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宁 沈 妍 赵红星 陈金龙 赵美蓉 朱金明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市场化、研究商业化以及人文社会学科广泛参与科学研究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已悄然发生变化,正在由知识生产模式Ⅰ向模式Ⅱ演进。基于知识生产模式Ⅰ建立起来的传统研究生培养体系,已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多样化需求,因此,需要从知识生产模式Ⅱ视角重新审视和指导研究生教育实践。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知识作为社会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日益凸显,并逐渐倾向于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迈克尔·吉本斯等学者在《新知识生产:当代社会科学和研究动力》一书中提出了知识生产模式Ⅱ理论,以区别于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1]。他们指出,新知识生产模式具有五个主要特征:①知识生产注重应用语境。知识生产的全过程在相关具体的应用语境下进行。②知识生产具有跨学科性。知识生产的过程不局限于某一学科的知识范围,而是以跨学科的方式进行的动态模式。③知识生产具有异质性和组织多样性。大学、政府机构、企业、科研单位等参与知识生产,知识生产的场所和主体多样,难以固化,具有异质性的特点。④知识生产具有反思性和社会问责制。知识生产更多地考虑公众利益和知识生产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及后果,具有反思性,社会问责制覆盖了知识生产的全过程。⑤知识生产质量的多维度评价。政府机构、企业、公众等利益相关方参与到质量控制与评价系统中。
随着新知识生产模式的快速崛起,大量新型知识生产组织不断涌现,研究型大学原有知识生产的垄断地位已被逐渐削弱,原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也受到了冲击,而位于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受到的影响尤为显著。在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国家对研究生培养提出了应用性、多样化的需求。而在知识生产模式Ⅰ的单一学科语境下建立起来的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传统研究生培养体系,已不能适应这些需求的变化,制约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如何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定位清晰、目标明确、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以应对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对研究生教育带来的挑战?这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研究生教育承担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也在进行着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新知识生产模式的应用语境性、跨学科性、异质性和多样性、反思性和社会问责制以及质量的多维度评价特征,都要求研究生培养要以应用为导向,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卓越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知识生产的“应用语境性”要求研究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跨学科性”要求培养多学科背景、能解决复杂问题的复合型人才;“异质性和多样性”“反思性和社会问责制”以及“质量的多维度评价”特征都要求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需要满足不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价值标准。研究生教育要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企业创新发展需求、高校学科发展需求、学生职业发展需求为目标,构建适应多方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新知识生产模式下,知识生产的跨学科性以及异质性和组织多样性的特点,使得大学不再是唯一的知识生产者,政府机构、研究机构、企业、行业协会等组织也参与到知识生产过程中,知识生产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相应地,在研究生教育中,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研究机构、企业等也参与其中。新知识生产模式下,开放办学、协同育人的培养理念,科教融合、产学结合的实施路径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提高质量的重要途径。研究生教育需要以更加开放合作的胸怀,以跨学科培养、国际交流、校企合作等为主要举措,深入推进科教融合与产学结合。
在新知识生产模式下,政府机构、企业、公众等利益相关方参与到质量控制与评价系统中,评价主体和标准的多元化使得质量成为多元、综合、动态的概念。在研究生教育体系中,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同样需要坚持多维、动态的标准,不仅要注重研究生当前的学业成绩质量,而且要注重他们潜在能力与水平的提升,更要关注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质量。促使研究生教育更加重视教育质量评价,尤其是外部质量评价,要通过引进国际同行评议、国际评估认证、用人单位评价等外部质量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推动高层次人才的分类培养和个性化培养。
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是我国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内因,研究生教育也是知识生产体系的重要环节。以知识生产模式Ⅱ理论为支撑,对传统模式的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制度进行反思,完善和优化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在研究生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质量评价与保障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
基于知识生产模式Ⅱ理论,天津大学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对外开放为导向,突出科教结合和产学结合,构建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的“3I·4C”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见表1),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以适应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对研究生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挑战。
