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侠
随着高等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现今高职学生学习环境和课余生活是美好和多彩的,但在这个物质改善的时代大学生却在信仰和精神上容易出现缺失、迷茫的状况。特别是当下国家之间经济和文化交融碰撞,东西方各种纷繁复杂价值理念通过多彩的自媒体充斥着学生的课外生活,让价值观正处于从不稳定到逐步成熟的高职学生难以甄别和树立指引自己的信念。面对精神文化建设新形势,我党适时的提出了对青少年教育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中共中央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明确精神建设要求。其中核心价值观表述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高度概括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明社会主义建设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有利于解决现今高校学生信仰缺失的现状。
云南高职院校由于专业特点、地理区位,生源多来自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不同于发达省份的高校学生表现出来的自信与时尚,我省高职学生大部分是质朴和内向的,虽然平时也不穿民族服装但具有隐性的民族价值观和地域文化特征。一些有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学生,对汉民族文化和历史的认同感不够高,对思想政治类的学习停留在喊喊口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没有太多理解和感触,还停留在是一门必须通过的学科考试的认知程度上。价值观的不成熟使得很多学生刚进校时迷茫和摇摆,急需核心价值统一思想,指导学习和未来职业规划。
教师和学生比例失调,一线教师数量往往只能保证大班上课,教学效果只能保证“量”的达标,不能保证“质”的水准。在访谈和调查问卷中,学生反映突出的是阶梯教室加扩音器的教学课堂模式,一百多人的大班教学,看起来热闹非凡,但教学过程中会有部分同学走神甚至睡觉。教师为保证教学进度,如果面临大班教学无法跟踪到每一位同学的具体情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我国现阶段在国民价值观上一个非常好的构建导向,课堂人数规模的控制是对核心价值观从理论灌输到理解认同的保障。
很多高职新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学习,停留在“考试背一背,平时喊口号”的应付模式上。无论是日常学习生活的小事,还是类似学生职业规划和专业前景设想的大事上,没有把核心价值观应用起来的意识。形式主义的学习,造成了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状况。
在高职学生进入大学前,其家庭环境、区域文化、民族习俗等都已构建了一定的价值理念。这些前价值理念和现在网络上传播的多元价值观,都共同影响了当前我们在校被称之为“后”的大学生群体[1]。通过调查和访谈问卷,我们发现高职大学生总体有时代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思想,敢想敢做、个性鲜明有活力,在思想上束缚的条条框框较少,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总体上价值观还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但在个体的价值观上还有很多突出问题和不稳定因素。
面对云南高职生源多民族、多区域价值观调查情况,我们要在学生快速成长的阶段积极争取其主流化价值取向,把优秀文化的共同点找出来,并从历史和现实生活连接到一起,找到共同的奋斗目标,反对文化撕裂,把价值理念引导到核心价值观上来,把原有的价值追求融入到核心价值构建体系中。比如对“富强”的理解,每个民族都希望通过生生不息的努力奋斗走向富强。我们在访谈中体会到在穆斯林文化中对富强价值观是从小教化的,彝族、傣族、白族文化中也强调勤劳致富必要和重要性。根据调查信息,授课中主动寻找文化共鸣点,把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和各少数民族追求“富裕”“自强不息”统一起来,认可其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核心价值观共同追求的目标。这样有利于消除抵触情绪,达到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其次,结合省情提倡以云南优秀民族事迹和抗战事件的案例化教学,通过一个个的远征军故事和民族英雄事迹,把核心价值观从抽象变得鲜活,让学生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和实用性。于此同时,针对部分地区民族不和谐现象,我们不回避疑惑,不强行说教结论,而是把问题用不同价值观进行假设推导,让学生自己得到不同的答案。比如 “郑和七下西洋”对比“昆明火车站恐怖事件”,同样是穆斯林却因价值观的优劣有着不同的历史评价,让学生感悟到恐怖主义不是民族主义,只有法治、平等、文明的文化才是民族文化。
对于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内容庞大且环环相扣的体系性知识,必须对高度概括的理念层层推进地讲解透彻。因此,小班化导师制的模式更有利于理论透彻性讲解。但思政课一线教师数量不足的现状,短时期内难以迅速实现小班化教学。针对现状,我们借助云课堂、中国大学慕课的网络工具和平台的管理,能把课堂教学由上百人的大班粗放教学变成小班导师制。
