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梦宇
(阜阳师范学院,安徽阜阳 236041)
丧文化,它是青年群体亚文化的一种新形势文化体现,同时“丧”本身具有失去、遗失等不吉利的意思,与之搭配的词语常有“丧胆”“丧家之犬”“丧气”等,在现代网络形式下,手机、电脑的广泛运用使丧文化的传播变得极为迅速。丧文化所呈现出的是态度消极,情绪低沉,聚聚寡欢的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充满负能量,精神萎靡的心理状态。看起来是对人们产生负能量的语句,却受到广大90后青少年的欢迎,并在网络上广为传播。而丧文化所带来的消极、绝望、麻木、失望、颓废等文化色彩却与传统主流文化相悖,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念,甚至影响了青少年对未来的看法,与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说过:“在任何时期,青少年首先意味着各民族喧闹的和更为引人注目的部分”值得我们深思的是,青少年对“丧文化”在网络形态下的热捧折射出了现代社会青少年的情绪共鸣点,这也潜移默化地反应出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和对现实的忧虑,体现了青少年当下时代的意识形态。随着这种意识形态渐渐被认可和接受,从而让社会认识到它对青少年的影响力以不容小觑,因此关注青少年的思想变化,是生活质量的一种高度重视形式。在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道路上,解释丧文化出现的原因并寻求解决途径,是对青少年形成积极向上的意识形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首要任务。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喜欢用自嘲、颓废的词汇表达自己当下的心理状态和生活处境。“透过社会心态的状态及其改变,可以看到社会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可能产生的后果”。丧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同时也映射了自身发展环境的变化。
丧文化之所以与传统文化有较大的区别在于它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概念。我们所认为的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进取的不竭动力,是正统的中华传统的思想文化形式。而丧文化是根据环境在已有物品的基础上所即兴拼凑出来的,但它却能充分地反应出当代青少年对于现生活思想状态和意识形态。在《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一书中,也提到拼贴(bricolage)这个概念,并且简要地解释了亚文化是如何存在与建构的,由此可见对于亚文化这一社会心理形态形式,已不仅仅是现在人们所关注的课题,早在之前就有人提出了对于该文化以拼贴的形式的论述,可见亚文化的存在时间之久,并且该意识形态也早已被社会重视。并且法文Coller就是粘贴的意思,但这并不是普通的复制粘贴,而是根据环境随之改变的一种文化。然而它的出现却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文化相违背。
在网络形态的影响下,青少年在网络上会了解更多关于丧文化的信息。包括现在他们的穿衣搭配,在丧文化的作用下,例如混搭这个词也在众多人群中脱口而出,只要觉得好看,冬天穿裙子又未尝不可,以至于现在年轻人的穿衣风格与以往有较大的差别。我们会看到他们穿着怪异,故意将牛仔裤戳个洞,在衣服上配备铃铛似的物品,或骑着摩托放着超大音乐,看起来还很享受的样子。这便是丧文化以拼贴的形式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善于结合各种物品来打造不一样的外观与形象,来显示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包括最近在网络中流行的心灵鸡汤段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来自于“拼贴”,以前这些语句都是鼓励人们积极向前,在失望中寻找希望,而现在很多青少年则在此基础上加以更改与运用,就形成了相反的意思,并在众多人群中普遍谈开。例如:不努力一下,都不知道什么是绝望;让我躺一躺,就这样,到躺尸到死亡,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如果你觉得自己跟狗一样累,那么你错了,狗没有你累等桥段。让这些语言完全脱离了原有的意思,并让青少年在不同的场合下抒发谈论,表达自己的想法,道出自己对社会不满和颓废的心声。
借用当代社会普遍认知的百度文学来解释丧文化:一些90后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和绝望的泥沼而难以自拔地活着,他们丧失心智,漫无目的,没有意识,只能麻木地生存下去。
这些定义看似是对青少年进行贬义的批判,但事实中,他们的这些表现来源于对现实环境与社会的无助,换一句话来说,青少年他们的内心是很敏感的。也许我们从历史的发展中能切身地感受到现如今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都比前两代人更加优裕。但是,社会总不会一成不变,与此同时青少年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要承受着社会的压力与无情的竞争,他们渴望成功,而美好的理想总会被残酷的现实所打败;他们在谈婚论嫁的阶段要承担房、车、彩礼等经济压力,在工作中又要面临升职、加薪等社会压力,一旦他们受挫,或自认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不到更好的体现时,便寻找客观因素进行自我排遣。这时,他们就急需一种方式来排解心中的苦闷,恰好“丧文化”以自嘲,麻木同时又夹有不甘的方式来表达难以抒解的情绪。