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致雄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就业竞争力视阈下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采用这样的教育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在毕业后获得更好的发展,提升社会的实践水平,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并不景气,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在就业竞争力视阈下,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可转变学生的就业理念。在传统的高校教育中,学生的就业理念是在大学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毕业的时候可以找到一份相对较好的工作。所以,对学生来说,其竞争者就是与自己竞争同一份工作的人。在大学期间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创业素质。如果一部分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选择创业,那么社会上的就业压力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这样一来,学生的被动就业就能转变为主动创业,为提高就业成功率,学生会努力在社会大环境中为自己创造就业机会。
在我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家正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实现国家的创新,就需要一批创新型人才。在高校推行创业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创业型人才,为保障创业的成功,创业者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意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重点强化其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的不断发展才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而越多人创业成功,就越能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社会生产力。所以国家的发展与大学生创业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国家越想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就越大。由此可见,在高校进行创业教育十分必要。
师生一体模式是教学型和特色型高校最常用的创业教育模式,这些类型的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通过构建完善的应用性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较强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业能力。这些高校的创业教育目标通常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培养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创业型人才。比如,利用课堂教学和学生活动,通过一个具体的项目或社会活动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在理论学习的时候,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并尽量多用案例对创业知识进行分析,以增强理论教学的实用性。而在学生活动中,则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业大赛、模拟股市竞赛、创业沙盘等方式进行实践操作。由学生自己完成创业计划的制定,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在学生进行创业模拟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反思自己在创业中的不足,以便其在实际创业中能够避开这些问题,提高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分化拓展模式是职业技术类高校最常用的创业教育模式,且这类院校的招生规模是最大的,在对人才进行培养时,更注重的是其职业性的提升,并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会利用社会实践来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市场的用人需求。比如,以企业订单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完成工学交替的教学。在校学生通过在商品流通类企业,或者高新技术企业中工作,利用企业的内部创业机会完成自己的创业项目。通过这样的培养模式,能够将高校教育与社会企业发展有效的衔接起来,避免出现工学脱节的情况。目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高校每年也会为社会输送一大批的毕业生,但许多企业都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而许多毕业生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这就是因为高校的教育与社会脱节,分化拓展模式能使这种状况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这种创业教育模式主要应用于研究型高校,因为这类高校既注重理论教学,也重视实践教学。科技孵化模式是将科技实践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根据分析情况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进入社会工作以后,其才会具备创新能力,成为社会的创新型人才。比如,将高校的大学科技园作为学生进行科技实践的场所,利用大学生的科技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业模式的发展,并将其科技成果进行转化,使其能够向着企业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成立大学生创业园,为学生提供创业环境,使其能够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高校和企业联合对各位大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评比,选出其中质量比较高的科技成果,由企业对其进行投资,从而促使大学生创业成功。
综上所述,就业竞争力视阈下的高校创业教育,能够转变学生的就业理念,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师生一体模式、分化拓展模式和科技孵化模式是各类高校比较常用的就业教育模式,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提高其创业成功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创新型人才,从而推动社会的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