表1 “3I·4C”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
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与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本学科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具有良好学术素养的高层次学术型人才。从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方面进行划分,将其凝练为“知识更新力、学术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其中以知识更新力为基础、学术创新力为核心、国际竞争力为牵引。通过以创新能力(Innovation)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优化、多学科交叉(Interdisciplinarity)为牵引的学术平台搭建和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为特征的培养模式改革,系统构建学术学位研究生“3I”培养体系,实现学术学位研究生的优质化培养。
1.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强化知识更新力
知识更新力是指能够随着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对原有的知识和观念进行及时更新,始终保持所掌握的知识体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在知识生产模式Ⅱ中,知识生产的过程基于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和经济背景,是以适应实际需要为目标的创新过程。知识生产的应用性要求在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开发方面应更加强调面向实际需求,教学内容与科研实践相结合,体现知识的前沿性和创新性。
基于此理念,天津大学以强化研究生的知识更新力为目标,优化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①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以学术研究为导向,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引导各学科专业加大一级学科核心课程、研究方法类课程、学科前沿课程和跨学科课程的开设力度,增加选修课比例,加快推进硕—博课程体系的一体化建设。②实施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增强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与交叉性;构建数字化教学(e-Learning)平台,重点培育一批以科研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研究生在线开放课程,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推动教学模式的转变;同时加强研讨式教学方法在课堂的应用,注重对研究生科学素养、探究意识和开放性思维的培养,提高研究生创新研究的能力。③加强研究生系统科研训练,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推进研究生公共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建立实验室轮训体系,促进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提升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
2.以多学科交叉为牵引,搭建学术平台,提升学术创新力
研究生教育是知识创新系统的核心[2],学术创新力是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目标。传统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注重研究生在单一学科知识体系方面的纵深发展,而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要求高校培养的研究生能够在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结合实际需要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具有天然的跨学科属性。
天津大学以提升学术创新力为目标,推进实施学术学位研究生多学科交叉培养,鼓励突破传统学科界限,在跨学科情景中为研究生营造自由创新的学术环境。①依托平台,实现跨学科培养。结合学校“双一流”建设方案,打破以往学科壁垒,集群式汇聚优化学科资源,搭建综合平台,开展多学科共同参与的科研活动。创新学科领域组织模式,重点建设化工能源等 10个学科领域,覆盖传统优势学科与新兴学科。已先后启动建设了分子化学与材料等12个学科交叉平台,通过深入推进高水平、实质性的学科交叉与协同创新,加大跨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②依托项目,实现跨学科培养。学校聚焦于学术前沿和国家发展重大问题,结合学校工程教育优势,以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等战略工程项目为支撑,实施多学科协同培养研究生,解决区域乃至全球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③依托合作,实现跨学科培养。加强国内外的校校、校所、校企等多维度的深入合作,促进学术界与产业界多方位的交叉融合,推动政产学研用的多元协同培养,在更广泛的跨学科情景中实现学术创新力的提升,培育能够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拔尖创新人才。④依托交叉,实现跨学科培养。学校面向国家需求和科技前沿,通过整合学科资源,完善工程前沿领域、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布局,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等新兴学院,推动交叉学科研究,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带动高层次人才培养。重新整合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新兴学科,形成“工程+”“人工智能+”等学科交叉培养模式,培育学术前沿生长点,激发研究生的学术创新力。
3.以国际化为特征,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增强国际竞争力
新知识生产模式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价值和战略意义日益显现,它一方面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随着学生流动和学术资源共享,它还在推动国家科技进步、促进国家战略实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6年5月,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提交了一份题为《包容世界的全球胜任力》的报告,引入了全球胜任力(Global Competence)的概念,包括对全球化和跨文化议题的知识掌握与理解能力、与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们有效互动的技能和尊重其他文化的态度及价值观这三重维度[3]。这一复合的概念与新知识生产模式中社会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契合。