当青少年在生活中屡次遭到失败,努力却得不到回报时,时间久了就会停止挣扎,不怀希望地看待这个世界。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称之为“习得性无助”,这种心理特征具有低成就动机,低自我概念,低自我效能感,情绪失调等。同时丧文化也带有这样的负面情绪:颓废,悲观,忧伤,懒散,无所事事,对未来充满失望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较为符合习得性无助的特点。与此同时,具有习得性无助特征的青少年,他们的生活经历往往是失败的,因为他们习惯了以消极的态度去看待生活和工作,遇到困难就容易形成一定的消极思维模式,久而久之,便会沦陷于更加焦虑的泥沼中。因此他们就借助网络,运用丧文化这一外界因素来抒发自己的情绪与不满:发展前景太渺茫,走过的路过于坎坷;只有真正努力过的人才知道天赋有多么重要,种种对社会意识形态的错误认知,将负面情绪引至极端。因此,习得性无助也进一步阐述了丧文化的心理特征。
模因论始于达尔文进化论对文化进化的阐述,它指在生活中人与人相互模仿、传播而开的动作,语言或思想。模因(meme)与基因(gene)有相似的发音,让人们容易想到它是一种模仿现象。而流行语言作为一种信息,充斥着我们的世界,在生活之间不断地运用和复制并加以传播,这就是语言模因论。
不久前一张1993年的照片火爆了我们的社交网络。“葛优躺”便成为了网络热词之一,在图片中我们能看到,葛优懒散地躺在沙发上,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同时图上还附有一段字: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随着科技网络的发展,大多数青少年会经常在QQ,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用“葛优躺”来进行自嘲,并在其中加以模仿,相互表达,“我都承认我是个废物了,那你还能怎样对我的人生指手画脚呢?”“哪有什么选择恐惧症,还不是因为穷”“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还相信这句话”每天都有不同的人发图,发文字传播丧文化并加以效仿,其规模和速度都要超出我们的预测。同时2017年12月,“佛系”这一词也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火爆网络,“佛系”的意思大概是一切顺其自然,不争不抢,都行,都可以,没关系。现在很多青少年喜欢在自己做的事上加上“佛系”这个前缀,比如“佛系追星”、“佛系恋人”、“佛系购物”等,在“佛系”的背后,也可以看出青少年对生活的“丧”,而“佛系”的走红,显然引起了更多人的模仿与传播,预示着模因论在其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笔者在百度引擎中搜索“丧文化”,便有相关结果约7,270,000个(截至2018年5月16日),可想而知,“丧文化”已经成为模因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由丧文化引出而来的动作、文字和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大部分人的共鸣,但其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表意,而是青少年对生活无所顾忌悠闲而又懒散的态度,即什么都不想干,他们视自嘲为一种乐趣。而语言模因论则解释了丧文化的表现,在网络媒体的作用下大量复制传播,并加以影响。
从健康向上到颓废失望,看似充满负能量的丧文化,并非是一种偶然现象而出现。它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同时,丧文化也反映了客观的现实问题,因此寻找丧文化出现的媒介,对整个青少年群体的价值引导具有一定的意义。
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5.8%,较2016年底提升2.6个百分点,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6年的95.1%提升到97.5%。这些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络媒体平台进行交流,并散发信息。网络与其说是一个传播的工具和平台,不如说是人们生命的一部分,网络进入人们的生命,不是工具,不是方式,而是一种生命的空间,一种生命的存在形式。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以表情包为代表的丧文化在传递的过程中,新媒体网络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新媒体作为一种快速传播文化的媒介,不仅传播速度较快而且容量多,内容丰富,同时也加强了青少年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他们在虚拟的网络中能够找到与自己有默契,有共同语言的知音,使丧文化有了新的风格,从他们而以丧文化为载体进行交谈。我们经常会发现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中发图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比如,笔者最近就看到一张图,上面画着一条鱼并背着行李,拄着拐棍,眼里流着眼泪,并配了一些文字:这里没有我这条咸鱼的容身之处,在网络交谈时,青少年相互发图的奇妙之处就是让看到这张图片的另一方也有一种忧伤的感觉。青少年的思考能力和思维方式因此也随着新媒体的出现而改变,在网络发展的平台上,人们进行互动交流,思想便逐渐变得开放,了解的也逐渐多元化,并在差异中找到共同点来进行沟通,这与先前单方面的输入效果要强得更多。
