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大学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认为人的心理可分为3个部分: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指个人目前意识到的一切。前意识指虽非目前意识到的但可以通过回忆而变为意识内容的一切。无意识则指被压抑而不能通过回忆再召唤到意识中的一切;这通常是不为社会规范所容的欲望。弗洛伊德的意识层次理论阐述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意识层次里发生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无(潜)意识三个层次,好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前意识和无意识却对人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意识即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前意识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无意识(潜意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在无意识概念的基础上,他还提出了人的精神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的。最原始的本我是与生俱来的,是无意识的结构部分,由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所组成,是同肉体联系着的。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它处在本我和外部之间,它与本我不同,是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来活动的,所谓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通常所讲的良心;另一方面就是自我理想。超我的主要职能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
从自我,超我,本我的角度来看,李徵由人变虎是因为这三个部分的秩序混乱而造成。本是才华横溢,年纪轻轻就金榜题名,做上了江南尉。但是李徵自命清高,不满足于做一个卑微的小官,沉迷于作诗,而辞去了官职。但是,李徵为了生计又不得不重回官场斡旋。笔者认为这一点是自我的表现。毫无欲望只一心作诗则是超我的体现。回到官场后,不得不卑躬屈膝复命于从前的部下,这另李微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和伤害。最初,他忍受住了屈辱,抑制住了快要爆发的心情。但是,当积怨越来越深时,最终发狂变成了老虎。笔者认为这种无法克制的怨恨与对现实的不满则是本我的表现。李微挣脱了道德的束缚,臣服于本能的意志变成了老虎。
“刚开始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然后想着这应该是一场梦。因为在梦中我意识到了,这应该是一场梦”这一段描写,笔者分析认为是李徵身体中,作为兽性的无意识突破了前意识的阻隔,和作为人性的意识正在搏斗中。所以李徵陷入了精神混乱之中,说出了无法接受自己已经变成老虎的事实。
弗洛伊德在无意识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梦的解析。无意识是由人的本能和过去的经验所驱使,而梦又是被无意识所驱使,那么,梦的根源就是人的本能和过去的经验。李徵对袁惨说过一句话:“即使现在我落到如此田地,我也时常梦见自己的诗被长安城的风流人士所吟唱。”在梦中,李徵以诗成名成为了现实,笔者认为这是被压抑的欲望得以在梦中实现的表现。
拉康·雅克,法国作家、学者、精神分析学家。也被认为是结构主义者,从语言学出发来重新解释弗洛依德的学说,他提出的诸如镜像阶段论。拉康认为,意识的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一个神秘瞬间,此即为“镜像阶段”,之后才进入弗洛伊德所说的俄狄浦斯阶段。儿童的自我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其对镜像阶段的思考基本上是建立在生理事实上的。当一个6-18个月的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婴儿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还需要旁人的关照与扶持。然而,它却能够认出自己在镜中的影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其具体过程是,刚开始,婴儿认为镜子里的是他人,后来才认识到镜子里的就是自己,在这个阶段,婴儿首次充分认识到自我。而在此之前,婴儿还没有确立一个“自我”意识。从镜像阶段开始,婴儿就确立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对立。换句话说,婴儿只有通过镜子认识到了“他人是谁”,才能够意识到“自己是谁”。“他人”的目光也是婴儿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他人”不断地向“自我”发出约束信号。在他人的目光中,婴儿将镜像内化成为“自我”。
李徵临近河谷看到自己变成老虎的这一幕,可以用拉康的镜像理论来分析。河流的水面就犹如镜面一样,而刚化身为虎的李微犹如幼儿一般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已经意识到自己已经变成老虎的事实。在此之前,李徵对于自己的变化还不是很确定,当他看到河面映射的老虎形象时,刚开始还不确定是自己,过了不久,才意识到河面上映射的老虎就是自己。这一过程完成了从“他人”道“自我”的认知。
无论是金榜题名还是以诗扬名,李徵的人生都没有离开一个“名”字,正是这个“名”孕育了他心中的欲望和莫大的羞耻心。因此,化人身为虎身,甚至到了非人非虎的境地。李徵一直处于矛盾中,在矛盾中挣扎。这篇小说能被选入日本高中教材中,也说明了其中的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更加细细地品读。
[1]帕梅拉·瑟齐韦尔,李新雨译.导读佛洛依德[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2]董编.从《山月记》和《人虎传》的不同看李征异化成虎的原因差别[J].文学界,201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