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 菲
(无锡太湖学院外国语学院 江苏 无锡 214064)
目前学界关于诗歌意象构建的方式有众多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一是意象组合理论。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是陈植愕。陈植愕在《诗歌意象论》中将意象的组合方式分为五类:并置、脱节跳跃式、叠加、相交、幅合。
二是修辞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是袁行霈,他认为并置式意象组合最能突出中国传统诗歌的特点,强调了中国传统诗歌中所运用的比兴与对偶的修辞手法对意象构成的重要作用。此外,还有的学者强调象征与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作用,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是敏泽。他认为艺术创作的象征性和设喻是意象构成的条件:“诗的意象的构成,虽然离不开象征和比喻,但又决非任何象征和譬喻都是诗的,或诗的意象的构成条件……艺术创作的象征性和设喻,必须是艺术的。”①
三是诗语的意象构成。“诗语的意象构成”是日本学者松浦友久在其著作《唐诗语汇意象论》中提出的,但研究对象是中国传统诗歌,对于当代诗歌的分析与研究未必适用。
根据意象组合理论,“新工人诗歌”意象的构建方式涵盖了意象的所有组合方式,而且有的诗歌意象还不止一种。同时,诗人还调动了所有感官,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通感等多个层面对诗歌意象进行全面的刻画。“新工人诗歌”的意象组合方式灵活多样,五类组合方式被诗人运用得炉火纯青,读者在阅读体验中即能感受到这些意象的组合。如用意象组合理论来探究“新工人诗歌”意象的构建方式未免显得过于简单,失去了一定的理论指导性。因此,本文主要从意象的修辞手法入手,分析意象的艺术表现手法,借此管窥修辞手法对诗歌审美特征的作用。在“新工人诗歌”中,比喻、类比、象征、通感四种修辞手法的使用所呈现的艺术效果较好,下面逐一进行阐释。
关于“比喻”,《汉典》中的解释是:“一种修辞方式,即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特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②比喻一般可分为明喻、隐喻(暗喻)和借喻三类。三类比喻都能在“新工人诗歌”中找到身影。下面分别例举两首诗进行简要的论述。
第一首诗是郝小峰的《我一直在跳》节选:“我一直在跳,我又不得不跳/像一只职场蚂蚱,从中山跳到东莞,或许/后面还得打包无奈,从东莞跳回中山/跳到广州、深圳、珠海……/跳着跳着,我宝贵的青春/就在这些工厂,被接二连三地消耗尽了”。③诗中将“我”比作“蚂蚱”,将打工群体频繁更换工作的情形同“蚂蚱”的跳跃特性联结。
第二首诗是徐飞的《鞭打》节选:“生活从未停止对妻子的鞭打/她脸上日渐增多的皱纹就是鞭痕/她头上日渐增多的白发就是鞭痕/只是她没有喊出心中的疼痛”。④将妻子脸上的“皱纹”“白发”暗喻为受生活“鞭打”而形成的“鞭痕”,形象地反映了生活强压造成的打工群体的身心伤痕。
比喻手法的运用是“新工人诗歌”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打工群体的精神风貌与内在感受。
“类比”是借助相似事物的刻画以突出主体事物的特征的修辞手法。“类比”与“比喻”很相似,类比或比喻的两事物之间都有相似点,但两者又不尽相同。“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既需要有相似点又需要有不同点,本体和喻体应是不同的事物,两者的地位也不平衡,喻体更为重要。“类比”有“比较类推”的涵义,类比的主体、客体两者之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以两者的相似点类比,也可以以两者的不同点进行类比,主、客体一般都需要出现,两者同等重要。类比适合用于深入浅出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质或证明观点。⑤这一修辞手法在“新工人诗歌”中出现频率较高,如很多动物意象、事物意象中的“螺丝钉”“铁”等都直接运用了类比的修辞手法,将打工群体同这些意象相类比,形象化地展现出了打工群体的生活场景。下面例举寂之水的两首诗加以说明。
