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凤/湖北商贸学院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教学考评体系薄弱这个问题。实践教学的考评具体又包括“考核”与“评价”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指对学生实践表现的考察及成绩评定,后者则主要指对教师实践教学质量的评定与监管。
实践教学考评体系的科学、合理性不仅影响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认知、兴趣和参与度,而且影响任课教师对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对教学形式的选择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而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因此,建立健全、合理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十分重要。
首先看校内实践教学(包括手工操作和电子软件操作)。在电子软件操作方式下,学生根据要求直接在计算机上操作完成之后当场即可由计算机评定成绩(教师可根据管理的需要将软件设置为操作完成当时学生不可查看成绩)。所以在这种方式下,只要考卷内容、考试时间及监考过程安排合理,考核基本公正。但在手工操作这种实训方式下,由于在实训过程中采取的通常是开放式管理,在学生众多、老师监管乏力的情况下,抄袭现象难免存在,甚至有部分同学提交的操作报告、操作成果基本上都是抄袭的,因而无法据以公平、合理、准确地判断个人的真实能力和成绩。
其次再看校外实践教学。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面临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是校外实习基地数量较少,且现有实习基地可接纳的实习生人数有限,因此,学校对实习学生难以做到统一组织和管理,最终一般是通过学生实习结束后回校提交的“实习报告”以及用人单位出具的“实习鉴定”来评定成绩。这样的考核既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践成绩和能力,也不能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学习,无法起到应有的考核和监督作用。
首先,校内实践教学评价不科学、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一是评价主体以学生为主,他们对评教活动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认真评教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评价方法单一,目前对实践教学的评价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对理论教学的评教方法,且以学生评价老师为主,缺乏及时、有效的师生互评,有的高校设置了师生互评环节,但相关信息的反馈并不及时、甚至没有。
其次,校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几乎缺失。目前我国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践教学主要采取专业认知实习、假期调研和毕业实习等方式。在这些实践教学过程中,有的院校可能在实习或调研结束时采取一定的形式来了解教师在实践指导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意见或建议,但实际上缺乏规范的对实践教学评价环节。
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在执行过程中,仍然是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例如:实践课程不能与理论课程一样统筹进课表,实践课多被安排在周末或晚上进行,教师承担的实践课程课时在计算工作量时要打折扣,实践课程不能像理论课程教学一样进行网评,等等。这些现实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践课程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导致他们在对实践课程的考核进行设计时缺乏足够的创新动力,同时也影响了实践课程教学的有效评价。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本身有着以下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在教学内容方面更加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以及对理论知识的运用;二是在教学方法及过程方面更加重视学生的参与性、主观能动性以及师生互动。实践教学的这些特性,使得实践教学课程的考评本身比理论教学的考评更为复杂,涉及到更多的主观性的、难以客观度量的指标和因素。
由于财务管理工作往往涉及到企业的一些财务机密乃至商业机密,因此,企业单位对于到本单位财务部门来实习的学生往往持戎备心理,一般不会让其接触本单位的实质性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外实习过程中比较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即便是少数找到了专业对口实习工作的学生,通常也比较难以获得实际的数据或者真正参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决策。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的难度。
基于互联网技术与教育行业日益紧密结合、教育信息化及教育管理信息化趋势日益明显的现状,考虑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性,我们认为应该基于互联网技术设计一个多维、动态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考评体系。其基本思路如下:
要突破传统的任课教师考核、上课学生评价这种单一的考评主体现状,将校内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如实践教学管理中心、教学督导室)、校外实习单位负责部门或联络人也纳入考评主体范畴,在某些具备可行性的实践课程(如围绕某同一个主题的分组调研)中还可以考虑将本班其他学生也纳入考评主体。
