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静琼
【摘要】概念图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图示工具,也是英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手段。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将概念图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去,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所以,在新课改推动下,如何更好地运用概念图进行阅读教学也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一个新话题。文章结合概念图的作用和特点,就概念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概念图 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089-01
英语是全球通用程度最高的语言,如今,英语学习热已经吹遍全球。阅读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新课改推动下,英语阅读教学也被提到了新的高度,许多新的教学工具、手法也被应用到阅读教学中来,概念图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概念图来教学呢,本文对此做出了回答。
1.新课导入,激活学生思维和课堂氛围
概念图又称概念构图,它是一种用节点表概念、用连线揭示关系、辅以文字标注的图示方法。概念图具有图形的可视化特征,它可以将同一主题的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中,为学生阅读理解、获取信息提供帮助。概念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主要集中在新课导入、文章整体结构展现、细节提炼等方面。运用概念图导入新课,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知识记忆,让学生联想起与新课有关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预测文章要讲的可能是哪方面的内容。所以,在高中英语阅读中,教师可以借助概念图来导入教学,以激活學生的思维,点燃课堂氛围。如在高中英语The British Isles一章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问答导入新课:大不列颠岛是欧洲第一大岛屿,它主要由两个岛屿组成,大不列颠岛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特色风俗人情,文章如概念图图一所示,从几个方面介绍了大不列颠岛,请大家在阅读时搜集相关信息。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并根据文章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建构、发掘文中所介绍的大不列颠群岛的地理、历史和文化信息,让学生对岛上各国的大致方位、发展历史、风土人情有所了解。如此这般,借助概念图,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了文章所介绍的内容,还激活了学生的知识背景,阅读教学也变得更加优质而高效。
2.展现文章的整体结构,消除理解障碍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学生相关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许多时候,受个体知识能力影响,许多学生在阅读时都无法对文章内容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影响,这必然会影响他们对文章的理解。概念图在文章整体结构呈现方面有着显著优势,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在课文阅读和分析前,教师可以概念图为工具展现文章主题,或者按照时间顺序来呈现故事结构,或者找出关键字词,围绕关键字词展开故事情节,以形象展示文章的整体结构,帮助学生消除理解障碍。如在高中阅读课文“The Necklace”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画出如图二所示的概念图。然后,围绕概念图介绍故事的背景,故事结局。接着让学生快读阅读课文,并根据概念图猜测相关的词义,找出衔接故事情节的字词,理解全文的含义。在这里,概念图不仅形象展示了文章的整体结构,还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捕获重点信息,使学生准确抓住主题细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全文。
3.彰显细节,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所选用的文章,大都是一些经典范文,这些文章的主题与细节是相辅相成的。有些文章隐藏的信息、包含的细节非常多,这也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既要进行综合性的讲述,全面讲述文章中所涵盖的知识,还要重视细节提炼,突出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强化学生的布局意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概念图在细节提炼和呈现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可以借助概念图展现文章的内容结构,还可以利用概念图展示文章的细节。如在以“A boy and his apple tree”为范文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题材类型,围绕记叙文六要素(Who、Where、What、When、Why、How)来绘制概念图,或者将文章中出现的语法现象(替代、照应、省略)等用概念图提炼、展示出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教师还可以将概念图绘制成鱼刺图,也可以将之画成形状图。然后,围绕概念图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培养学生的整体布局能力。
综上所述,将概念图运用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去,可以使阅读教学变得更加灵活而高效。所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概念图的价值和运用,争取通过运用概念图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使英语教学绽放出光彩。
参考文献:
[1]朱薇. 概念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7.
[2]郝雪菲.概念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3]杨建国,张雅维.概念图在高中英语阅读语篇教学中的应用[J]. 英语教师,2017(09):92-9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