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敏 刘力豪 张子健/南昌大学体育与教育学院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1]青少年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科学合理的教育培养方式对他们来说十分重要,我国也一直在推进教育改革,体育作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发展对我国教育水平有着决定性作用。“体育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与古今中外著名人物的体育思想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没有先进的体育思想,就没有体育之与人类社会的作用发挥。”[2]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的新时代背景下,学校体育的发展需要有明确的引导目标与适合国情的发展计划,习近平作为我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其体育思想对于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纵观当前文献,已经有相关学者对习近平体育思想进行了有益研究和解读,比如李庚全(2017)[3]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对2008年5月以来习近平关于体育的论述及其相关文献共计109篇进行分析和归纳,发现习近平的体育思想突出一个“强”字,即建设体育强国;该研究并提出习近平体育强国思想的内涵包括:以自强不息为内核、以全民健身为抓手、以大型赛事为依托、以三大球为重点,全面推动中国体育走向强大等。此外还有诸如何池康(2017)[4]对习近平总书记“体育强国梦”思想进行了探讨,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体育强国梦”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体育的理论基础,并从人民性、国家性、民族性与社会性四个维度解读了中国特色体育,最后提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推进中国特色体育发展新实践。以上成果对传承和发扬习总书记的体育思想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本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与参考。借鉴相关研究,本文在前期对体育思想研究经验的基础上,试探着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学校体育思想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提供相关理论参考。
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学校体育思想内涵及其对我国现实发展的启示为研究对象。基于此研究对象,在前期对体育思想(数据库)研究的经验基础上,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活动等体现学校体育相关观点的信息数据为资料检索对象。
(1)文献资料法。通过卓越网、当当网等购买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等相关图书,通过南昌大学图书馆、超星电子图书馆等查阅了学校体育相关图书;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检索下载了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讲话和活动等期刊论文、报纸文章等文献;通过互联网检索了相关文献资料。
(2)逻辑分析法。针对检索整理的习近平总书记体育思想数据,综合学校体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视角逻辑,试探性地对相关体育思想进行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体育现实状况,让其照应现实,提出相关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十分重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5],进一步明确了体育在我国各项事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学校体育作为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基石,也一直是习总书记关注的重点体育事业之一,纵观现有文献资料,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阐述习近平总书记的学校体育思想内涵。
2014年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南京青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指出:“一个健全的人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文化内涵,还要有健康的精神和强健的身体,要通过发展体育运动以不断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与健康。”[6]由此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综合素质的重视,对身心健康的重视。作为未来人才的重要培养平台,学校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要利用体育课增强学生体魄、塑造健全人格。学校体育对于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通过体育课程,学生们可以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以此为手段方法进行身体锻炼,同时,集体或个人体育项目,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结互助精神与奋勇拼搏的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的学校体育思想,2014年时任教育部部长的袁贵仁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讲到,“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学校体育的决策部署,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有些指标出现好转。但总体看,学校体育仍然是整个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学生体质健康形势依然严峻。”[7]由此可见,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体育的重要论述、重要思想,社会各界均采取切实措施有效提升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是我们亟需加强研究的课题。
关于如何做到全方位促进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习总书记有其独到的见解:“身体是人生一切奋斗成功的本钱,少年儿童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家庭、学校、社会都要为少年儿童强健体魄创造条件,让他们像小树一样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建设祖国栋梁之才。”[8]少年儿童整体体育水平的提高需要依靠家校社三方的共同努力,任何一方都是影响少年儿童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就目前的形势而言,任何一方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国一直以来有重文化轻体育的教学现象,这也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虽然近几年足改、中考体育等政策的推行,学校体育越发受到各个中小学甚至是高校的重视,开始逐渐增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保证学生的日常锻炼,但是我们距离学校体育发展的最终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社会方面,当前与学生相关的体育活动依然缺乏,体育设施仍然不够完善,严重阻碍了学生离开校园后继续参加体育锻炼的步伐,因此,在习近平体育思想中,学校体育的发展需要与家庭体育教育和社会相关体育建设有机结合,才能进一步惠利广大少年儿童。