校内实践教学管理部门作为实践教学的统筹管理者,可以结合学校对实践教学的一般管理要求(如校内实践时的考勤情况、校外实践时遵守校纪校规的情况等)来对学生的实践成绩给出评定,同时对任课教师或实践指导老师的教学及教学管理表现给出评价;校外实习单位负责部门或联络人作为学生在校外实习的直接见证者,可以根据其掌握的学生实习的第一手资料来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评定,进而对实习指导老师在实习期间对学生实习的指导情况进行评价;在全班学生参与课程考评的情况下,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特征和考评需要设计评分表,组织同学们在自评、互评的基础上明确自身的可取之处以及与他人的差距,同时,让同学们结合在实践过程中指导老师的表现来对老师及时给出评价和意见反馈,从而更好地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在多元化的考评主体确定之后,让这些不同的考评主体在同一考评时点对同一考评对象采用同一指标进行评分,并根据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对他们的评分给予一定的权重,然后取其加权平均数,即可得到多元化的考评主体在某一时点对某一考评对象的评分。
一方面,要加大对实践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力度,尽量综合运用多维化的考核方法从不同角度考核学生,不仅重视实践结果,而且更重视实践过程。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考核,除了可以采取传统的填写课程操作手册、撰写调查报告、实习报告等方式之外,还可以根据实践课程内容采取相应的过程考核、操作性考核。例如:针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要求学生按照商业策划书中的财务预测与分析的要求来撰写并且上台展示;针对财务报表分析采取学生分组当众汇报或辩论的方式来进行;针对某个企业并购案例组织学生分组收集资料、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等等。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在这些环节的具体表现来组织评分,可以考虑一定比例的学生互评或者学生评委的加入。
另一方面,对实践课程教师的评价方法也应该多维化、立体化。当前我国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对实践教学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问卷法、座谈法和指标体系法,在实施过程中结合学生、教师和课程抽样、采取无记名打分等方式来对教师进行评价。这种评价虽然也较全面地考虑到了教师的教学态度、能力及效果等方面,但由于评价主体的单一性、评价方法固有的局限性,再加上课程难易程度、评教时间先后的不同,以及学生在学习态度、接受能力、专业基础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无法预知的人情因素,学生评教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值得商榷。因此,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采取多维度的评价方法,关注各项指标得分的横向、纵向对比,以及各项指标得分的相对位置变更等情况。例如,将某教师在同一时期对不同班级讲授同一门课程所得的某项评价指标得分进行对比分析,将某教师连续三年讲授同一门课程所得的某项评价指标得分进行对比分析,考虑到某教师评教得分在全校或全院排名的变化,等等。这样综合的、多维度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为公正、客观地进行评教。
实践课程的教学是一个不断更新的动态过程,教师和学生在课程的不同阶段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只有对实践课程的全过程都进行规范、合理的考核和评价,才能真实、客观地考核学生、评价教师。而在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背景下,这种动态化的考评体系是不难实现的。可以尝试:在移动课堂APP中插入便于师生互动的考评模块,改进现有教务系统中的实践课程成绩录入模块(例如,增加考评时间节点和次数等),在现有教务系统中增加校企合作单位参与学生考核、教师评价的功能模块,等等。
对于在考评过程中不同时点教师所得的不同评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权重或影响因子,然后取其加权平均数或综合评分作为该老师此项指标最终得分。
奋斗在教学一线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师都深有体会的一点是,上好一门实践课的难度绝对不小于上好一门理论课的难度,而精心设计和组织好一门实践课的考核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批阅试卷、实习报告而言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如果缺乏足够的激励,是难以调动相关主体的积极性、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对于校外实践教学困境难以突破、校内实践教学现状欠佳的财务管理专业而言,不断提高相关主体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推动实践教学考评的规范、合理化与实践教学效果逐步提升的良性互动尤为重要。
因此,对认真、积极参与实践课程考评的相关主体——尤其对那些改革和创新专业实践课程考核方式的任课教师、设计或改进实践教学考评体系的管理者以及积极推动实践教学考评体系规范化的参与者(包括校企合作单位),都应当给予常态化的正向激励,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以促进高效、规范的实践课程考评体系的良性运行。
综合前文所述,可以设计一个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三维(X轴、Y轴、Z轴)立体的实践教学考评体系框架。X轴代表多元化的考评主体,Y轴代表多维度的考评方法,T轴代表时间。多元化考评主体借助于互联网技术采用多维度的考评方法在不同时点所取得的一系列的考评值即构成了一个多维、动态的考评过程。相较于传统的考评体系,这种多维、动态的考评体系更能真实、客观、公正地反映某实践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
参考文献:
[1]陈国海.我国高校“学生评教”研究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1,24(1):30~32.
[2]杨湘清,胡耀荣,杨健康.学生评教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兼论学生评教的思路[J].高等理科教育,2003(6):12~15.
[3]赵冬梅,霍振芳.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5):139~141.
[4]姚旭,荣红霞.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标准研究[J].教育探索,2014(4):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