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弱视康复治疗效果的综合评价及其预防保健

2018-11-15 07:34:48王鹂吉林油田总医院吉林松原138000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8期
关键词:斜视弱视屈光

王鹂(吉林油田总医院,吉林松原 138000)

弱视是单/双眼矫正视力在0.8以下且眼球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当各种原因致使婴幼儿未能接受适宜视刺激造成视觉发育障碍而出现弱视,主要表现为视力低下和双眼单视功能障碍。如不及时治疗会加重弱视程度,甚至导致失明的发生。为使弱视患儿得到及早康复,笔者应用秩和比法比较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弱视类型和不同程度弱视的康复治疗效果,以便指导临床眼科医生针对弱视的不同类型和程度,在适当的年龄阶段进行康复治疗,使其及早恢复正常视力,避免低视力和致盲的发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65例弱视(117眼)患儿为研究对象,运用验光配镜、遮盖、SZS仪和精细作业训练等康复治疗措施,以疗效判定标准,分别计算分年龄段、弱视类型和弱视程度眼数的疗效类型的构成比[1-2](表1),以此资料进行综合评价。

表1 不同年龄、类型和程度弱视患儿康复治疗效果[n(%)]

1.2 统计方法

应用基于秩和比的分档法[3]综合评价不同年龄、类型和程度弱视患儿康复治疗效果。

2 结果

2.1 秩和比的计算

将不同年龄、类型和程度弱视患儿康复治疗效果中同一等级的构成比混合,按照痊愈为高优、基本痊愈为偏高优、进步为偏低优、无效为低优编秩(见表1构成比后括号内的数值),进而按照公式RSR=∑R/mn(式中R表示同一行的秩次,m表示疗效等级,n表示行数)计算秩和比,见表2。

2.2 RSR的分布与切割

RSR的分布与切割见表2。以概率单位Probit为自变量,RSR为应变量,所得相关系数r=0.9216(P<0.05),直线回归方程为 RSR=-0.3050+0.1651Probit。

表2 RSR的分布与切割

2.3 康复治疗效果的综合评价

依据合理分档数表分3档(表3)。

表3 RSR的排序与分档

Levene检验表明表3所示各档RSR的总体方差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10,P=0.12),方差检验表明各档RSR总体均数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7,P=0.0099),SNKq检验表明各档 RSR总体均数两两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表3为最佳分档。可见中度和11~14岁弱视患儿的疗效最差,斜视性、7~10岁、屈光参差性和中度弱视患儿的疗效处于良好水平,屈光不正性、轻度和3~6岁患儿的疗效处于优秀水平。

3 讨论

弱视是临床常见的儿童眼病,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和斜视性弱视,根据视力不同可分为轻度弱视(视力为0.8~0.6)、中度弱视(视力为0.5~0.2)和重度弱视(视力不超过0.1),视功能检查是发现儿童弱视的重要途径,定期检查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或矫正弱视。出生后数月内可行视功能检查,3周岁左右可行视力检查。

消除抑制,提高视力,矫正眼位,训练黄斑固视和融合功能,可达到恢复弱视患儿两眼视功能的作用。首先要佩戴合适的矫正眼镜,矫正屈光不正;遮盖健眼,强迫弱视眼注视并且进行精细工作;用过矫或欠矫镜片以及每日点阿托品的方法压抑健眼功能,用620~700 nm波长的红胶片贴在旁中心注视眼的镜片上。弱视治疗的最佳时机是2~6岁(婴幼儿视觉敏感期,疗效最好且易巩固),一般12岁以上患儿治疗困难,视力很难提高。对于弱视而言,最好的治疗方案就是早发现早治疗早痊愈,成年后治愈率几乎为零。

若未早期及时发现和治疗儿童弱视,可发展成低视力或盲症。其康复治疗措施主要包括光学矫正、遮盖、增视弱视训练、双眼视觉训练等,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见文献[1-2]。

