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腹泻效果观察

2018-11-15 07:35冯慧茹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8期
关键词:乌梅病程肠道

冯慧茹

(五邑中医院,广东江门 529000)

慢性腹泻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便频次增加、大便量增加以及便质稀溏等。慢性腹泻患者病程普遍较长,且病情易反复,会对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慢性腹泻是由多种病因共作用所致,如胃酸分泌不足、肠道菌群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及感染性肠病等[1]。目前,临床治疗慢性腹泻主要以西药为主,通过药物治疗,让胃肠道黏膜得到保护,并对肠道菌群进行调节,以纠正胃肠动力失调,使病情得到缓解。为进一步探究慢性腹泻有效治疗方法,我院对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52例寒热错杂型慢性腹泻患者采取了中医乌梅丸治疗,效果较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2]:所选入患者均符合慢性腹泻诊断标准,大便粪质稀溏,排便频率明显上升,存在腹胀、腹痛等症状;病程≥2个月,呈反复发作状态。粪便检验可见少量白细胞及红细胞,粪便培养致病菌呈阳性或阴性。同时患者符合寒热错杂型相关标准,主症:排便次数超过3次/d;粪便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次症:口干口苦;纳差;神疲乏力;脘腹痞满;腹痛;呃逆嗳气;脉沉数或细数;舌淡苔根黄腻或黄白相间。所有患者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3]:存在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严重不全者;存在严重精神障碍者;药物过敏或过敏体质者;存在严重认知障碍或精神障碍者;经过肠镜检查发现食道狭窄或肠腔狭窄;存在胃肠道恶性肿瘤者。

对该院收治的104例慢性腹泻 (寒热错杂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52)及对照组(n=52)。研究组中男29例,女 23例,年龄为 19~64 岁,平均年龄为(42.34±8.95)岁,病程为2~8 个月,平均病程为(4.07±1.12)个月;对照组中男31例,女 21例,年龄为 18~66岁,平均年龄为(43.14±9.08)岁,病程为 2~9 个月,平均病程为(4.11±1.15)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健康饮食指导,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对照组采取思密达(国药准字 H20000690, 规格:3 g×10 袋),3 g/次,2 次/d,与两餐之间口服,连续用药6周。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乌梅丸加减治疗,基本方为:乌梅30 g,制附子6 g,当归 10 g,黄柏 10 g,川连 10 g,党参 10 g,肉桂 3 g,炮姜3 g,蜀椒3 g,细辛3 g。久泻不止者可加五味子6 g、五倍子6 g;小腹冷痛者可加吴茱萸10 g,肉豆蔻15 g。水煎服,1剂/d,分3次服用(餐后30 min温服),连续用药6周。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症状总积分愈高说明症状愈严重[4],具体如表1所示。

1.4 疗效判定

痊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症状总积分降幅≥95%;显效:症状得到显著缓解,症状总积分降幅为75%~95%;有效:症状获得改善,症状总积分降幅为50%~74%;无效:相关症状并未得到明显缓解甚至加重,症状总积分降幅<50%[5]。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17.0对该次研究中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分别用(±s)、[n(%)]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总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两组患者症状总积分均存在一定幅度下降,但研究组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 (96.15%)要明显高于对照组(82.69%)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3 讨论

慢性腹泻(寒热错杂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排便频率增加,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同时患者还存在纳差、疲劳乏力、腹痛、呃逆嗳气、脘腹痞满等症状,其精神状态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其正常工作、生活。思密达即蒙脱石散是临床治疗慢性腹泻的常见药物之一,该药物是一种肠道黏膜保护剂,由双八面体蒙脱石制成,能够以层状结构覆盖于肠道表面,并与肠道黏液当中的糖蛋白产生结合作用,并对肠道内病毒、细菌具有吸附及抑制作用。同时,蒙脱石散可作用于阿片受体,抑制乙酰胆碱释放,有利于缓解平滑肌痉挛,降低胃肠道蠕动及肠道敏感性,可促进肠道黏膜修复,并强化肠道黏膜屏障,在降低肠液分泌量的同时,也可改善肠黏膜通透性,从而缓解病情[6]。

传统中医认为慢性腹泻(寒热错杂型),属于“下利”“泄泻”范畴,其致病因素为寒、热、湿,病机主要为寒热错杂、虚实并见、阴阳不交。病者脾胃本虚,加之误下误寒等原因,致寒热错杂,损伤脾胃。因此,临床治疗性腹泻(寒热错杂型)主张理气散痞,散寒温阳;降泄开郁,燥湿清热;调节脾胃升降,平调寒热[7]。该研究中乌梅丸由乌梅、黄柏、川连、制附子、当归、党参、肉桂、炮姜、蜀椒、细辛等药材构成。其中乌梅入肝为君药,归肺、肝、脾、大肠经,可收敛生津,安蛔驱虫,涩肠止泻;黄柏可清热燥湿,除蒸泻火,疗疮解毒;川连可清热燥湿,解毒泻火;制附子可补火助阳,逐风寒湿,救逆回阳;当归可补血和血,润燥滑肠;党参可补中益气,健脾益肺;肉桂可补元阳,暖脾胃,除冷积,通经活血;炮姜可散寒,温中,止泻;蜀椒可除湿止泻,杀虫;细辛可祛风,散寒,行水,开窍。上述诸药联用可寒热平调、攻补兼施,以达补肝养血,复厥安蛔,可温脾,暖肾,具有散寒止泻之功。另外,久泻不止者加五味子、五倍子可止泻;小腹冷痛者加吴茱萸、肉豆蔻可温中,止痛,理气,燥湿。

从该次研究结果来看,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症状总积分均存在一定幅度下降,但研究组症状总积分水平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8]。由此可见,乌梅丸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腹泻效果较优,再配合思密达可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乌梅病程肠道
Efficacy of Wumei Baijiang prescription (乌梅败酱方) on regulatory T cells/ helper T cells Immune balance in mice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彭涛妙用乌梅丸加减验案
从“欲解时”论乌梅丸治厥阴病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望梅止渴话乌梅
要从“肠”计划 肠道SPA三部曲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