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登清 杨开旻
摘 要:在农村小学生压力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导致学生厌学现象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小学生厌学现象的产生原因主要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及自身等方面,在找到小学生厌学原因之后,就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消除学生的厌学情况。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厌学;对策
农村小学生厌学情况属于基础教育危机的主要表现,并且目前越来越严重。厌学属于学生生活中的主要问题,备受家长、教师及社会的重视。所以,不管是研究人员还是教师,都要全面分析导致厌学的原因,并且制定针对性的对策。
一、 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原因
(一) 社会原因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们思想也越来越开放,所以就导致大量负能量的因素对农村学校造成了影响。21世纪属于信息化社会,农村孩子也逐渐接触到网络,学生涉及了部分不良网络游戏,并且沉迷于网络中,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最终导致学生出现厌学心理。另外,因为网络游戏的影响,还会导致学生逃课、旷课,并导致学生出现自卑、不合群的情况。据调查显示,有20%的学生上网目的为学习,其他学生上网目的都是玩游戏、看电视和交朋友,以此表示网络影响力较大。目前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前景不甚良好,大学生的就业率逐渐降低,部分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只要是不合自己的心意就不去上班;并且因为农村家庭条件较差,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影响。
(二) 家庭原因
在学生成长中,家庭教育尤为重要。但是在农村家庭教育中,还存在部分问题。部分学生家庭破裂,父母离异,从而导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以此产生厌学行为;部分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方法不当,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导致学生厌学;还有部分學生失去父母关心,成为留守儿童,大部分都是和爷爷奶奶生活,从而使其内心更加脆弱,产生消极心理。还因为家长对学生的关心不足,使学生在学校遇到问题无法有效疏导,导致学生厌学。据相关调查显示,对129名留守学生研究,表示其厌学比例较高,占据总厌学学生的56%。
(三) 学校原因
学校对学生期望较重,对学生给予较大的压力,从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厌学。首先,目前新课改导致教学内容及学习方式枯燥,增加了学生厌学行为。其次目前农村小学规模小,教师受到自身素质限制,无法实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而导致厌学。再次,部分学生处于叛逆期,和师生关系不好,加上缺少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使学生出现厌学心理的时候没有有效指导。最后,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学习过程枯燥,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在对学生厌学和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中显示,有78%的学生表示教师教学模式枯燥,这也与学生厌学具有一定的关系。
(四) 学生客观原因
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身学习方法,并且不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同,只是盲目地跟着学习,因为无法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而失去学习信心,导致对学习出现抵触情绪,以此厌学。在对学生调查过程中的就是否制定详细学习计划中,有70个人不厌学,175人厌学,在不厌学学生中有85%制定学习计划,在厌学学生中有75%学生没有制定学习计划。
(五) 学生主观因素
俗话说:“十个手指伸出来有长短。”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对文化知识的接受能力差,智力发展水平跟不上同龄儿童,或是先天性痴呆、疾病、残疾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从而破罐子破摔。
二、 克服厌学对策
(一) 树立正确人生观(学生方面)
良好学习动机及明确的目标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教育学生对社会进行认知,从小培养学生批判及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的诱惑,以此避免网络对其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 良好家庭教育(家庭方面)
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多种方式和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对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进行及时地反馈,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和家长积极的配合,找出问题原因,尊重学生自尊心,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开导,避免对学生进行体罚、粗暴的管教方法。
(三)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社会方面)
相关教育部门要重视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并且还要扩大培训覆盖面及力度,对其教学方法、教育理论及思维方式等进行更新。还要对办学条件进行有效的改善,对教学设备进行完善,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机制,以此为农村师生创建良好学习及教学环境。
(四) 提高学生兴趣(学校方面)
对学生不良思想进行纠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多多了解学生,观察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点。并且学校还要创建留守学生管理档案,多掌握留守学生心理特点,基于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多对其进行关怀,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校和教师对他的爱。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导致农村小学生出现厌学的情况较多,要求教师及学校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通过自身的爱心走进学生内心,从而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有机结合家庭、学校及社会等资源,从而帮助学生从厌学中走出来。
参考文献:
[1]王博文.小学生厌学原因及其对策初探[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3).
[2]李春敏.浅谈小学生厌学现象及乐学对策[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3).
[3]柯善春.农村小学生厌学情绪产生原因分析[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4).
[4]胡斌.小学生厌学形成原因及应对策略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2).
作者简介:
韩登清,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打柴沟镇打柴沟小学;
杨开旻,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打柴沟镇安家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