第一首诗《路边的石头》:“一阵风将我们/从土地上吹起来/落在异乡的机器上,流水线上/被噪音、机油、红黑胶、铅粉、铁锈浸泡着/被抽打,拧紧,钉牢/我们飞快地旋转着/将乡音、呐喊、眼泪的温度甩出去/直到再也挤压不出一粒汗水/坚硬成一块石头/被丢弃在路边/就算回到地里也种不出庄稼/不断堆积在路边的石头/互相挨着,冷贴着冷”。⑥诗将“石头”的经历与命运类比打工群体的打工经历,折射出大工业生产对打工群体的身心迫害以及打工群体无所归依的心理感受。
第二首诗《农民工》:“这些草往往/遭遇这样的风/像一盆冷水从头泼下来/剥去颤动的心跳,剥去笑容的水纹/再剥去最深处的尊严/我们低下去/像一片落叶低到尘埃里/在土里、垃圾堆里刨食/一些人还想奔跑,还想逃脱/这正进入了它的圈套/一些人更快地撞在刀口上/这些草往往/枯瘦、单薄”。⑦诗借“草”的遭遇类比农民工的境遇,“风”类比打工群体面临的生活的“刀口。诗人抓住了“草”的“枯瘦、单薄”与农民工形体上的相似点以及“风”吹低“草”与农民工被迫低下头的相同姿势,形象化地展示了打工群体无处可逃、无力抵抗的生活压迫。整首诗没有正面描写任何有关打工群体生活的细节,却运用类比的修辞手法将“农民工”群体的无奈与无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新工人诗歌”中如上述两首诗一样运用类比手法的诗歌数量庞大,诗人运用类比对打工群体进行诗意抒写,并准确传达出诗歌的情感意义,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冲击力。
“象征”是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⑧它能使艰涩难懂的概念或难以捉摸的思想情感成为易于感知的形象事物,成为诗人表达情感需求的绝佳利器。空间意象中的“故乡”“城市”意象、死亡意象中的“墓碑”“骨灰”意象以及事物意象中的“铁”意象等都巧妙运用了象征手法传递出隐藏在诗歌文字之下的情感意义。下面例举有关“故乡”和“机器”意象的两首诗加以说明。
第一首诗是胡善华的《返乡记事(组诗)·进入暮年的山村》:“阳光伸展翅膀/而失去羽毛的总是时间/忐忑和不安随山路拐弯,我回来/包括影子,灵魂和泪水/一座小桥弓起方言/我无助,懵懂/河水在视线之外流淌/把一生都交给了过去的老人/庄稼一样,熟悉而又陌生/这个季节。念想/在空旷里萌动,山村/提前进入暮年/伏在一颗衰老的心脏上/时光裂开缝隙,甄没回声”。⑨诗中“进入暮年”的“山村”象征了城乡差异化背景下日益衰败的乡村,也象征了“我”心中的精神家园的没落结局。乡村不光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无法立足,也将在众多打工者的心中失去心灵慰藉的作用,反映了诗人对乡村未来发展前景的担忧和悲伤。
第二首诗是孙海涛的《机器书——2008年金融危机》:“冷却的巨铁有着暮色覆盖后/发黑的缄默。恍若让我们想起/那个手脚麻木的深夜/从车间往外看,星斗正托举起/南方夜空的苍茫/一如我们对未来的模棱两可/我们一边蹲在过道口抽烟,一边抱怨/如履薄冰的时日//……//有谁会提起一台行将就木的/老式德国造印机。即便是属于我们共同熬过的时光/我们原路返回的那个深夜/我们,也不过是静静地坐在冰凉的机台上/静静地等待,看夜色/一点点从天空宽阔的尸布上散开”。⑩被闲置的机台象征着打工群体在金融危机下面临的被解雇的命运,表面上看是打工者对曾经朝昔相伴的机器的眷恋之情,实则还隐藏了打工者在经济危机背景下对失业的忧心忡忡、如履薄冰的细腻感受。
以上两首诗中潜藏的情感内涵通过象征手法隐晦地通过诗歌文字传递给读者,使得诗歌意境幽远而富有意味,留下了供读者回味的想象空间。
人类在审美活动中开启“感官盛宴”,使用各种感官,如味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同时将多种感觉互相打通、转化即形成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又称为“移觉”。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⑪下面例举两首诗进行具体的论证。