在新媒体网络发展的新环境下,青少年丧文化借助于互联网、手机、电脑等设备,向社会展现出他们当前的思考方式与社会环境新的特征,随着时间的发展,他们的表达方式也会更加新颖与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丧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众所周知,心理表达的方式有千千万万,但是它所要呈现出来的是有意识的思维,同时也是某种心理需求,但更想展示出自己的个性,青少年的张扬具有追求自由,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冲动,进而更会呈现出一种新风格,能让他们尝试并接受新事物,与此同时网络流行语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它以娱乐化,平民化的特点得到了广大青年的青睐,这就更加符合了青少年的需求。
青少年是介于童年和成年之间,这是人生中的特殊时期也是很重要的时期,但在这个时期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还不够成熟,缺乏理智的头脑,常以感性来判断是非,同时网络新媒体上出现的丧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妙趣横生的图片与文字,也包括滑稽夸张的表情与动作。在一定程度上会使青少年不经思考就加以运用,借用幽默诙谐的语句进行表达并附加搞笑的动图以显示自己的成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相对较强,因为他们喜欢张扬,感性多会超过理性,用别样的文化来表达会让自己会更加标新立异,显得与众不同。而与之形成对比的传统主流文化在这种情况下缺乏一些诙谐与幽默的感觉,展现不出他们的个性与自我。因此,青少年更乐于在网络中运用丧文化来阐述自己的看法。丧文化通过网络的作用,打破了时间、空间与地域的限制,他们在网络中相互交流,产生共鸣,青少年张扬的新风格同时更显示出了他们的个性,也进一步推动了丧文化的发展。
青少年是一国发展的中流砥柱,少年强则国强,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需积极引导青少年文化的健康发展。同时在网络科技的日益发展中,加强对青少年意识形态的建构,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更具有一定的意义。
在网络媒介的作用下,各种文化信息便会轻而易举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而青少年正处于人生中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表达,渴望关注。对于他们来说,丧文化能在一方面较好地阐述他们的心声。因此,青少年更应该辩证理性地看待这些文化,提高甄别文化信息的能力,合理地看待这一文化的存在。
如今是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同时网络又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多数青少年面对良莠不齐的文化往往不知该做出如何选择,其中既有优良传统且符合自身特点的积极文化,又有抱怨当下不思进取的消极文化。而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缺乏辨别是非,甄别文化的能力,他们只要在网络上看到相关新奇的信息就不经思考地相互传播并取乐,这便会容易促使部分青少年背离传统文化的轨道。比如,2018年4月,网络热词中出现了“积极废人”这一概念,它的意思是人们的心理是健康向上,并会给自己定下目标,但行动起来却宛如废物,没有执行能力,这个词语在当时广为传播,而部分青少年以自嘲的口吻用这一词用来解释自己无所事事的原由,让自己的失败更加坦荡,更加心安理得。“积极废人”这一说法虽是历史部分时期的产物,但青少年面对消极文化时,仍需理性对待,因为文化的作用是无声无息,不容小觑的,丧文化也不例外,这种消极的文化会使青少年丧失独立自主自强自信的秉性,同时也会促使自身养成无精打采,焦虑,抱怨社会等不良的心态,甚至会迷失自我,做出非理智的行为。因此,青少年在网络文化中应提高自身甄别文化的能力,更好地运用社会网络公共资源。
青年丧文化的出现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偏离的现象,同时也反映了青少年时期消极的心理变化与社会心态。因此,社会应该推动青年群体获得文明健康文化的熏陶,用积极、健康的主流文化和民族精神去引导青年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更加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让他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拥有更强的幸福感。
具体而谈,学校应举办相关网络教育与讲座,加强文化价值观教育,积极开展相关知识宣传。同时更要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变化,引进心理咨询师,更好地解决他们在生活中的烦恼,预防焦虑、烦躁的心理疾病。学校同时更需秉着公平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位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政府应进一步净化网络信息,维护社会秩序,坚决抵制谣言,对恶意传播谣言的行为依法处置,同时也应加快核实有关信息,加强监督,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更重要的是政府需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少年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使广大青少年成为传播积极文化的主力军。青少年是一国的鲜活血脉,他们的发展对社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故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减少丧文化带来的的消极影响,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也说过: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