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红英
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走进新时代,我一直在反思我们各级各类的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反思当今热火朝天的语文校本研修,是否在课程设置、培训模式,抑或是培训目标、内涵等方面存在着缺憾,是否也走进了急功近利的误区?我们的教师培训单位存在着那些问题?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我们的培训目标一般只关注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使教师培养简化为制造“匠人”的活动。其实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动态的,是贯穿整个教学生涯的过程,而非静态的结果。
重静态结果,轻动态过程.一般骨干教师培训为期两年,其最重要的指标是几个结果物化的数据。在调研中发现,很多骨干教师在培训期间荣誉多了,职称高了,之后的专业发展却不见进展。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培训的短周期和高成效之间不可协调的矛盾造成的。这种短期思维限制了目标发展的可能。培训目标仅局限为完成两年的任务和指标,没有把教师的持续成长作为培训的终极目标。
骨干教师培训大多都是以组班形式开展活动的,但是班级的课程设置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两个误区:
(1)重技巧训练,轻素养提升.语文课程是我们的母语课程,讲究的是潜心涵泳,注重的是意象、形象的体悟,追求的是文、质、道的和谐统一,所以一位缺少文化底蕴的语文老师,即使有再高的理论修养和再多的技巧都是于事无补的,那样的老师至多只能成为一个技术高超的教书匠而已。
(2)重理论学习,轻问题研究.骨干教师培训的瓶颈是:实现从理论到行为的转移。在众多的课程设置中,我们非常注重课程理论项目的设置,但却忽视现实问题的思考和研究。课程项目的选择,应立足于一线教师在教学中真正的困惑和难题。
(1)重随机组织,轻深度策划.教师培训往往是一个学期安排几次教研活动,活动形式一般都是:课例展示、互动研讨、专业引领、名师观摩等。乍从形式上看是丰富的,但是大多仅仅是停留在这样的组织层面。组织者往往只是随机地请某个老师来上一堂课,或请某一个专家来做一个讲座。老师们也是听听激动,回去一动也不动。
(2)重形式选择,轻内涵思考.从调研发现,培训提供最多的是随机课例展示,而非是教学现实的研究抑或是教学问题、困惑的解决。久而久之,老师研修后着急的是拷贝课件和设计。
为了研究我区语文骨干教师的素质结构,连续几年我们对骨干研修班的学员进行了综合素质考核。考核分为书面考核和实践考核。抽样结果分析显示,当今语文教师素质存在以下的缺陷:
《中国教育报》曾刊登了语文特级教师韩军的调查结果:在不同场合调查数千名中语文教师,通读过《论语》、《史记》、“四大文学名著”的竟无一人!老师平时看的最多是教科书、教案。语文教师的书架上没有书,就好像农民秋后的粮仓里没有种子。当书架上只剩下教科书和参考书,当书架变得不“厚”、不“杂”和不“智”,当书架成为书香飘走的地方,语文教师就开始了远离语文阅读的苦旅。
系统思考缺乏.因为工作的对象是小学生,小学老师往往习惯于单一的思维模式,对现象的分析比较感性、片面,难以跳出固有心智模式的限制,难以用系统的思维来研究教学问题,策划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对培训也是被动地接收。他们对名师课堂只是停留在模仿设计阶段,无法解读教学现场背后的理念。
研修学风浮躁.由于教师评价的“物化”指标导向,“作秀”也不可避免地成为教育改革的时尚元素。很多教师参加培训的个人指标就是能获得几个证书。
当我们已经认识到语文教师素质的普遍缺陷,透视了在职培训的症结所在,那到底该如何刷新当前骨干教师培养的新局面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试着去思考:
要着眼于持续发展.我们培训的目的不能局限于几个显性的数据,几个鲜艳的证书。这只能是我们培训的片断,最终目的应是引领教师自己走上一条宽广的个体研修之路,帮助教师策划自己的研修规划。培训应成为一个起点,或者说是一个驿站。骨干教师在研修培训中获得动力,悟得方法,求得帮助,为以后个人的自我专业成长做好储备,抑或是在专家的引领下解决教学中的困惑。这样也许就能避免培训结束,学习也就止步的尴尬。
要立足于系统综合.重本体知识,轻综合能力是当前培训课程模块设置的最大缺陷。那么首先要明白我们要打造的是一支怎样的骨干教师团队?我想至少要做到“七会”:会上课、会听课、会评课、会阅读、会写文章、会做课题、会组织教研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应是能主动、及时地发现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并善于进行有针对性地研究或解决。在课程设置中除了课堂实践外,可以增设一些广泛阅读模块、文本赏析模块、策划教研活动模块等等。重要的是打开老师的阅读视野,优化老师的思维品质,改善老师的心智模式,而不是教给老师一些僵硬的技巧和方法。
要根植于引领提升.语文老师常说:学生不是我们教会的,而是自己读懂的。语文课最讲究自得自悟,潜心涵泳。那么用到骨干教师培训上来说,名师也不是我们培训出来的,也是他自己悟出道,习得法,品出味来的。你如果只讲究“喂”的技巧,而忽略“引”的艺术,那培训注定是不成功的。我们培训的基点不是教给老师多少知识和技巧,拿到多少荣誉,而应放在:引领语文骨干教师走上一条宽广的个体研修之路。
只有底蕴丰厚了,视野开阔了,思维活跃了,才能对任何技巧信手拈来,成就教学的精彩,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