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福利经济公共管理体系的问题分析

2018-11-15 18:19赵晓倩
时代金融 2018年20期
关键词:社保高福利公共管理

【摘要】正如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绝对的福利会导致绝对的崩溃,长期以来学界有一种错误的观点,即西方福利经济体系是社会制度优越的体现。本文就针对西方高福利公共管理体系所带来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解释了高福利经济在危机面前如何面临崩溃的危险,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高福利 福利经济 公共管理 社保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用于经济学原理上再适用不过了,因为高福利的安乐经济必然会导致最后的崩溃。不幸的是西方有些经济学家并不明白这一点,长期以来西方有些政客为了赢得选票,大肆许诺推行高福利经济体系,严重降低了国民经济效率,透支了国民信用。在危机来临之前,他們浑然不觉,而在危机过去之后,他们又不知悔改。现代社会必须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公平正义,但是如果一个制度发展到“躺着数钱”,那么终有一天这个国家会永远躺下,再也站不起来,这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不能逆转。从希腊主权危机到英国脱欧,高福利经济公共管理体系的危机只是冰山一角,高福利带来的高税收必然会降低经济效率,而绝对高福利最后带来的就是在危机面前的崩溃。

一、欧洲典型福利国家的问题

(一)德国高福利带来的问题

德国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在中国GDP超德赶日之前,德国一直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从而1958年到1968年,西德一直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德国国土狭小,强敌环绕,能够建成如此的经济奇迹是因为先进的教育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科学技术造就了顶尖的工业。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社会保障体系的国家,俾斯麦一手推动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工伤、疾病及养老三大保险法案。二战以后,西德经济腾飞,1963年公共社会支出已占到GDP的17.1%,90年代左右经济高度发达的德国社会因为高福利经济陷入困境,因为高福利经济造成了“不工作的人比努力工作的人拿到的钱还要多”。面对金融危机的风险施罗德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鼓励就业,减少“躺在救济金上的懒汉”的数量:将失业保险与社会救济金合二为一,同时要求失业者必须有合理理由拒绝工作,否则就会减少保险金。其它几项改革措施都是致力于降低企业人工成本,减小企业解雇员工的难度,减低医保水平。同时由于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困境,德国不得不把退休年龄从65岁推迟到67岁,并且还准备继续推迟到69岁。虽然施罗德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他还是因为这项改革而下台了。

(二)希腊高福利带来的问题

希腊政府没有德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但是又推行高福利政策,最终导致了主权债务危机,德国等几个欧盟国家队希腊进行了援助,并且要求希腊政府在做出如下改革:减薪、削减支出、加税、国营单位私有化等。但是希腊积弊太深,首先希腊没有的德国发达的经济效率,财政不足以支撑高福利;其次希腊的福利结构严重畸形,公务员享受高于普通雇员一倍的福利,希腊没有补贴穷人,实际上是在补贴富人。希腊的退休年龄是58岁,加之养懒汉的政策让生产效率严重降低。没到大选,既得利益者都会选出那些反对消减福利的政客,所以希腊政府只能靠债台高筑来维持高福利。希腊高福利的另一个缺点是收入越高福利补贴越高,低收入群体补贴最少,这反而违背了公平原则。而同时,丰富的福利制度让人们可以安乐地“躺在家里数钱”,这造成了人们宁可参加罢工游行,也不愿意去工作。

二、高福利带来的问题

(一)高福利降低经济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高福利带来了“高工资、高税收、高成本”,比如在一些高税收国家,“德国由国家征收的必要提取高达GDP的40%,而美国为30%,日本为29%。”于是干的多交的多,不干的话可能得的更多,这就大大地降低了劳动积极性。还以德国为例,德国的失业者可获得原工资的50%作为其失业补贴,再加上住房补贴等各种福利比一些努力工作的人收益都高,这其实就是在鼓励懒惰。而企业因为也因为劳动成本上升不愿意投入生产,这就大大地降低整体的经济效率。

(二)高福利危机怪圈

政客为了拉选票纷纷高举高福利政策的旗帜,这些政客实际上是用那些辛苦工作的人的钱来换取他们的位置。由于人民习惯了高福利政策,造成高福利逐渐成为刚性需求,公民对福利的要求也逐渐增长。这迫使国家不得不举债度日,福利不断增长,财政收入年年赤字,最终很显然将会导致整个经济体系的崩溃。从前的高福利也不复存在,政府不得不从头再来,重新制定新的福利政策,任何过高福利国家都会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其实这和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不过一个是投资泡沫,另一个是福利支出。

(三)高福利给国家带来了各方面的负担

增加福利支出意味着在科技、文化、生产等行业的投入要减少,这必然会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甚至会造成出现负增长,而赤字经济则会给国家带来沉重的压力,让国家疲于应付日益恶化的财政,而无暇他顾。而从本质上讲,高福利只是在经济增长时对利润的分配,而在经济倒退时,政府只能靠透支信用的方式维持这种分配,看起来是高福利,实质上是借钱过日子。而困境就在于长期高福利根本不可能维持经济增长,所以所谓高福利其实是信用福利,把企业和个人本应用来投资在其他领域的资金用来消费,如果企业利润不足以支付,就采用投资未来的方式支付。但是高福利政策在西方很难被扭转,除非经济危机到来,因为消减福利制度就是动了多数选民的利益,轻则就是大规模的示威活动,重则就是总统下台。

三、社会保障制度应该遵循的原则

(一)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原则

高福利会导致经济倒退,但是低福利会抑制消费,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社会保障制度也不应该采用低福利。因此社保制度的建立必须要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参考德国从金融危机恢复的经验,我们能够发现,德国的经验其实就是促进就业、降低成本、鼓励企业进行生产、提高经济效率。所以任何国家指定社会保障制度都要基于这一原则,促进而非抑制经济增长。

(二)救济穷人原则

很多人将社会保障解释为实现人人平等,这种平均主义的思维本身就是错的,社会保障并不是为了实现绝对平均,如果绝对平均存在,那么商品交易就会消失,因为流动性不复存在,而且根本不可能有绝对平均,就像人身高体重的差异一样。社保制度应该是建立在救济穷人的基本原则之上:对于所有未成年人一律给予平等的教育权,保证每一个人不因为贫穷而失去发展机会,让穷人不因为付不起医疗费而失去生命,让穷人可以享有同等的尊严。但是社保标准必须建立保障人努力工作的基础之上,而不是“躺着数钱”。

参考文献

[1]刘小鲁.欧洲福利国家困境之一斑——德国[J].社会经纬,2004(2):89.

[2]贡森,葛延风等.福利体制和社会政策的国家比较[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赵晓倩(1984-),女,汉族,辽宁铁岭人,研究生,讲师,中级,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社保高福利公共管理
西方发达国家高福利的几点思考
福利越高越幸福吗
春节联欢晚会的思想导向性增强对于公共管理的影响
我国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福利”引发蝴蝶效应好兄弟情断“职场红眼病”
当代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特征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