我国正在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不断迈进,竞技体育的强盛可以显示我国的综合国力,振奋民族精神,进一步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习总书记高度重视学校体育中的竞技体育发展情况,他指出“要从娃娃抓起,扎扎实实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持之以恒开展群众体育,不断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8]学校竞技体育是学校体育中不可缺少的的组成部分,将学校竞技体育发展好,以科学合理的教学训练方式去培养新一代运动员,就有机会为国家持续不断地输送一批批优秀的高水平竞技运动员。我国竞技体育在举国体制的作用下,已经取得了累累硕果,但是,举国体制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因此,抓好学校体育中竞技体育的发展,提高竞技体育人才质量,有利于为我国日后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国足球的未来发展关键在学校体育,习总书记也十分关心青少年儿童的足球运动的开展,多次现身青少年儿童比赛的现场。例如,2017年7月5日,习近平主席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柏林奥林匹亚体育场共同观看中德青少年足球队友谊赛,并与球员合影留念[9]。足球改革对我国学校体育中足球运动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与方向,在习近平体育思想中,学校体育的开展要以足球为切入点,加强我国足球后备力量的培养与建设,同时促进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改革学校体育发展模式,促进少年儿童的整体素质的发展。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学生的体质问题也愈发被重视。毛泽东也曾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体育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对学生身体的锻炼,通过身体的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保持身体健康,培养健全的身心[10]。学校体育应当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使之做到终身体育,通过体育锻炼不断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11]。健康中国战略是面向社会的各个群体,对于学生群体来说,健康更应该摆在首位。学校体育培养出的人最终要进入社会,如果在学生时代没有培养正确的体育观,身心没有做到健康发展,在步入工作以后,身心健康情况或许不会乐观。因此,学校体育应该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引导下,提高学校体育教育质量,增强国民整体身心素质。
当前学校体育环境的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硬件优化,二是体育风气的优化。各学校也都在不断完善和更新基础体育设施,例如体育场馆的优化改造、体育器材的丰富更新等。体育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更新,一是给学生们提供了锻炼身体的场地和器材;二是降低由于场地和器材老化造成危险事故的概率;三是学校竞技运动员能够进行高效训练,提高运动成绩。
体育风气的优化可以以足球精神为核心,发扬体育精神。当前的学校体育缺乏相应的竞争意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大多数的学校轻视竞技体育成绩,二是由于学校竞技体育比赛的缺失。面对以上问题,首先要从学校层面解决问题,例如在评比考核中加大体育成绩所占的比重,在设立足球试点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评选优秀学校等;其次要增加竞技体育比赛的种类,比如多举办校内体育竞技比赛、校际体育比赛,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引进足够的资金举办体育竞赛等。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1]发展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不能丢,体育文化作为体育的灵魂与精髓,在陶冶学生情操,潜移默化地培养体育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文化的表达与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应该是多方位的,例如体育课体育文化或精神讲解教授、校园体育文化的物化[12]等,学校体育文化不仅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对于学校整体的文化氛围与教学亦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体育文化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决定着学校体育发展的高度,我国已经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多方位进行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的内在要求。
青少年儿童体育水平的提高不能只依靠学校体育,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健康心理,家、校、社就必须共同发挥作用,建立“学校体育教育、家庭体育观念引导与社会体育锻炼联动”的家校社联合培养模式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学校体育所面临的问题依然很多,一方面,学生在校体育锻炼的时间、场地、器材有所限制,不能充分地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这就需要拓展学生体育锻炼的空间。因此,社会体育作为补充学校体育短板的重要方式,完善社会体育建设对发展学校体育具有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目标中,多次提到要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13]。但是家庭教育对学生正确体育观念的影响很大,多数家长依然存在重文化轻体育的观念,面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与体育锻炼,家长们更多的还是会选择文化知识的学习。因此,只依靠学校去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具有一定的难度,只有做到家校共同教育才更有利于培植学生正确的体育观。
本文在前期对体育思想研究的经验基础上,试探着从促进身心健康的学校体育任务价值、学校与家庭和社会有机结合的学校体育发展平台、注重竞技水平提升的学校体育特色追求,以及以学校足球为切入点的学校体育文化引领等四个方面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学校体育思想进行了初步研究。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的党史思想,“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前后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4]同样,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的体育思想,我们亦应该加强研究与学习,以更好地发挥优秀思想引领现实发展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