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钢锯岭》的镜头语言与美学特征

2018-11-14 05:07赵文婷涂中方
电影文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斯蒙德血战钢锯

赵文婷 涂中方

(吉林艺术学院 新媒体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战争电影《血战钢锯岭》(

Hacksaw

Ridge

,2016)是梅尔·吉布森导演的最新作品,截取并重现了二战冲绳战役中最重要的一个片段,重塑了二战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传奇人物形象。《血战钢锯岭》塑造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呈现的血肉模糊的战争场面,以及表现的反战、人性、信仰等主题内容都深深地触动了观众的内心深处。2016年12月,《血战钢锯岭》入选2016美国电影学会十佳电影,2017年2月获得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剪辑奖、最佳音响效果奖以及最佳影片提名。从表现内容来看,《血战钢锯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钢锯岭之战,另一个是远离战争的和平生活。影片从故事内容到视觉形式都遵循了冲突美学与真实美学,在战争背景下构筑了亲情、友情、爱情与爱国之情等多种情感线,让全片又具备一部商业电影应当具备的多重元素。

一、战争电影的美学诉求

电影是关于视觉的艺术,观众透过双眼看到具体影像,进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内容。因而电影艺术需要视觉形式与故事内容高度地紧密结合,共同构成一种具有整体性的审美体验。战争电影是一种相对特殊的类型电影,从视觉形式到内容主题都需要一个更为紧密的契合度,战争场面的打造都是为了反衬人性复杂与精神内涵,进一步表现反战主题。而除了纪实性的历史纪录片之外,多数的战争电影都是为了表现反战主题,战争的残酷、惨烈,血肉较量背后求胜的精神与意志才是战争电影的表现内容。

战争电影本身就具有一种矛盾的艺术特质,一方面庞大恢宏的战争场景完全符合视觉电影时代人们对视觉特效的审美需求,危险情节引发的紧张关注的情绪又满足了人们追求刺激的心理特征;另一方面又不能简单地让观众对战争场景进行暴力审美,最终的落脚点依然应当是反战主题——表现战争对人性的扭曲、对人性的泯灭、对和平安定生活的破坏、对宝贵生命的践踏等,进而让观众对战争产生抵触情绪。一部成功的战争电影应当既具有商业文化特征,又能不完全陷入消费战争的奇观化视觉表现当中,从多角度表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深化反对战争主题。

多数导演都希望能在内容与形式上把握住战争电影的美学表现,或者是用具有个性的镜头语言(如手持摄影等),或者是拍摄挖掘人性与精神内容的独特故事,《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家》《拯救大兵瑞恩》等战争电影能够成为不朽的经典都是满足了以上的美学选择。战争可以是充满破碎美感的、奇观化的、宏伟的,如《珍珠港》中夕阳下的飞机战斗场景;战争也可以是血腥的、恐怖的、惊悚的、疯狂的,看似矛盾的关于战争的特质都能同时存在于商业化的战争电影当中。

二、内容与形式的冲突美学

战争电影中经常用冲突美学建构故事内容、设计视觉内容,美好与丑陋、动荡与和平、胜利与失败,战争电影经常表现的是刚刚建立起的美好的爱情、安定的生活被战争瞬间粉碎。冲突美学让战争片的内容与形式产生冲突感、对比感,进而凸显出导演想要表现的主旨思想内容。戴斯蒙德·道斯的传奇经历本身就具有多种矛盾元素:一名参加战争的士兵却拒绝拿起武器消灭敌人,拒绝用暴力去战斗,而是相信上帝、忠于自己的信仰,认为杀人即是犯罪,认为自己到战场的目的是救人而不是杀人。

杀戮是战争的固有属性,有战争就一定会有死亡,在人人都知道的“既定事实”面前,戴斯蒙德·道斯却宁愿相信自己的信仰,而非武器。戴斯蒙德·道斯在信仰的支撑下,选择与部队中的所有人对立,人们无法相信一个拒绝拿起武器的士兵能够为了自己的战友、为了自己的国家浴血奋战,人人认为拿起武器去战斗是忠诚的唯一前提。显然,人人都认为戴斯蒙德·道斯的行为是对战争的“挑衅”,是对在前线浴血奋战的美国大兵的侮辱。同部队的士兵排挤他,主管他的葛洛佛上尉想尽一切办法迫使戴斯蒙德拿起武器去战斗,甚至不惜将其送上军事法庭。然而,人们对戴斯蒙德的不理解和排挤最终并没有改变他,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并如愿以偿两手空空地上了战场。