(1)知识点的授课前导入和课后补充延伸。网络平台的课程管理,让学生从教师上传到网络平台的链接和资料中,能够更详尽地理解价值观的理论知识,这样大课模块讲解转变为具体每个知识点的细化,在知识内容上可以进行翻转课堂。
(2)在授课过程中的签到和分组任务,通过云课堂的管理可以把人数众多的大课堂变成高效率的小课堂。无形当中减少了学生走神和瞌睡的情况,减轻教师讲授课程的同时去维持课堂纪律的负担。
(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业通过网络平台管理,我们就不限于心得体会之类的纸质小论文批改,可增加实践价值观活动环节。让学生选择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中的一组词为主题词,用行动落实价值观。这样通过图片和文字记录一周实践活动的作业,可减少理论写作的抄袭情况,符合高职学生实践学习能力强的特质。
把践行要求与学生的德育成绩挂钩,让真理用实践来检验。针对高职学生自我成长过程中,价值观树立过程中的模糊和混沌状态,我们理论化的教导效果会指导思想让停留在纸面的课本上,离开课堂回归生活,很多学生在访谈和调查中多次提到实际生活的思想困惑,而我们稍加分析却可以提炼归纳为理论课堂中已经回答的问题。比如:对“自由”、“和谐”的理解,同学们课堂回答得头头是道,但在宿舍生活和集体活动中一旦发生冲突情况,学生的解决模式还停留在原有价值模式中。这充分说明了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了防止这样学了理论却实践中不运用理论的现状,我们要借鉴其它国家弘扬价值理念时的有效实践模式,把社会实践学时纳入学校学分考核评价中来[2]。尤其是美国、新加坡较为成熟的校外义工评价学生德育的机制,我们结合国情可以转变为较为安全的校园实践评价机制。把高职学生的德育考核部分学分,变为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学时。比如:每学期图书馆图书整理义务学时,宿舍文明活动学时,专业科普志愿者学时等有利于学生完成的活动环节。通过设计这样的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发现问题,自己去查找理论导向,让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才是根植于心的价值理念的逐步形成过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真正目的。
我们对学生在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可控的、有效的,但假期的核心价值观继续开展就有很多不利因素,甚至在校期间已初步树立的价值观会在一个假期后又回到原点。据统计,“在中国,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占70%,学校教育占20%,社会教育占10%。”[3]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巨大深远、潜移默化的。学校要争取家长的配合,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我们可以借助家校通的网站和短信平台将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活动和效果及时发给家长[4]。让学校、学生和家长在践行活动中互动起来,特别是把学生的活动图片和正能量的活动视频分享给家长。家庭对学生影响巨大,反过来学生也能影响家庭。争取来自原生家庭的一起成长转变,让学生在点滴中影响家长观念。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的云南高职学生在家族中还是第一个大学生,家长都很关心和重视孩子在校情况,很愿意看孩子在校的图片和视频,也愿意倾听学习过程的心路历程。我们尝试假期也让部分学生在家实践价值观活动,家长是非常乐意发回图文记录的。这样的设计互动环节和延伸性教育,特别是假期在家小实践,学生对原生家庭是言行上的反哺活动,无形当中也是一种身边做起的社会活动。这样不仅降低假期社会活动的风险和成本,还延续和巩固了教学效果,让家长和亲友参与到核心价值观学习当中来,增强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服务效果。
云南高职生源有多民族、多区域的特征,在进入大学阶段学习前,已有来自原生家庭和区域文化的价值观念。尽管这些观念朦胧且不稳定,但对于高职学生入校后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隐形作用。我们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积极主动开展,抓紧价值观念形成的黄金期,通过确定目标、运用网络平台、开展课外实践和评价体系,让高职学生从入学后尽快统一到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识上。入学开始,专家名师讲座进行理论透析,让学生听懂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精髓。常态教学中,运用云课堂等科技软件,把大班教学小班化,课程内容和资料分享化。日常管理中,运用网络平台和短信建立家校通,分享学生在校期间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图文,争取原生家庭的沟通配合。积极开展假期课堂的延伸持续教育,让实践来检验核心价值观的真理性,让家长和亲友来评价学生价值观的落实行动。在互动模式中,潜移默化地反哺原生家庭树立新的价值观,更大范围地辐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高校对社会的思想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