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体会

2018-11-15 07:34邓海英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8期
关键词:患肢溶栓下肢

邓海英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南京 211300)

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临床较为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症状比较轻者,没有显著不适,症状加重就会出现出血、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2]。临床治疗主要以介入为主,治疗效果不仅与医生水平有关,同时与护理人员的护理干预也密切相关,因此,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经动脉介入溶栓治疗后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十分必要,为进一步探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经动脉介入溶栓治疗后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该文将该院在2016年5—2018年6月期间接收的67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收的67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经超声检查得到确诊,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皮温降低,水肿,活动受限等症状,无相关介入溶栓治疗禁忌证,均行经动脉介入溶栓治疗,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 25~70 岁,平均年龄(47.4±6.5)岁,病程 1~2个月,平均病程(1.5±0.2)个月;研究组 34例:男性 21例,女性 13 例,年龄 26~71 岁,平均年龄(48.5±6.2)岁,病程 1~2.5 个月,平均病程(1.6±0.3)个月,两组在基础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均行经动脉介入溶栓治疗,穿刺后将导管鞘置入,引入Unifuse导管,经溶栓导管将溶栓药物尿激酶注入,剂量为2~80万U,每日两次,每日经溶栓导管将8 000~10 000 U的肝素注入,24 h维持,连续使用3~4 d,治疗过程中应检测患者凝血功能,并以超声跟踪复查。

1.2.1 对照组 该组33例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是在溶栓前做好患者局部伤口的处理,做好患肢血液循环护理,对患者简单讲解,常规护理指导等。

1.2.2 研究组 该组34例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1)介入治疗前护理:第一,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缓解患者负面闹情绪,加强和患者之间的交流,向患者介绍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对自身的病情和治疗过程等具有一定的了解,倾听患者心声,理解支持患者,帮助患者以轻松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第二,患肢护理,首先将患者患肢抬高,以高出患者心脏位置20~30 cm为宜,膝关节屈曲角度10~15℃,其次,患肢不可输液,除了溶栓药物外[3-4]。注意对患者患肢做好保暖工作,不可自行冷敷或者热敷,也不可按摩,以免血栓脱落,发生肺栓塞的情况,再者,可进行足关节运动,5次/d,10 min/次,最后,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以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为主,对食新鲜水果蔬菜,增加饮水量,降低患者血液粘稠度,如果患者具有吸烟史,应监督患者戒烟。(2)介入治疗中护理:准备好穿刺所需要的器械,如穿刺针、导丝等,准备好抢救物品,常规建立静脉通路,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是否发生肺栓塞,在放置滤器后,应密切观察患者出血及意识情况,及时沟通,预防颅内出血。(3)介入治疗后护理:第一,在治疗后,应做好穿刺点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对于置入了滤器的患者,一般情况下健侧会插管,可能会引起健侧血栓,因此,需要密切观察穿刺点的肿胀和疼痛情况,及时测量健侧的腿围,组好相关记录。第二,做好导管护理。对于留置导管的患者,应定时进行观察,是否发生移位、是否堵塞、是否固定完好等,如果导管不通,应及时调整,同时,每日对导管处的皮肤进行清洁消毒,及时更换无菌辅料,以免发生感染,第三,做好患肢的护理,通过导管进行溶栓治疗时,应做好患者患肢护理,给予相应的按摩,提高治疗效果,如意止血带对患者髌骨上缘扎腿,时间为5 min,并沿着静脉回流的方向对髌骨下的小腿处进行按摩,时间为20~30 min,以促使药物在血栓部位长时间停留,增强效果,同时也能够消肿[5-6]。第四,并发症护理。常见的并发症有出血、肺栓塞等,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发现,及时告知医生处理。第五,健康指导,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不要长时间的战力,在处于坐位时,避免跷二郎腿,在休息时可将患肢抬高,同时,不要穿过紧的衣物,告知患者定期锻炼,以提高血管壁弹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案护理后,其护理满意度情况,并且对患者的患肢肿胀肢体弹力恢复时间、肿胀消失时间、患肢腿围缩小时间进行记录统计。护理满意度以该院自制问卷进行评价调查,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3种。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后恢复情况对比

研究组肿胀肢体弹力恢复时间(24.3±4.8)h、患肢腿围缩小时间(35.3±5.1)h 及肿胀消失时间(8.1±2.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后恢复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护理后恢复情况对比(±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4.12%显著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是指静脉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凝结所引起的一种周围血管疾病,其好发血管以股静脉、髂静脉等处居多,相关研究显示[7],该疾病的患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多采取介入溶栓方案进行治疗,且取得良好效果,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在临床上应该比较广泛[8],不过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效果具有重要价值,根据患者的心理、生理及病情特点,多个方位,全面进行护理干预,满足患者的需求,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实现理想效果,降低并发症情况的发生,缩短患者恢复时间。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通过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后,其本组患者的患肢肿胀肢体弹力恢复时间(24.3±4.8)h、患肢腿围缩小时间(35.3±5.1)h 及肿胀消失时间(8.1±2.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此结果证实了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经动脉介入溶栓治疗后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满意,促进患者康复;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4.12%显著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说明,对通过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也改善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态度,缓和护患紧张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经动脉介入溶栓治疗后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满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患肢溶栓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