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 雪/哈尔滨石油学院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在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中,俄罗斯是我国最大的战略合作伙伴,而其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中亚地区也具有广泛的俄语基础。因此,俄语在丝路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中必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黑龙江是我国与俄罗斯地缘关系最为密切的省份,随着“龙江丝路带”的建设,国内企业对俄业务增多,面向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出口易量增速迅猛,其中俄语人才相对缺乏的问题日益显现。作为民办高校的俄语专业教学也要借着这股东风,找准方向,与时俱进,积极推进俄语课堂教学改革。
一部优秀的教材,会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目前民办院校所使用俄语教材与公立高校大同小异,没有结合自身生源特点及专业特色的个性化教材。因此,民办院校在服务“一带一路”的外语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教材不适用的问题。
师资队伍水平直接影响学生水平。与本科院校相比,民办院校教师缺少出国留学和进修的机会,很少或没有国外学习的相关经历。民办院校也很难留住优秀的教师,很难吸引国外留学回来的优秀人才或外籍人才。因此,民办院校俄语教师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对高素质的外语人才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更高。作为一名俄语人才,不仅要熟练掌握语言,还要拥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敏锐的国际视野。但是,我们现在的俄语教学在课程设置方面仍然缺乏科学性,课程设置也比较单一,教学偏重语言训练,没有形成有鲜明个性的课程体系。
民办院校在俄语教学中,沿用使用多年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同时,大部分教师对 “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尤其是中亚地区一些国家的文化、习俗等,都不是十分了解。相关的国情文化课等课程学时有限,学生仅对于对异国的国情有简单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有限。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俄语教学模式单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对教师的依赖性强,自主性、创造性差,只会死记硬背老师教给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差。
民办院校的生源无法与公立院校相提并论,学生的自觉性、学习习惯、接受和理解新事物的能力都相对较弱,民办院校的培养目标也主要为培养实用型人才,因此有必要编写一些符合自身特点的教材,使学生学习起来更为简单易懂,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推进,对民办院校俄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以及专业素质,坚持处于专业的前列。学校层面一要不拘一格地从国内外引进先进人才,另要立足本校实际,采用多种模式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外语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基地。民办高校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当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服务当地创新型、特色化发展项目,设立特色化课程,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实现课程的综合化和职业化。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要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中心,让课堂教学与课外研讨相结合。在讲解语言时进行文化的渗透,并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让学生学习他国文化的同时,也学习中国文化的精髓,与外国人交流时,既能很好地遵守对方的文化习惯,也可以很好地介绍中国的文化。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过程中坚持复杂语法简单化,以利于学生了解掌握。把现代教育技术娴熟运用到外语教学,增强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一带一路”战略为俄语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给民办院校的俄语教育工作者带来新的挑战,为俄语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民办院校俄语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变化,找到适合自身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海淑英.“一带一路”背景下俄语+中亚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民族教育研究,2017(2).
[2]李萍.黑龙江省“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外语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