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静洁
(文成县大峃镇人民政府 浙江省,温州市 325300)
近年来,乡村经济发展得到明显改善,农民实际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不利的情况是,农村优质文化也面临着消失殆尽的危险。为了尽可能挽救这一现状,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站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很多乡村文化站名存实亡,并没有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这也是导致乡村文化消失的主要原因。
乡镇文化站建设总体水平适中,大部分经济实力较强,可以确保乡镇文化站持久建设,再加上乡镇府每年定期投入,足以支撑乡镇企业文化建设。但是,很多地区之间仍存在发展不均衡现状,其主要表现在:县域之间不平衡。受到交通条件以及经济发展影响,有些地区的文化建设相对较好,文化跟进也比较快;而有些地区文化发展水平比较落后,整体建设进度也比较慢;还有些文化站一直没有进行文化编制,文化工作人员更多是临时聘用,因此也使得这些区域文化建设很难进一步快速发展。此外,即便是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地区,也存在乡镇发展不均衡情况,当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区域,这一现状就更加明显。例如,有些乡镇每年的文化活动多达五十多次,而有些乡镇文化活动却只有四五次,不同乡镇之间形成了很大反差。
乡镇文化站建设中,文化主管部门只拥有一定的业务指导功能,而其它的行政功能都是由乡镇政府负责。这样的管理体制会使得用于乡镇文化建设的投资直接和政府领导重视程度挂钩,因此也存在很大随意性。一些乡镇文化在实际建设阶段,经常出现资金短缺现状,还有一些乡镇并没有将农村文化经费纳入到实际财政预算当中,通常情况是举办一次活动,申请一次活动资金,而当乡镇缺少实际活动经费时,文化活动就会自动被取消;文化站干部编制被无故占用,人员被挪动现象也时有发生,特别是针对一些文化水平较高文化人员,这种被挪用现象就更为明显;文化站工作更多满足上级领导要求,很少有自助创新,且文化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乡镇文化站实际工作人员面临着严重老化问题,文化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现象突出。文化工作需要不断地创新和饱满激情,因此,文化队伍建设需要较为年轻新鲜力量。但是由于乡镇文化实际人事管理制度等问题,使得乡镇文化站建设很难留住优秀年轻人才。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实际新农村建设时期,文化需求逐渐增加,若不能妥善解决实际文化人才需求问题,一定会对乡镇文化事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在乡镇文化站发展建设中,要做好长期发展规划,结合各乡镇实际发展现状,对乡镇文化站的各项基础设施、资金投入机构、机构人员设置与编制等不同方面,进行合理组织规划,从而有效解决影响文化站发展政策障碍。当然也要做好近期发展规划,结合乡镇自身特点与当地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开展惠及大众文化工程,并从文化活动参与、文化满意度调查等方面来逐一进行谋划,以便于文化站工作真正有效落实。确保长期规划与近期发展目标相互统一,同时做到不断创新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从而不断提升文化站发展层次水平,不断提升农民精神文化水平。
展现服务特性。乡镇文化站建设主要以展现文化服务为主,同时围绕农民开展相应文化建设活动,鼓励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际活动中来,和文化站一起发展乡村文化。以往乡镇文化站更多是机械进行文化宣传,远离了服务宗旨,让农民感受到文化快乐才是乡镇文化建设基本落脚点。找准平衡,乡镇文化站主要职责是配合乡镇府做好相应文化工作,然后向广大人民传播现代文明,不断丰富农民精神生活,与此同时,还要将农民实际反馈信息及时传达到有关部门,以便更好为文化建设提供相应参考。乡镇文化站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就一定要找好实际平衡点。
乡镇文化站工作应由乡政府负责,党委参与把关,如此才能避免乡镇文化站工作重复、多头管理等弊端,从而提升文化站管理效率;与此同时文化主管部门还要加强对乡镇文化站业务指导。因地制宜采取合理化农村文化建设,开展分类指导,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提高整体业务水平,尤其是对于乡镇文化站人员配备、指责调遣等方面,文化主管应保有一定建议权。
综上所述,乡村文化站建设对于乡村文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大力推进乡村文化站建设,同时针对其存在问题,采取妥善措施合理解决,如此,才能使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1]杜功才.关于推进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群文天地,2011(21):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