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手稿》中马克思的劳动对象化与劳动异化

2018-11-14 23:01:32睢晓彤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31期
关键词:对象化私有制手稿

■睢晓彤/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对于劳动对象化与劳动异化的分析

《手稿》中所涉及到的的劳动对象化思想,将作为人类的主体与自然客体之间的交互关系聚体地呈现出来,并敏锐的观察到了黑格尔辩证唯心主义理论中所涉及到的劳动对象化思想的可取之处,使得机械性旧唯物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得以一定程度上的剥离。劳动对象化是在社会关系中形成的,它是考察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主要依据。

劳动的对象化是人本质的体现。人类通过能动的对象化劳动感性的参与到对自然界的改造中,人与自然界摆脱了绝对的独立性而进行交合,自然界就成为了人的无机的身体,而则成为了自然界的一种感性的器官,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是于自然界交互联系的,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总结说来,人的类本质其实就表现为劳动的对象化过程。

劳动对象化理论摆脱了唯心史观的桎梏,促进了唯物史观的发展。《手稿》中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抽象对象化理论“只是为那种历史的运动找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2],人类历史的形成过程与其说是一种创造,不如说是一种自我表达,它是由于人类自身的劳动对象化而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3]。

而异化劳动概念在《手稿》中被首次描述,马克思利用异化劳动理论,结合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通过对私有财产和个人异化的扬弃提出了实现人类解放,达到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但作为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初期着作来说,当中的异化劳动理论还是不成熟的和有待完善的。

异化劳动表现为人劳动本质的脱离。当劳动者自身不再享有劳动成果时,劳动就不再是属于劳动者自身内在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的就劳动已经是成为独立于劳动者本身的的一种外在的工具,并对劳动者的肉体和精神进行可怕的折磨,从而使人失去能动性而完全服从于对象化的存在。

消除异化的终极目标在于实现人类解放。马克思认为只有将人从自私自利的个体主义中解放出来,才能真正摆脱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下的道德束缚,实现人类的解放。而这也正是与黑格尔抽象的”自我意识”运动所区别开来的关键点,他虽然能够观察到异化现象的存在,但他所采用的方法却是纯精神运动的推动,而非现实的实践活动。

实现人类解放的要义在于无产阶级的自发性崛起、对私有制和异化的扬弃。在大多数的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逐渐将国家沦为其权利统治的附属品,而个人主义意识形态和私有制则成为了占有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制度,因此人与人的关系逐渐被“物化”,使人们拘泥于这种“虚假的共同体”所创造的物质迷雾中无法自拔。因此马克思强调要消除这种二重性,实现人类真正的解放。

二、对于劳动对象化和劳动异化的关系简析

劳动的对象化是隶属劳动的一般属性,在具体的劳动过程中对象化劳动表现为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欲望,通过工具、手段将需要和目的对象化,在这种自觉自愿的劳动中人们能够感受到自身需要被满足的幸福感。

而劳动的异化则是在对象化劳动底色下所存在的一种特殊现象,就像卢卡奇曾提到的,“异化则是一种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实现的特殊的变种。”[4]就是指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条件下劳动对象的丧失以及被对象奴役,使得劳动不再是实人生价值的活动,而是沦落为一种谋生手段,使得人性逐渐退化为动物性。

三、对劳动对象化与劳动异化进行区分的意义分析

正是由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由劳动对象化所导致的对象性存在在形式和本质上的矛盾性。于是,对象化劳动就随之演变成了异化劳动,“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5]。于此同时,马克思也正是透过异化劳动理论揭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致命缺陷以及其必将被历史的车轮碾压的的必然性,并由此提出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

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对于私有财产即劳动异化的扬弃。劳动异化是劳动的对象化活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保有对象化劳动中人类所具备的部分类特性,而这个阶段又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诞生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粗略的认为劳动异化之于劳动的对象化等同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于共产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共产主义虽然旨在摧毁生产资料私有制,但与此同时也强调将人类历史所创造与生产出来的所有财富加以继承和保护,这其中也包括私有制条件下创造的财富,而非摈弃掉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本质”,这是于原始的、粗鄙的共产主义背道而驰的。

有利于我们分辨和澄清劳动的异化是否会存在于现存的的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异化是劳动对象化的一种畸形体现,它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条件下才会存在,对二者进行本质上的划分,才能有助于引导我们找到历史发展道路上的康庄大道,坚持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紧跟党的步伐,向着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迈进。

猜你喜欢
对象化私有制手稿
作家手稿
绿洲(2022年3期)2022-06-06 08:17:22
作家手稿
绿洲(2022年2期)2022-03-31 08:37:08
对象化的思想:人类生活中的信息
丢失的手稿
学生天地(2020年6期)2020-08-25 09:10:38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女性地位变迁的探究
从“消灭私有制”看私有财产的是与非
“非对象化”及其人本价值
手稿
作品(2017年2期)2017-02-23 14:51:46
认识和把握战争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山东青年(2016年9期)2016-12-08 18:28:40
论对象化及人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