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乐乐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数学的学习在某些抽象程度较高的知识上容易出现分化的现象,这给学生、老师和家长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通过对分化成因的探讨能为避免分化的出现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在陶行知思想的指导下,初步探讨意志品质较低、学习体验不足、思维品质不高、学习不求甚解与分化现象的因果关系。
【關键词】陶行知 新课程 分化 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129-01
相信初中数学老师们都有这样的感受,不少学生在初一时还是班级的佼佼者,到了初二上学期成绩开始出现下滑的趋势,到了下学期往往会一蹶不振,从此一落千丈;与此同时,也有少数几个学生在初一时名不见经传,而到了初二开始显山露水,一路高歌猛进,将势头一直延续到了初三,从而在中考数学中崭露头角。所以初二被老师称为初中阶段的分水岭,这样的现象使得家长以及学生自己困惑不已。
本文将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为顺序,从这三个角度结合陶行知的思想理论探讨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分化的成因。
一、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看,意志品质较低是分化成因之一
学习从广义上来讲是人在生活的过程中通过持续不断的体验获得经验,从而指导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的行为方式。学校的学习只是学习的狭义的方面,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只是学习的冰山一角。学习作为学生的日常活动是需要意志参与和维持的活动。
在小学低年级学段,比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就是学习习惯的养成,通过反复的训练,学得好的孩子往往是那些能够将学习这件需要意志努力的事情转化为可以比拟人体条件反射的日常活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确课前、课堂、课后的学习流程并自觉完成,并坚持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在面对游戏玩耍等诱惑时能够果断地将学习放在首位,使得意志品质能够获得全方面深入持久的提升。
而初中则是享受小学所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硕果的阶段,初一年级由于学习的知识点相对比较简单且与小学的连贯性较强,绝大多数刚升入初中的孩子还能凭借初入初中的新鲜感和振奋精神发挥自己最好的一面。但是经过一年的消磨,当迎来初中阶段的第一次难点攻击时,那部分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容易出问题,再加之学习无目标、学习动力不足,就更加容易出现学习散漫的现象。此外,由于中学生的心理还处于发展的阶段,对于异性的心理的萌动、家庭变故以及与父母交流不畅等问题都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上波动,抗干扰能力不强的学生则会造成学习上的滑铁卢。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是在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思辨中形成的,是在教学实践中验证的,将劳动与学习结合起来,验证了学习是需要意志努力的活动的问题,同时在劳动中磨砺学生的意志,形成好的意志品质为学习服务。
二、从过程的角度看,学习体验不足是分化成因之一
学校的学习大多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这一过程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最终有效地完成。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学法需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体验,没有体验知识只能被动的接受,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知识也只是外在的而无法内化,学生不能真正的理解所学习的知识。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它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较强的抽象程度,数学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学生忽视的就是对概念的学习和理解。学习的过程就是将抽象的知识落于生活的实处,对抽象知识的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解,化复杂抽象为简单直观,化浅层识记为深度探究等等,这都是需要以体验为契机的。在数学学习中经常出现一知半解的情况的学生就是缺乏丰富的学习体验,没有将书本上的知识沉淀下来,以为自己学会了实则只是形式上掌握而已,多以考试成绩只能达到良好为表现形式,出现小题不错但大题不做的现象,从而引起学习上的分化。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法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出事怎么做便怎样学,让学习不再脱离于生活,让体验成为提出问题的方式以此引出“体验、看书、求师、访友、思考的五路探讨”学习模式,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让学习不盲目,知识不空洞,踏踏实实走好学习每一步。
三、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看,思维品质不高是分化成因之一
造成初中数学学习分化的另一个因素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后发力不足,究其原因这样的学生都存在思维品质不高的表现。在遇到复杂的问题时,他们往往表现出思维的逻辑性较差,无法发现事物的规律;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不足,无法挖掘出事物的内在的不显著的联系,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局限,无法找出不同事物之间的通性,不能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思维没有独立性与批判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无法推陈出新,不能自我检验,概括迁移能力较差。在数学学习中出现压轴题不会做或压轴小问做不出的现象,从而引起学习上的分化。
陶行知曾说过:“让学生走上创造之路,手脑并用,劳力上劳心,这需要六大解放:一解放眼睛、二解放双手、三解放头脑、四解放嘴、五解放空间、六解放时间。”时间和空间上的解放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上获得自由,在心理上构建出和谐美好的状态,在解放眼睛和双手中给学生体验的机会,在做中发现问题,从而引发头脑的解放,思考由此而来。每一个数学问题的产生都是由研究者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发现的,可能是生活情境中问题的解决需要建模,也可能是发现了与自己所理解的知识相违背的现象需要证实对错。而很多问题凭一己之力并不能得到完全彻底地解决,需要向他人求助,或是在与他人探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处理问题的考虑欠妥之处,这就需要解放学生的嘴。在这样的否定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修正自己的认知,实现突破和创新。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思维的训练,而思维的训练需要以问题为媒介,做数学题是一种有效的思维训练的方式,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训练思维的批判性,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这或许就是陶行知提出“六大解放”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