对于战争电影的反战主题而言,戴斯蒙德·道斯的个人经历——不带武器上战场却拯救了75名士兵的性命,无疑是极具传奇性和戏剧性的,基于历史基础的真实经历让影片的叙事更有说服力。影片从尸横遍野、子弹横飞的战场切入,受伤的戴斯蒙德躺在担架上,旁边的士兵对他说一定会让他平安回家,至此将影片的叙事重点落在了戴斯蒙德身上,对观众明确了他的中心身份,随后便将镜头切回16年前戴斯蒙德的幼年时期。

导演梅尔·吉布森将戴斯蒙德·道斯的故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他从儿时到成人后的经历,一部分是他在战场上的经历。由于戴斯蒙德·道斯在战争历史上的独特性,影片需要将叙事重点放在戴斯蒙德信仰养成确立的过程,一点一滴地丰富他的人物形象,让他在人生经历中逐渐血肉丰满,最终成为一名坚持自己基督教信仰的无畏的战士。导演梅尔·吉布森从戴斯蒙德的童年时期到成人时期的主要经历入手,重在塑造起戴斯蒙德温柔、善良、正直的人物形象。影片主要交代了致使戴斯蒙德确立信仰的两件事。戴斯蒙德并非从小就是温柔的、拒绝暴力的性格,他儿时好斗,经常和自己的哥哥打架,一次差点用砖头打死了自己的哥哥。戴斯蒙德向上帝承认自己的罪过,祈祷自己的哥哥能活下来,这也是宗教与信仰第一次在戴斯蒙德的心中埋下了种子。戴斯蒙德的父亲活着从一战战场重返家乡,却在自己的后半生中没能走出过战争的阴影,依靠酒精麻痹自己的神经,经常对自己的妻子动粗。一天夜里,父亲用枪指着妻子,戴斯蒙德愤怒地夺过父亲手中的枪,指着父亲的头威胁要杀死他,结束家中的暴力。直到戴斯蒙德从母亲的哭喊中冷静下来,放下了手中的枪,意识到自己的暴力与父亲别无二致。于是,他发誓从此不再触碰武器,反对暴力,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

跟随部队来到战场的戴斯蒙德证明了自己并非他人眼中的懦夫和胆小鬼,他清醒地知道战场的残酷,有着随时为了战友牺牲自己的决心,并非心存幻想。他跟随战友冲到最前线,随时治疗负伤的士兵。甚至在大部队受到重创撤离后,戴斯蒙德选择依然留在战场上寻找负伤的战友,将他们运到悬崖下的安全地带。至此,戴斯蒙德·道斯的人物形象与人们的想象呈现出截然相反的状态,曾经人们眼中的懦夫却成为战场上最勇敢的人,曾经被人们认为只会拖后腿的“瘦竹竿”却拯救了75个鲜活的生命。导演梅尔·吉布森在人们对战争的想象与现实的冲突、人们对戴斯蒙德形象的认知与现实的冲突、影片故事场景的视觉转化冲突中,构建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冲突美学,戴斯蒙德的无武器战斗与大众认知的战斗经验截然相反,信仰使他一夜不眠地拯救了75人的生命,甚至影片将二次攻占钢锯岭的胜利都归功于信仰的力量,也让人们对战争做出了深刻的反思。

三、真实美学的镜头表现

导演梅尔·吉布森这次将改编目标锁定在了戴斯蒙德·道斯这一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和历史上著名的冲绳战役,创作的核心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真相,让观众真实地感受到冲绳战役的血腥与惨烈,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以及戴斯蒙德·道斯对战争胜利、拯救生命做出的卓越贡献。于是,导演梅尔·吉布森大胆地选择了“纯实拍”的方法进行拍摄,没有3D效果、动画特效等数字技术的支撑,影片无比真实地等比例还原了钢锯岭战场,用黏土等比例还原了一个个战壕,用特殊的真实火焰喷射制造燃烧效果,等等。在数字技术已经与电影后期制作完全融合的当下,导演梅尔·吉布森在《血战钢锯岭》中依然强调视觉的真实感,完全可以看作是对于这段历史和英雄戴斯蒙德·道斯的尊重。

