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恩 陈清容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三明市第二医院,福建 永安 366000)
毛冬青为冬青科冬青属毛冬青(Ilex pubescens Hook. et Arn.)的根,具有活血通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有研究表明毛冬青中含有三萜类、黄酮类、酚类、鞣质等多种成分[1]。在工作中,发现一种毛冬青饮片(安徽***中药饮片公司,批号:150901,标注产地为湖北)可疑为伪品(以下简称可疑毛冬青)。原因:毛冬青在中国植物志所记载的产地中并未包含湖北[2]。而该批产地直接标注为湖北。所以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为伪劣毛冬青。鉴别如下。
笔者自采毛冬青根呈圆柱形,有的分枝,长短不一,直径1~4 cm。表面灰褐色至棕褐色,根头部具茎枝及茎残基;外皮稍粗糙,有纵向细皱纹及横向皮孔。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皮部菲薄,木部发达,土黄色至灰白色,有致密的放射状纹理及环纹。气微,味苦、涩而后甜。为块片状,大小不等,厚0.1~1 cm。
可疑毛冬青从外观上看和正品毛冬青有显著差别,正品直径一般不超过4 cm。而该可疑毛冬青饮片(图1)一般在4~15 cm,有的超30 cm以上。伪品外皮粗,部分可见细小的髓部(来源于茎,而非来源于根)。正品味苦涩微回甘,而可疑伪品味微苦。可疑伪品的原植物来源不祥。
三明地区自采毛冬青药材(图2)。经原植物(图3)基原鉴定确定为毛冬青(Ilex pubescens Hook. et Arn.),切制成的饮片直径大小大部分分布在1~4 cm。外皮灰褐色,切面灰白或类白。质坚硬,木质部发达。射线相对明显。味苦涩微回甜(鲜品更加明显)。
根椐中国植物志记载,毛冬青原植物在3~4 m高[2](笔者在三明实地考察发现大部分在1~2 m高,3 m以上少见)。以此推断,毛冬青根的直径难以超过8 cm,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1版也把毛冬青饮片直径定为1~8 cm。有学者研究认为毛冬青直径为1~4 cm[3-4]更加符合笔者自采毛冬青饮片的实际情况。从大小上看,湖北产毛冬青饮片(图1)直径不少达10 cm以上,远超作者自采的毛冬青饮片,也不符合2011版广东省中药材标准,为伪品。
分别取1、2号供试品药材粉末各1 g,加乙醇25 mL加热回流1 h,滤过,取滤液2 mL,分别滴加三氯化铁试液5滴,二者均显蓝黑色。
分别取毛冬青1、2药材粉末各1.5 g,加甲醇15 mL,超声6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 mL使溶解,加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15 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供试品曾采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所得的薄层色谱杂质较多,分离不清晰;后改用正丁醇振摇提取,所得的薄层色谱杂质较少,斑点清晰。取以上二种溶液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0∶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毛冬青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荧光斑点。因无显著的鉴别意义,所以薄层色谱的荧光显示图片也就不附加图片。
图1 安徽***中药饮片公司所产的毛冬青(标注产地:湖北,批号:150901)
图2 作者采自三明地区的毛冬青
图3 毛冬青原植物
图4 2号供试品作者采于三明地区的毛冬青
图5 1号供试品安徽***中药饮片公司,批号:150901,标注产地为湖北
4.1 仪器:CPA324S电子天平(塞多利斯公司)、KQ520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Agilent Technologies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二极管阵列检测器(1260DAD)(美国安捷伦科技公司)、SJ-1031A紫外分析仪(岛津公司)。
4.2 供试药材:①毛冬青饮片1号(安徽***中药饮片公司,批号:150901标注产地为湖北);②毛冬青饮片2号(作者采于三明地区的毛冬青,经原植物鉴定为毛冬青(Ilex pubescens Hook. et Arn.),取其根洗净切片晒干)。甲醇、乙腈为色谱纯,液相用水为超纯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4.3 色谱条件:色谱柱:Ultimate XB-C18(5 μm,4.6 mm×250 mm);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0~10 min,30% A;10~13 min;30% A→40% A;13~25 min,40%A;25~30 min,40% A→60% A;30~35 min,60% A;35~40 min,30% A);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5 ℃;进样量:10 μL。
4.4 对照药材溶液:精密称取毛冬青2号药材粉末0.5 g,精密加入甲醇50 mL,称定重量,超声60 min,放冷,用甲醇补足重量,滤过,取续滤液。
4.5 供试药材溶液:精密称取毛冬青1号药材粉末0.5 g,如上法制备供试液。
4.6 实验条件优化[5]
4.6.1 检测波长的选择: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190~400 nm范围内分别对对照药材(2号药材)溶液、供试品(1号药材)溶液进行扫描,1号药材在209 nm,2号药材在211 nm分别有最大吸收,所以选择210 nm为检测波长。
4.6.2 提取条件的选择:本文考察了甲醇超声提取与回流提取两种方法,结果超声与回流提取率接近,超声简便,所以选用超声提取;又比较甲醇与乙醇两种溶剂的提取率,发现,甲醇提取样品中各组分含量高于乙醇提取,因此选择甲醇超声提取。
4.6.3 流动相的选择:对不同流动相的组成比例进行考察,采用乙腈-1%冰醋酸(60∶40)为流动相时,色谱分离效果不好,后采用乙腈-0.1%磷酸溶液组成的流动相系统进行梯度洗脱,能获得理想的色谱图,因此采用此流动相。
4.7 测定:分别精密吸取对照药材溶液、供试品溶液各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见图4、5。
综合以上实验,化学反应显示相同的颜色,说明二者均含酚类物质。薄层色谱中,两种药材所显斑点的位置和颜色相同,也表明二者的相似程度很接近。液相色谱图中1、2号药材峰形接近,但二者在15~20 min的出峰情况完全不同,2号药材有明显的几个峰,而1号药材在该区间内无明显可见的出峰。表明1、2号药材之间有些成分还是有差别的。另外,结合药材性状分析,1号药材的大小明显超出了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1版中规定的毛冬青 “直径1~8 cm”的标准,且在味道上有区别,所标注的产地湖北在中国植物志上也查无毛冬青的分布记录,可见1号药材(安徽***中药饮片公司,批号:150901标注产地为湖北)为伪品。伪品的植物来源不祥,但从理化、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图的相似性来判断应当来源于和毛冬青同科属的某种植物。
目前毛冬青中药材的标准相对较低。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年版)、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年版)、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北京市中药材标准、中国药典(1977年版第一部)都未对药材的直径作出规定。仅广东中药材标准(2011年版)有对毛冬青药材的直径作出规定“直径1~8 cm”,但也规定得过于宽泛。实际中基本难以采到5厘米以上直径的毛冬青。希望有关部门在制定毛冬青药材标准时应当对其直径加以规定,建议标准中直径定为1~4 cm较为切合实际。广大中药师在验收毛冬青药材时对于直径超过“5 cm”大小的药材时应保持警惕。也希望中药饮片厂在产地收购毛冬青原药材加强对植物基源的鉴别以防止伪品进入流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