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生才
【摘要】残障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又弱势的群体,农村残障学生更是让每个家庭的各方面压力更加巨大。他们因为存在生理上的缺陷,所以很容易心理上受到重创,留下深深的心理阴影。他们心理健康往往为人们忽视, 不仅是生活方面,教育方面更是不被关心。教育相关部门应当重视残障儿童这一群体,尤其是他们的心理指导和就读教育相关问题迫在眉睫。因此必须真正关注残障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他们提供良好的,能从根本上治愈心理问题的教育环境。本文分析了残疾学生的心理特征、产生问题因素、行为表现,阐述了对残疾学生就读的具体教育方法和策略,以供大家参考并相互学习达到促进残疾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残障儿童 心理指导 就读教育 方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农村小学学龄残障儿童随班就读方法及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标准号为GS[2018]GHB1358。
【中图分类号】G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033-02
引言
残障儿童是生理或心理某一方面或者多个方面明显偏离了普通同龄孩子的正常指标,需要得到特殊的照顾和教育方式才能充分发展成长的儿童。教育者为了更好地完成对他们的教育,就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特殊方案,设计好课程,选定合适的教材,采取专门的教法,运用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政府应该全力支援农村残障儿童,尽力让他们接受良好教育,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给他们空间发挥自己的潜能。增涨他们的知识,学到更多有用的各种技能。使得他们远离心理疾病,像普通孩子一样成为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才。
一、农村残障儿童心理问题产生因素
其实大多数残障儿童心理出现问题是因为外界的影响。父母没有很好地采取积极鼓励的方式,外界的所谓正常人也是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久而久之发现自己与别人不太一样,由此产生自卑、抑郁等其他心理问题。所以应当采取正确的方式带领这群孩子走出困境,面向阳光。
二、农村残障儿童就读教育方法
1.采取农村小学残障儿童随班就读方法
随班就读意味着残障儿童要和普通孩子在同一所学校,同一间教室里,听同样的老师,讲授相同的课程。这样的学习方法目的是为了让残障学生接受与普通学生一样的教育,减少更多歧视。然而,在农村条件下,要想所有人都认为对于残障儿童与普通儿童共同学习这样的现象是很正常不过的话,目前还并不现实。农村的保守落后思想在我国依旧普遍存在,无论是普通儿童的家长们还是孩子自己,他们当中的很大一部分对于与残障孩子一起学习是抱有担忧的心态的,因为残障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会受到刺激突然发病,造成伤害是不能想象的。因此政府也在积极解决这样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是会安排残障儿童的直系亲属进行陪读,时刻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避免发生意外。另外,残障儿童对于知识的吸收不会像正常学生那样快,教育他们的老师可以适当放低要求,高年级的学习不要求他们掌握,但是要学会基础的知识,比如:学会如何书写自己的名字,认识一定数量的汉字,并且能书写以及写一些简单的句子。数学方面要求学会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如果学习能力更强还可以学习计算乘除法。
2.定期对农村小学残障儿童心理健康指导
由于农村经济条件有限,医疗条件相比于城市更是恶劣,心理医生几乎没有。国家应当大力支持心理医生下乡,宣传关于残障儿童心理的基本常识,学生、家长、老师、村民都要有所涉及,引导他们正确理解这个特殊的群体,并给予关爱。如果确实不能引进足够的心理医生,政府可以定期委派一名心理医生,在学校开展讲座,使全校师生得到学习。教导残障儿童融入团体,不要有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始终低人一等,打开胸怀 积极与他人交流,和其他小伙伴们友好相处,进行愉快的聊天,玩有趣的游戏,虚心请教不会的事情。同时要让残障儿童更好地融入正常儿童的生长环境当中,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以鼓励为主陪伴为辅的方式使得残障儿童在一定的保护之下变得自主独立。普通家庭的家长和老师要要合理引导正常儿童认识残障儿童,要对这个弱势群持有关爱照顾的态度,而不是孤立他们,并且对他们进行人身攻击,带着有色眼镜蔑视、嘲讽他们,严重践踏他人的自尊心。主动帮助残障儿童和外界人员打成一片,邀请他们加入正常儿童群体里一起玩耍,对于学习方面,残障儿童遇到不会的地方时,正常儿童应该热心地为他们讲解,也许对残障儿童多一份关心,他们的心理障碍就会减少一些,也会给这些可怜的孩子更多的希望。
3.肢体健康活动治疗法
多运动会使身体更加活跃, 身体机能达到兴奋状态,有益身心健康。对于解决残障儿童的心理疾病起着很好的作用。农村残障儿童的体育健身设施相对城市比较落后,即使是正常孩子也不能得到充分的体育锻炼,但是对于残障儿童来说,安全起见只需要做一些基础的,安全性较高的运动。比如跳绳,踢毽子,跳房子等简单的小游戏。学校里经常组织春游类似的活动,也尽量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跟着同学们一起多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也能对残障儿童的心理问题起到很好的帮助。
结语
残障儿童心理指导和就读教育问题是当前形势较为严峻的,急需被解决的。相关部门应当重视这个问题,制定出有效的、可行的方案。以上三种方法如果长期并进一步改良将会对残障儿童心理健康做出巨大的帮助。希望所有的残障儿童能够和正常孩子一起茁壮成长,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態度,永远活在阳光里。
参考文献:
[1]闫紫菱.浅谈优势视角理论下开展残障儿童心灵关怀[J].现代特殊育,2018(03):27-29.
[2]卢彩荣.残障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09(05):51-52.
[3]何侃.心理治疗技术在残障儿童功能康复中应用探新[A].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第八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集(下册)[C].中国康复研究中心,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