摄影对于一部战争电影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摄影风格决定了电影的镜头语言,如何用镜头带入叙事视角,去讲故事、表达主题,这些都与摄影风格和方式有关。镜头既可以客观地记录影像、记录真实,也可以主观地记录,通过视角的转换、画面的设计去表达观点和态度。战争电影在还原历史史实的时候,通常会采用手持摄影的方式,在侧面或后方跟随人物角色移动,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和角色代入的感觉,以便进一步体察人物情绪和情感、感受战争故事的紧张氛围。导演梅尔·吉布森在《血战钢锯岭》中选择使用固定机位的方式,从客观视角进行影像记录和叙事活动,镜头没有以主观的情绪色彩去刻意带动观众,仅仅是真实地呈现画面中发生的事情。

镜头语言的客观与真实在影片后半部分的钢锯岭战役中表现得尤其突出。镜头跟随戴斯蒙德所在的美军77步兵师顺着巨网爬上悬崖时,做出客观记录,跟随人物向上移动,几乎与人物平行的位置,并没有将镜头拉远,没有用镜头表现环境的危险。当士兵攀上悬崖之后,镜头也多数以士兵的视角进行拍摄,与士兵视角水平的机位拍摄士兵脚下的血肉模糊的尸体,将观众带入士兵的角色当中,并用大量的特写镜头展现士兵的面部表情,逐渐铺垫战场上充满未知的紧张情绪。直到一名受伤的士兵突然从地上坐了起来,睁大双眼声嘶力竭地吼叫着,开启了钢锯岭战役的恐怖篇章。《血战钢锯岭》几乎回归到传统战争电影表现战争场景的运镜方式,镜头客观地记录着从四面八方飞射而来的子弹穿过士兵的头颅和身体,远处抛过来的手榴弹在天空中画出一道弧线,落在士兵中间将士兵的身体炸成两截,被炸飞的士兵,流在身体之外的肠子等,镜头不假思索地完整地做出了记录。

导演梅尔·吉布森在《血战钢锯岭》中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自己在战争场景方面的暴力美学,追求真实记录的镜头语言没有夸张和放大,却将人类生命与肉体的脆弱,战争如同冷血机器一般的恐怖暴力,对人类的肉体与精神的碾轧彻底地表现出来。也正是在导演梅尔·吉布森的客观记录的镜头语言之下,在如此惨烈而恐怖的战争中做出辉煌事迹的戴斯蒙德更显传奇与可敬,他无惧死亡、尊重生命,一心用拯救对抗战争的高尚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尤其是在他的双手已经被缆绳绞烂,身体疲惫到极限,精神无比脆弱的时候,他虔诚地对上帝祈求再让他多救一个人,深深地触动着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此时,影片强调的并非戴斯蒙德极具宗教色彩的行为,而是让他的精神与意志绽放了耀眼的火花。这也是影片《血战钢锯岭》的镜头语言的真实美学最具艺术表现力的部分,无数个真实可感的片段才最终凸显了戴斯蒙德的高大形象,真正让观众为其高尚精神动容。

四、结 语

《血战钢锯岭》在冲突美学、真实美学等美学思想的指导下,用极具感染力的客观的镜头语言还原了历史,重塑了戴斯蒙德·道斯的传奇形象,做到了从故事内容到视觉形式的和谐统一。《血战钢锯岭》在强调数字技术放大战争场景的今天,依然能够坚持实景拍摄,用客观的镜头语言讲述故事、表现主题,也是对于时下战争电影的美学做出了反思与探索后的成果。该片在观众与电影奖项的双重肯定下,无疑是为今后战争题材的电影树立了新的美学标杆。

猜你喜欢
斯蒙德血战钢锯
血战长津湖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旧酒瓶变身小盆栽
《血战钢锯岭》的英雄主义耐人寻味
比赚钱更重要的事
锯扫把
《血战钢锯岭》原型大揭秘
——拒绝拿枪的“开挂”战神
从未杀敌的二战英雄
血战对崮山
血战琼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