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交通系统创新研究

2018-11-14 05:43顾传棋王凤陈莺莺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塞罕坝景点景区

顾传棋 王凤 陈莺莺

随着自驾游在国内的流行,景区的交通建设越来越重要,但大部分景区对于交通建设的投入相对落后,影响了游客体验。笔者结合成功案例与塞罕坝景区的实际状况,设计出塞罕坝景区交通优化方案,以期提高自驾游游客体验满意度,推动自驾游在国内的发展。

以自驾游游览方式为主的景区,其内部的道路交通机制对游客体验十分重要。但目前中国景区信息化程度较低,旅游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管理者对于景区交通智能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交通承载力难以承受旺季的客流、车流量,导致交通堵塞的问题层出不穷。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资源得天独厚,园区面积大,近些年又以“塞罕坝精神”闻名,吸引了众多游客自驾或跟团游览此地。园内只有两条主干道路——棋赛路和101国道,其中棋赛线是旅游主路。在旅游旺季,棋赛路经常发生严重拥堵,此外,总场—七星湖路段、住宿中心以及月亮湖景点周边也时常拥堵。周五入园游客多,入口比较拥堵,周日出园游客多,出口比较拥堵。由于景区管理人员对景区的车流量监控能力不强,对景区的交通状况缺乏有效调控,所以使得景区交通问题持续存在。

为解决上述问题,塞罕坝森林公园应当建设智慧交通。笔者搜集大量智慧景区、智慧交通的相关文献,结合了智慧九寨的建设成果,设计初步方案。在经过实地考察与采访后,笔者梳理出塞罕坝景区目前的建设的问题所在,并据此得出适用于塞罕坝景区的交通优化方案。

一、相关研究回顾

(一)智慧景区

早在2008年,IBM就率先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智慧景区”是在“数字地球”向“智慧地球”转型这一重大背景的基础下,结合景区特性,运用人类最新文明成果,构建智慧网络,实现景区智能化发展。

梁倩、张宏梅在分析总结多名学者对智慧景区的定义之后,认为智慧景区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终端设备以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智能化的高满意度服务,促进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而实现对景区各项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的变革。智慧景区的建设和运营主体是政府、企业和景区管理人员;核心技术是物联网、云计算、移动终端设备和人工智能等;主要受益对象是景区的观光人员和管理人员。

(二)智慧交通

智慧交通指在智能交通的基础上,融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等高新IT技术,通过高新技术汇集交通信息,提供实时交通数据下的交通信息服务。陈琨等人认为智慧交通是智能交通发展的更高阶段。张盈盈等人认为智慧交通更强调如何将交通系统全面融合到城市总体发展和建设中,不局限于智能交通系统的现有功能,而是将海量交通信息进行挖掘、分析,强调系统的实时性、人机交互性和服务对象的广泛性。

交通作为影响旅游体验和制约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是景区规划的重头戏。这也决定了智慧交通是最能体现智慧景区建设的一部分,无论是对于从客源地至目的地的大交通,还是景区内部的小交通,以物联网采集数据、云计算存储数据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都能发挥作用。然而国内对景区智慧交通的专门化研究较少,多数还是将城市智慧交通体系的构建研究直接搬到景区案例中,较少联系实际。

二、塞罕坝景区旅游开发与交通优化的制约因素

(一)从景区管理层的角度看

1.塞罕坝与其相邻的两个景区道路相通,但各个景区管理单位不一致。塞罕坝景区与御道口风景区和乌兰布统草原相邻,道路相通。尽管塞罕坝与御道口景区在旅游上已进行了整合,从景区入口买票可以在两个景区间游玩,但是两者的行政管理上归属于不同部门。塞罕坝、御道口于乌兰布统这三个景区分别属于河北省林业厅、河北省围场政府以及内蒙古管辖,在旅游开发难以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三个景区协同开发景区交通的难度较大,较大项目的实施,需要得到三个管理部门的批准,且建设资金的来源也难以协调。

2.管理者旅游开发意识较弱,旅游开发与生态建设这一首要目标存在矛盾。塞罕坝于1993年才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它的首要身份为机械林场,生态建设是其首要任务,其次才是旅游的发展。管理者对旅游开发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生态建设。而且旅游开发的过程中给林场造成了生态破坏,在一定程度上,林场管理者对旅游开发存在矛盾心理。管理者对旅游宣传的投入较少,资金主要用于宣传其在生态建设的成就。

3.景区没有行政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管理机构。塞罕坝没有独立的行政管理部门,对景区的食、住、行方面难以形成有效的管理。在规划、管理上的欠缺也是导致景区交通问题产生的因素之一。