第一首诗是郑小琼的《三十七岁的女工》:“多少树在落叶 多少人在衰老/灯火照耀的星辰在十月的轰鸣间/听见体内的骨头与脸庞上的年轮/一天 一天 老去/像松散的废旧的机台/在秋天中沉默//多少螺丝在松动 多少铁器在生锈/身体积蓄的劳累与疼痛 化学剂品/有毒的残余物在纠缠着肌肉与骨头/生活的血管与神经 剩下麻木中的/疾病 像深秋的寒夜……上升着/上升 你听见年龄在风的舌尖打颤/身体在秋天外呼吸 颤栗//招工栏外 年龄 18-35岁/三十七岁的女工 站在厂门外/抬头见树木秋天正吹落叶/落叶已让时间锈了 让职业的疾病/麻木的四肢 起伏不定的呼吸……锈了/十几年的时光锈了 剩下老……/落叶一样的老……在秋风中/抖动着”。⑫第三行诗句“听见体内的骨头与脸庞上的年轮”运用拟人手法将听觉与视觉互通,反映女工的衰老过程。之后“你听见年龄在风的舌尖打颤”运用主观想象又将听觉与视觉、触觉互通,折射女工因年龄超过招工年龄而产生的内心的忐忑不安。诗中通感手法的运用极为细腻地展现了女工的情绪震动与心理感受。
又如谢湘南的《必须坐下来习惯这种声音》第一部分:“必须坐下来习惯这种声音/习惯不同品质的发声器/人的喊叫 电子合成器/伴唱 报幕 叫台的声音/铁的声音切割/齿轮 它的转动 摩擦/工地 线面上的声音/两个人在一起 相隔某种距离的/声音 立体的声音/让耳朵溃烂的声音”。⑬诗中“溃烂”一词既是“声音”造成的视觉上能看到的后果,又是身体的疼痛感知,视觉的冲击、身体的疼痛感在诗中同听觉互通,形象地展现了打工工作环境的噪音之大及对打工者躯体的侵害。
除了上述四种修辞手法外,拟人、夸张、对比、双关、借代、反讽也是“新工人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其中,拟人手法最为常见,但拟人手法较为浅显,在诗歌的文本阅读中即能进行判断,因而未将拟人的修辞手法列入讨论的范畴。以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新工人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为诗歌情感的有效传达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注释:
①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J].文学遗产,1983(4):9-15.
②参考百度百科:比喻,https://baike.baidu.com/item/比喻/177147?fr=aladdin#ref_[1]_5525。
③许强,陈忠村主编.2011年中国打工诗歌精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75-76.
④许强 陈忠村主编.2013年中国打工诗歌精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198.
⑤参考百度百科:类比,https://baike.baidu.com/item/类比修辞/1932370。
⑥秦晓宇选编.我的诗篇:当代工人诗典藏[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5:332.
⑦秦晓宇选编.我的诗篇:当代工人诗典藏[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5:333.
⑧参考百度百科:象征,https://baike.baidu.com/item/象征/79485。
⑨胡善华:《进入暮年的山村》,http://blog.sina.com.cn/s/blog_820798bc01011gq3.html,2012-4-23。
⑩秦晓宇选编.我的诗篇:当代工人诗典藏[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5:243-244.
⑪钱钟书的说法,转引自王志红:《通感隐喻的认知阐释》,修辞学习,2005(3).
⑫许强,陈忠村主编.2014年中国打工诗歌精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10.
⑬秦晓宇选编.我的诗篇:当代工人诗典藏[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