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云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马庙镇中心学校
中高年级习作是教与学的“老大难”问题,低年级的看图写话也是令诸多老师头疼,学生烦恼的“老大难”问题。其实在教学中,我们老师若能正确有效地引导,帮助学生们掌握方法,我相信他们定会愿写、乐写、会写,为今后的习作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许多学生在看单幅图的时候总是漫无目的地看着,看了半天也看不懂,他们往往把目光集中在最吸引人的地方,这样写出来的文字不是没有逻辑感就是不完整、把握不住图画的主要内容。因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图画是非常重要的。一般看图观察的顺序有: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由远到近、由近到远、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按顺序观察时,学生们写话时又容易面面俱到,生怕漏掉图上的每一个细节,往往会这样写到:图上有什么,有什么,还有什么……结果导致内容空洞、结构单调,这样的写话训练只能束缚学生的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这时教师就要教会孩子们捕获一幅图画重点的方法,即“近大远小”的概念。一幅图画,有着景物或人物之间的大小对比,其中看起来比较大的人物或景物就是一幅画的重点内容,也就是观察和写话的重点所在。如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天地中看图讲故事:在夏日炎炎的海滩边,大象用鼻子喷水为小男孩冲澡,这是单幅图。观察这幅图不难发现,图画中的大象和小男孩就是画面主体、重点。抓住了重点,学生写话就不会偏题,不着边际了。
看图写话有单幅图和多幅图两种。大多学生在写多幅图时,不是漏掉其中的一幅,把一个完整的故事写得支离破碎,就是把图意理解错了。多幅图不明思议就是由多幅图画组成,这些图画恰好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因而要先指导学生按图画顺序一幅一幅地观察,弄明白每幅图的内容及变化,然后将每幅图的内容依据先后顺序、逻辑关系联成一个整体。单幅图有单幅图的重点,多幅图也有关键所在。这里的关键指的就是故事情节的转折处,往往在人物的动作、神情或地点上发生变化,从而体现出故事的变化,所以在写这些关键图片时要紧紧扣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具体描写。
一些孩子在看图写话时仅仅是对图画内容、对自己入眼看到的事物、景物进行简单的描述,这样写出来的故事缺乏活泼生动。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写到:“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这就需要学生把图画所表达的内容和他们的生活经历、感受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合理的想象。想象要符合图画中的人物和情景,这样的故事才更吸引读者。
低年级学生年纪小,缺乏生活经历及体验,缺乏想象力。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图画中的“空白点”,让学生联系画面整体,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和感受,发挥想象进行填补人物语言、情态、心理空白。如统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本课配有三幅图:第一幅图是一只小兔看着一个大南瓜正在思考问题,第二幅图只有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个“空白点”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小兔会遇到哪些困难,它的心情怎样,最后会想出什么好办法。这些“补白”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第三幅图是小兔已经把南瓜运到了家门口,兔子妈妈看见了很惊讶。这幅图重点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小兔子和妈妈说了些什么。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这样才能将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落到实处。长期的“补白”训练,能够丰富学生语言,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年龄小,对图画内容还不够熟悉,尤其是多幅图的内容较复杂,如果让他们在刚刚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写下来,一定会很困难。写的时候不是半天写不出一句来,就是丢三落四。为避免这种现状的发生,每次写话前,我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小组之间开展看图讲故事活动,大家比比赛赛看谁讲得最生动、最有趣。讲得不正确、不够好的地方,小组成员相互提出建议或进行修改补充。活动中学生们个个学习热情高涨,大家都喜说、愿说,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们他们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为会写、乐写做足了铺垫。
在自己认真观察、想象的基础上,在小组充分说故事、交流探讨的基础上,我趁热打铁,让学生们对照图画把自己的故事赶快写下来,他们总会纷纷动手,个个想写、愿写、乐写,很快一篇篇充满稚气和丰富想象的故事诞生了,每每此时我都会有一种为人师者的成就感!欣喜之余也有不足之处:对于农村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刚刚进入写话阶段。或多或少会受方言影响,书写中往往会出现方言词汇和口语,有时会导致语句不通顺、不完整。把句子说完整、说通顺则是低年级学生语言训练的重中之重;不能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甚至有的干脆就不使用标点符号,顶多在结尾处加上一个句号或感叹号。写话教学若能关注这些细微之处:借助阅读教学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书面语言,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写通顺话,根据语境让他们正确认识并使用标点符号,我们的写话教学定能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