为了增强研究生的国际竞争力,拓宽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天津大学以“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建立以国际化为特征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国际竞争力为牵引,全方位、多途径支持研究生知识更新力和学术创新力的提升,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①建立国际化研究生教育教学体系。推进研究生示范性全英文专业和全英文课程建设,引入世界一流教学资源对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创新,并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管理模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探索建立国际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支持各学科专业开展国际认证,推动研究生培养与国际接轨。②拓展研究生的海外学术经历。学校设立“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基金”,逐步形成对国际会议、短期访学、联合培养、国际竞赛等项目多元化的资助体系与机制,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多样化的平台和途径,以拓宽研究生的国际学术视野,丰富学术思维方式,提高国际学术交流能力。③营造国际化的校园氛围。积极举办海外名师讲座、国际学术论坛、国际暑期学校、国际文化节,推进跨文化沟通与交流,打造国际化的交流平台。发展高质量的国际研究生教育,扩大国际研究生规模,优化类型结构,实现国际研究生来源和专业的多样化。探索建立国内和国际研究生协同一体化的培养机制,加强本土学生与国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培养研究生的全球观念与意识。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4]。从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方面进行划分,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能力凝练为“知识迁移力、实践创新力和职业胜任力”,其中以知识迁移力为基础,以实践创新力为核心,以职业胜任力为牵引。围绕能力(Capability)导向的课程体系、协同(Collaboration)培养的实践平台、分类(Classification)指导的管理模式、内涵(Connotation)引领的保障机制,系统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4C”培养体系,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色化培养。
1.构建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在知识生产模式Ⅱ理论中,知识生产基于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具有实践性和能力导向性。因此,高校必须在教育中突出能力导向,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面向实践、突出应用、充分反映职业需求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依据“冰山模型”理论,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划分为冰山以上的显性部分和冰山以下的隐性部分,分别从知识、技能、自我认知、特质和动机五个方面建立能力素质标准,以此为基础构建课程体系。将整个课程体系划分为显性课程(课内课程)和隐性课程(课外课程),融入工程应用特征,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除了专业基础课程之外,专门设置行业职业类、实践教学类和综合素养类等三类特色课程,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点,强化职业技能,构建融合专业特点和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三个力”的提升。
行业职业类课程主要由行业领域前沿、行业技术标准、职业资格认证等课程组成,由校外行业专家授课或行业专家与本校教师共同授课,帮助研究生了解行业发展,提升职业胜任力。如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生课程设置了“多媒体表示、描述、编码以及通信的相关规范与标准”“光通信工程前沿技术及行业标准”等课程。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生课程设置了“工业过程测量、控制与自动化标准”“现代自动化技术发展前沿”等行业前沿课程。
实践教学类课程由实践课、案例教学课以及专业实践环节组成。课程教学内容中既有现场实践教学环节,又有丰富典型的案例库呈现,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理论,提高实践创新力和知识迁移力。如光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生课程开设了“光电检测工程”“光电仪器设计”“接口技术及应用”等实践类课程。环境工程领域的“废水处理工程设计与环保设备”课程以污水处理厂为对象,制作了污水、污泥处理工艺及环保设备教学视频,建立典型的废水处理工程案例库。
综合素养课程由跨专业的理工、人文、社科和管理类课程组成,注重完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养。天津大学近年加强研究生公选课建设,面向研究生开设了人工智能基础、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物联网与创新设计、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工程伦理、专利实务与专利情报分析等高质量的公选课,供专业学位研究生选修。
在课程教学中,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重视运用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形成基于项目的学习、探究式学习、案例教学、实习与实践结合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2.打造协同培养的实践平台
