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盛芳/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第二幼儿园
此培训模式架构主要是将网络在线学习、专家讲座、校本研修、教学实践、教学成果测评相结合。受训教师主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集中培训(专家讲座)前预习、填平差异,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交流互动和在线考试等,面授(专家讲座)进行重、难点解读和答疑,通过校本研修提高个人教学研修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进行教学反思和体现教学成果。各种方式相互依存、互相渗透、相互影响、循环巩固,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整体。
需求分析:受训教师需求分析主要包括受训教师基本情况(年龄组成、学历层次、从教时间等)背景知识掌握情况、计算机技能及网络学习技能情况、培训形式需求情况、培训经历等。培训内容分析是指结合培训目的,对各知识点进行分析,确定满足各知识点需求,网络培训、面授辅导、校本研修几种方式如何进行组合。
总体设计:培训平台设计是指对网络培训所使用的网络平台进行设计,包括网络平台实现哪些功能,各模块相互衔接等。培训资源设计是对包括网络资源、文字教材等种形式的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与组合。学习支持服务设计是指根据受训教师需求分析对论坛答疑、邮件答疑、面授答疑、QQ交流、微信等多种助学方式进行选择与组合。
具体实施:此阶段是在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基础上,制定出具体实施计划及方案,严格按照方案和计划实施培训。
评估总结:效果评估是指对受训教师通过培训获得的培训收获进行总结,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平台评估是指对网络平台满足受训教师培训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估。学习支持服务评估是指对培训过程中提供的学科和非学科支持服务满足受训教师培训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估。
1、受训教师需求分析
在培训开展前,对参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120名教师中,根据“教师参加培训的主要目的”的数据调查反映,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占到80.00%,作为一种自我完善与发展的途径占到70.00%,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更新占到65.83%,为了完成上级主管部门规定任务的占到40.83%。从数据调查情况看,多数参训教师对继续教育的作用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他们把继续教育培训作为自己在专业上发展的有效途径及知识更新的主要窗口,他们既有发展性的需求,也有功利性的需求。对自身发展期望值较高的参训教师占少数。
2、培训内容分析
根据“参加培训的期待”的数据调查反映,认为“获得适用的新知识”的占到50.00%,认为“获得新的理念”的占到75.83%,认为“理顺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模糊概念”的占到54.17%,认为“获得可以在教学上很有效的技巧或技术”的占到76.67%,认为“能进一步地加深专业知识”的占到45.00%。从数据调查情况看,近年来我们重点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知识拓展、提高教育教学应用能力等方面加大了培训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了大多数参训教师的认可。对于授课教师的水平、教学方法、教师一线教学经验等方面,大多数参训教师也是认可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们在帮助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科研能力、更新知识结构等方面培训力度相对较小。他们参与培训的过程就是一个对遇到的问题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一系列探索和寻求解答的过程。对参训教师来说,培训如能帮助他们实现“预期”,就能起到激励作用;反之,则可能变成一种“负担”。
1、培训平台设计
本次培训依托QQ群、学校平台进行,采用摄录像技术、 fl ash技术和,html技术制作了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以及教学案例等形式的培训内容,针对教师工学矛盾突出情况,尽可能选择了教师迫切需要的知识进行学习,如网页制作、微课等新知识进行了培训。
2、学习资源设计
学习资源为视频讲座等课例,并提供文字材料,经过培训过程后问卷调查教师的学习情况,发现课例为10分钟左右的比较受教师们欢迎,所以在课例制作时可以参考微课程制作的方法,把讲解的内容进行分解成几个单独的部分,可以很好的提高培训的效果。
为了解混合培训模式的有效性,本研究对教师培训中的效果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评进行三个个方面的了评估(学习资源、学习支持服务、学习效果),评估结果显示,教师对该培训模式的三个方面满意度均达到了90%以上。
实践表明,教师继续教育采用学练测评培训模式非常可行,这种方式是开展大规模、低成本、有质量的培训教师的有效途径。
[1]阮连法,张素江,周朝农,等.网络—面授集成培训模式的构建[J].继续教育,2012(6):7~10.
[2]吴东醒.网络环境中面向混合学习的教学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8(6):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