4.景区旅游开发部门权力有限。塞罕坝景区隶属于河北省林业厅,景区旅游开发部门需要听从上级指导,无法在旅游这一板块行成有效的管理。各项目的实施都要通过河北省林业厅、总场的批准,延长了项目从策划、批准、实施到投入使用的周期,导致景区的相应建设无法及时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

(二)从景区资源的角度看

1.景区为开放式交通,且面积较大,因此交通建设总投入较大,投资困难。由于塞罕坝景区与御道口、乌兰布统景区道路相同,很多游客会在三个景区之间往返。塞罕坝总面積940平方公里,景区各方面的建设都需要投入非常多人力、物力。若果再加上御道口景区和乌兰布统景区,建设工作量是巨大的,建设难度系数也非常大。

2.旅游发展与生态效益之间的矛盾。在道路铺设、停车场建设、道路信息标志建设等过程中,需要占用原有的林地,因此会对林场的生态资源造成破坏。

3.旅游周期较短。景区仅有五个月的营业期,冬季不正式对外开放,每年服务游客大约50万人,营业收入5 000万元,用于景区建设的资金十分有有限,需要得到外部的资金支持。

4.施工期较短。塞罕坝景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积雪日数为169天。景区内的施工期每年只有5个月,加大了建设难度。

三、塞罕坝景区旅游交通优化建议

(一)旅游线路规划

目前,塞罕坝景区的微信公众号功能较为单一,仅仅是在推送中发布景区资讯和照片,缺乏较为实用的信息,且没有服务功能。景区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分享游玩攻略,发布交通信息,并根据不同的园区入口,设计出多条游览线路,在游客出发前为他们推荐不同入园方向的游玩线路,从而缓解旅游主路的压力。在微信平台上,着重介绍小众景点,疏导游客,以缓解热门景点景区承载力,并修缮小众景点周边的道路与停车场。

景区还可以设计微信小程序,让游客在小程序中选择想要游览的景点,一键定制游览线路,并且利用景区车流量监控数据规避拥堵。

(二)车辆及道路管理

塞罕坝景区预计于2019年建成景区客流量监控系统,景区管理者可以利用这一系统对景点周边的拥堵状况进行预测,及时发布交通信息引导车辆避开拥堵路段。在容易引发拥堵的路口安置信号灯,规范游客的驾车行为,指导司机安全有序地驾驶。景区还应当在路边安置电子信息牌,及时对车辆进行引导分流。在车流量相对较大的时段,局部路段设置单行,以提高道路利用率。在旅游高峰期,对月亮湖、公主湖等热门景点采取限车限流的手段。在旅游旺季到来之前,景区应提前制定好交通事故应急预案,以减少交通问题给游客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停车场改造

在停车场的改造上,以生态为关键词,使其外观与景区的森林环境相融合,在车位与车位之间以植物作为车位隔离,杜绝乱停现象。在停车场空间区域的划分上,将大巴车与小型车分区停放。考虑到游客一些不规范的停车行为,对容易产生停车问题的停车场进行重新规划。在旅游旺季,增设临时停车场。停车场还可以引入一些先进的管理系统,如车牌识别媒体机管理系统、RFID停车场管理系统、超声波车位引导管理系统和视频车位引导管理系统,等等。

(四)丰富游览方式

为了缓解景点周边的交通压力,景区可以提供租借自行车服务,在游客较多的景点附近3~5 km距离内设置自行车租用点,并支持在线交易。同时,在景点边设立非机动车停车区。提供的自行车应当款式多样,如单人自行车、情侣自行车、家庭自行车,丰富游客的骑行体验。

(五)簡化入园方式

游客自驾进入景区前,可以通过网络实名制购票,以车为购票单位,一车一票,购票时登记车牌。收费标准以按车型的大小划分,费用包括门票费以及在景区内停车费。在园区门口设立自助售票取票机,游客可自助取票,实现智慧化。

四、结语

从全国范围来看,智慧景区的建设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如何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解决痼疾,提高游客满意度,是景区管理者需要关注的问题。对于塞罕坝等以自驾游为特色的大型森林公园景区来说,交通就是命脉,行车、停车、道路规划和线路设计是游客最为关心的几个方面。调查显示,游客对于智能检票入园、智能线路推荐等需求量相对较高;同时,塞罕坝方已组织过相关讨论会,即将启动初期建设项目;加之九寨沟提供的丰富经验,可以预见智能交通建设将会使景区更宜游。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塞罕坝景点景区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奋战在塞罕坝的农大人
“摘牌”
打卡名校景点——那些必去朝圣的大学景点
塞罕坝之歌
塞罕坝
塞罕坝点兵
英格兰十大怪异景点
没有景点 只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