新知识生产模式的异质性和组织多样性,使知识信息的有效发现和快速反馈得以推动和促进。三重螺旋(Triple Helix)理论即大学—政府—产业相互作用的知识生产创新系统[5-6],与知识生产模式Ⅱ中关于大学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相一致。这意味着高校应尽快适应新知识生产社会弥散的特点,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搭建多层次、立体化企业实践教学平台,以补偿自身知识生产相对单一和封闭的弱点,加速把研究发现转变成新的产品,推动社会经济增长。①大力拓展实践基地的数量、类型和层次。学校利用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多年积累的校企合作经验和企业资源,建设了覆盖全部专业领域的200多个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组建由多种知识结构、多领域交叉的国内外知名教授和企业优秀工程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形成了包括校内基地、校外基地和海外基地的实践基地体系和多元化创新教学平台,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实践提供有力保障。②开展示范性基地建设,提高实践基地建设水平。完善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办法,探索创新工作机制,推进实践基地的考核和评价,以示范性基地建设带动和规范实践基地的有效运行。截至目前,已建设有全国性示范基地4个,天津市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基地5个,形成了如潍柴动力、九安医疗、天津市电力公司等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示范实践基地,保障了研究生专业实践质量。③以实践基地建设为纽带,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发挥行业和企业在培养方案制定、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的作用,聘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技术专长的企业专家作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邀请在行业领域有影响力的实践导师或专家讲授实践性强、具有行业特点的课程及系列讲座,为专业学位研究生“三个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
3.建立分类指导的管理模式
随着职业分化越来越细,职业的技术含量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大批量、多规格、高层次的特点[4]。传统上以“科学卓越”为标准的科研训练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需求,知识生产模式的改变要求新时期的研究生培养综合考虑特色、应用、社会责任等多重标准。
从管理模式入手,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结合行业发展对人才的特殊需求,在招生计划、目录制订、考试选拔、培养方案、学位标准、质量监督等环节建立分类型、分层次的目标管理体系。对各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既遵循实践应用与职业需求这一总体导向,更强调各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定行业背景与个性差异,把知识迁移力、实践创新力和职业胜任力的培养更加具体地落实在不同类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如在培养方案修订中,严格按照各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要求设置各类课程体系与学分要求,突出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需求;在专业实践环节,可以有不同实践方式、组织形式以及不同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了多元化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标准和评价方法,不同的专业学位类型有着各自不同的学位论文形式与标准等。
4.建立内涵引领的保障机制
知识生产模式Ⅱ视角下,知识生产质量呈现多维度评价的特点,具有反思性,需要知识生产参与者更多地考虑公众利益和社会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突出对研究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和利益相关方共同评价机制,设计覆盖培养全过程的多元质量保障体系,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开展多样化的评价活动。
在该理论指导下,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及跟踪为核心,以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为主线,构建国家政策层面、学校设计层面和学院实施层面的“三层次”教育质量组织管理机制,从招生质量、培养质量、学位质量和发展质量“四维度”实施质量保障工作,形成了覆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立体化质量监督和保障体系。
在招生环节,在招考自命题和复试中注入实践元素,推进“优质生源培育工程”,确保生源质量;在培养环节,实施教学改革,强化对专业实践、论文开题等重点培养环节的过程管理,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教育,落实校企双导师制,突出知识迁移力、实践创新力和职业胜任力的提升以及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促进个体专长与全面素质的有机结合;在学位授予环节,完善学位标准,在学位审核体系的构建中考虑利益相关方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需求,引入行业专家参与,发挥学位论文督导组、合作导师的监督指导作用,探索建立以学术论文、项目获奖、产品设计、专利申请、实践报告为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多元化学位论文标准;在就业环节,建立跟踪反馈机制,搭建就业跟踪及反馈平台,掌握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信息,及时收集、分析毕业生评价和用人单位意见,用以指导和改进教育实践,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加符合职业发展需求和社会需要。
天津大学“3I·4C”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推动了两种类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2014年至 2017年,学校研究生发表 SCI论文数增长了45.6%。2017年3月,2名天津大学博士生为共同第一作者的两篇论文在《科学》同期发表,并入选2017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迄今,天津大学12人荣获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称号,16人获“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多名工程博士结合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开展研究,取得突出成果,首位答辩的工程博士生王春慧承担的“航天员建模仿真系统(AMSS)研制”,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重大研究成果”。
学校的人才培养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工程学、材料科学和化学3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天津大学25个参评一级学科中的14个进入A类,A类工学学科数排名全国第四。2017年9月,天津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名单。2017年11月,成为“教育部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18年 4月,学校成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