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分析造成小学英语阅读障碍的原因入手,介绍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并结合课堂实例进行了阅读教学的改革与尝试。
关键词:英语阅读;阅读理解;探究
一、 问题的提出
当我们在努力摆脱“哑巴英语”的探索中,却遭遇了另一只拦路虎——偏重听、说技能的训练,忽视了读、写技能的培养。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常把游戏,儿歌,表演等活动带入课堂,注重单词与句型的教学,而忽视了英语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输入的重要手段。针对这一现象,笔者通过和教师研讨,与学生交流,进行问卷调查等方式,发现了在现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教师方面
1. 注重词汇、语法教学,忽视语篇的理解。
由于教师受传统经验影响,常常把词汇、句型作为第一、二课时进行教学,然后把课文作为一个听力材料,补充一些词组,逐句逐段地分析。只注重语言表层信息的吸收、理解和操练,忽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完整的表达某一话题的能力,影响学生对完整语篇的感知和理解,使其阅读能力不能得到系统完整地发展。
2. 固守课本,缺少拓展。
从《译林英语》这一教材来看,中、高年级每单元均配备两篇阅读材料。不少教师仅满足于教材所呈现的内容,局限于课堂上短短的十几分钟,能朗读,会翻译即可,往往忽视了阅读地生活化。
(二) 学生方面
学生在英语阅读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主要由两方面原因。第一,平日对课文的学习都是老师讲解,学生记录。离开了老师之后,他们觉得一下子文章中出现了太多生词,不知道从何入手。其二,他们所做的阅读理解题都是以判断,选择为主。一些偷懒的学生只求完成习题,在不阅读的前提下,胡乱猜测,不选A就选B,不是对就是错,无论是答题还是订正都是相当容易的。因此,学生从主观上逃避了阅读,连读得懂的也懒得去读。
二、 教学中的改革与尝试
(一) 阅读前(Pre-reading)——激趣导入
“阅读前活动”是英语语篇教学的前奏和基础,对于建构语篇文本的内容和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环节的活动主要是为了学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做準备。教师可以以课文作为载体,创设丰富的语境,引导学生接触和熟悉所学语言。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组织学生开展以下阅读前活动:
1. 教师出示主题,请学生预测文章内容。
【例】六下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在教学前,教师引导学生来猜一猜:What country it is? Why is it an interesting country?我们认为这种对学生进行语篇阅读的“预测”能力的培养,既是一种阅读技能的培养,更是一种阅读策略的培养。它不仅唤起了学生对英语语篇阅读的兴趣,而且还为语篇教学的展开做好了铺垫。
2. 以文化背景知识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五下Unit 7 Chinese Festivals文化板块课文,我们可以在课前先展示一些与万圣节相关的图片并介绍一下这个西方节日的主要活动,以此来唤起学生阅读课文的欲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一直以来都是学生比较关注的内容,向学生渗透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 阅读中(While-reading)——注重任务设置
“阅读中活动”是英语阅读教学的主体,也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心所在。
1. 带着任务去阅读
【例】在教学A camping trip这一语篇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前布置这样一个任务:
快速圈出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直线画出他们所准备的露营用品。通过这一活动,学生能准确地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2. 学会提问
学生用英语提问的能力远远落后于他们回答老师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按意群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阅读的速度及效率。
【例】五(上)Unit 6 My e-friend,我们可以先出示一张关于Peter的信息表。
Peters information card
Name: PeterHometown:
Subjects:Hobbies:
让学生来根据表格内容,自主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文章找出答案。
3. 精心设计板书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忽略了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其实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板书来帮助学生提取文本信息。
【例】五下Unit Helping our parents可以设计如下表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文章思路。
Saturday afternoonSunday afternoon
Fathercleaning the car???
Mothercooking breakfastcooking dinner
Timsleepwatching TV, eating fruit
(三) 阅读后(post-reading)——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阶段是巩固和拓展知识的重要环节,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及训练其说与写的能力。可分为课内拓展与课外延伸。
1. 课内活动: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板书、图表等的提示,进行信息整理,侧重于训练学生运用语篇信息、对其进行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组织语言转述课文。
2. 课外活动: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主阅读的能力,教师可以有目的的布置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课外阅读作业。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我们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课文教学模式,积极参与阅读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茅蓓蕾.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之我见[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
[3]钱希洁.英语语篇教学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溧阳市平陵小学.要重视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N].江苏省时代英语报,2008.
作者简介:
张煜瑜,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