会自控,纪律意识得到增强,身上的闪光点越来越多,慢慢被集体认可。
二、用心包容,与爱说谎的学生建立互信关系
学生不是天生爱说谎的,有时学生说谎实际上是一种想保护自己的行为。有的学生做错了事情,怕受到惩罚而说谎,有的学生把想象当成现实,产生说谎行为,还有的学生因虚荣而说谎。诚实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要让学生养成不说谎的习惯,学校和家庭就要相互合作、共同努力。誠实是一个人应有的品德,必须从小就接受诚实教育,它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如学生Q调皮捣蛋,总喜欢伸手拉别人或伸腿绊倒别人,每次班主任找他谈话他第一反应就是“老师,我没做坏事”。很明显,这是为了逃避责任而产生的说谎行为。因此,为了提高教育实效性,班主任要学会用心包容,与他建立互信关系,告诉他“做了错事不可怕,承认了老师也不会惩罚你,只要你以后慢慢改就行”。Q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这一次他勇于承认错误,班主任没有惩罚他。之后几天,他还有侵犯他人的现象发生,班主任看见之后立刻制止。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注意力渐渐转移到下棋与体育游戏上,逐渐不再说谎。
三、用竞赛治学生的“懒病”
每个学生都有竞争心理,不想被别人比下去。班上有许多是独生子女,有的学生因家长溺爱,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毛病,做值日工作不认真,班级活动不积极,有的学生甚至作业都让父母帮助做。针对部分学生“懒病”严重的问题,班主任可以开展“比一比谁的桌子擦得最干净” “比一比谁的书包整理得最整齐”“看一看哪位值日生最有责任心”等竞赛活动,并创设“勤劳是美德”主题墙,发动学生制作“我的小手最能干”手抄报。同时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做好家长工作,让其不再包办,鼓励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班主任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的“懒病”渐渐好转,逐渐变得勤劳起来。
总之,在成长的道路上,青少年学生可能会受到这样那样的诱惑,可能会走一些歧路。教师要根据其特点,找到其病因,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回到康庄大道。教师在转化问题学生时,要针对突出问题,因材施教,要用心包容,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用信任与赏识建立沟通的渠道,同时用竞赛治疗学生的“懒病”,用人格的魅力和班集体的力量去启迪学生的心灵,融化学生的“心理防线”。要逐步消除问题学生的抵触情绪,让他们在尝试和感受进步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变得自尊自强自信。
参考文献:
[1]戴兰芳,黄朝霞.中小学班主任对“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策略[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4(12).
[2]程锦玉.小学“问题学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的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
[3]杨燕萍.“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探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