为评价儿童弱视康复治疗效果,笔者以65例弱视(117眼)患儿为研究对象,运用验光配镜、遮盖、SZS仪和精细作业训练等康复治疗措施,以疗效判定标准计算得到分年龄段、弱视类型和弱视程度眼数的疗效类型的构成比,应用基于秩和比的分档法综合评价不同年龄、类型和程度弱视患儿康复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中度和11~14岁弱视患儿的疗效最差,斜视性、7~10岁、屈光参差性和中度弱视患儿的疗效处于良好水平,屈光不正性、轻度和3~6岁患儿的疗效处于优秀水平,所以应在较低年龄(3~6岁)、处于轻度程度且为屈光不正性弱视阶段及时进行康复治疗,以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弱视发生后,及时到正规医院治疗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但应采取措施预防弱视复发,因为弱视基本治愈后,停止治疗的复发率在30%~46%之间,为巩固疗效降低复发率应坚持定期复查。弱视复发的主要预防措施:(1)适时训练患儿双眼视功能。当弱视眼视力水平恢复至0.6时,应训练双眼视功能。立体视觉锐度在60弧秒以下时,弱视复发的机会很少。(2)矫正眼位。为避免和降低弱视的复发机会,应尽早为配镜和综合康复治疗未矫正眼位的弱视儿童进行斜视手术治疗,术后训练双眼视功能。(3)保持双眼视力平衡。当弱视眼视力水平恢复至0.9以上且与健眼有较大差距时,为提高弱视眼视力水平应采用半遮盖疗法或交替压抑疗法进行治疗,尽量维持双眼视力在同一水平,避免弱视复发。(4)保持中心注视稳固。转变成为中心注视后的弱视一般不会复发。由于转变注视性质比提高视力水平的时间更长,所以视力水平恢复至0.9且仍为旁中心的弱视儿童的疗效往往不稳定。为了避免弱视复发,仍应注意加强双眼视功能训练。(5)家庭康复治疗与随访。弱视基本痊愈后,应遵医嘱继续坚持家庭巩固康复治疗,并根据患儿治疗恢复情况逐渐完善康复治疗方案。医生应坚持随访,随访频次为:第一年内每月1次,后两年每3月1次。

弱视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儿童眼病,患儿不仅视力低下,而且没有完善的视觉功能和精细的立体视觉。儿童弱视治疗需要较长的时间,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终生无法治愈。因此,应做好弱视预防的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内容包括:(1)优生优育,预防弱视的发生机会。为减少常染色体异常造成的可致弱视的眼部疾病发生,应杜绝近亲结婚;要提高孕期和围产期保健水平,孕期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机会,分娩时慎用产钳以显著降低脑组织和视觉器官的损伤机会。(2)眼病的及时发现和治疗,预防弱视的发生机会。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可引起弱视的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斜视以及上睑下垂、眼睑血管瘤、先天白内障等眼病,避免弱视的发生。避免眼睛遮盖时间过长,合理掌握遮盖时间,以免影响儿童眼睛发育,引发弱视。(3)通过合理饮食与体育锻炼促进眼睛发育,预防弱视的发生机会。5岁以下是视力发育旺盛期,应根据实际给予个体化的合理饮食,注意补充促进视力发育的钙、锌以及维生素B2、维生素A、维生素C等营养素丰富的食物。多进行户外体育锻炼和活动,促进视力的正常发育,避免弱视的发生。(4)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讲究用眼卫生。采光要做到照度适宜,光线柔和。字体大小适宜,字迹清晰。经常督促讲究用眼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早期发现弱视,应让儿童做蒙眼、捡豆等锻炼性游戏。(5)及早发现眼部异常表现,避免发展为弱视。弱视除了视力低下外,往往有斜视和歪头、眯眼或近视物等异常表现。发现这些异常表现后,应尽早到医院眼科检查确定是否已经罹患弱视。(6)定期普查视力和屈光状态,及时发现弱视。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预防和治疗弱视的关键措施。为获得最佳治疗时机,一般2岁后每半年定期检查1次,检查项目包括视力、屈光状态、眼位、眼底是否出现病变等,发现异常改变应及时做出诊断,并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斜视弱视屈光
为什么弱视的蝙蝠可以在晚上飞行?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3:54
儿童弱视治疗现状及新进展
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
屈光参差患者水平垂直融像功能变化(中)
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
白内障术中局部注射麻醉导致的术后斜视及治疗
下斜肌切断术与下斜肌转位术治疗V征斜视的效果比较
左旋多巴联合遮盖方法治疗儿童弱视102眼
中国药业(2014年19期)2014-05-17 0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