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昌乐县乔官镇北展小学
小学生在小学成长阶段,是人生的重要启蒙阶段,学生不仅会受到学校教师的影响,父母也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一直具有重要作用,家长的思想观念和家庭环境都在无时无刻的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据调查显示,有百分之四十的学生由于父母离异给学生内心造成了心理阴影,这一类学生对于朋友和亲人的关心和保护相当抗拒,这也是由于家庭环境给学生心理造成的心理伤害。还有一部分父母由于自身的工作比较忙,没有空闲时间来照顾孩子,只是简单的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上的情况都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小学阶段,学校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一直处于主导教育作用,学生在学校不只可以学习到文化知识,还可以学习怎样与人相处,包括在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处事方式。所以,学校的教育和影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有很大的影响。由此看来,要想培养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不只要提高学校方面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同时还要加强父母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学生在日后面对问题时,形成乐观向上的心态,可以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学习。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学生,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都有很大的影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应该建立一个学校和家庭长期互动的合作教育模式。由于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大多处于六到十二岁之间,大部分学生的认知能力是在三到六岁之间形成的,而这个时间段大部分学生是在与父母的相处中度过的,所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人生导师,父母的观念和思想对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重要意义。加强父母与学校的合作教育意识,也就在学校进行心理教育和引导的过程中,父母应该起到辅助教育的作用,帮助学校完成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调节。对于小学生来讲,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家庭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的教育和引导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该尽量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的各方面状态,包括学习情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等。在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中,家长可以知道孩子对于周围事物的看法,以及初步形成的价值观念。一旦发现孩子的思想观念出现错误,要及时的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对于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有重要影响。
采取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教育模式,学校教师应该定期的家访,随时了解学生的课后情况,了解家长对于学校教育的看法。定期家访有助于教师掌握每个家长在课后对学生的教育情况,一旦发现家长的做法存在不合理现象,学校教师应该及时的提出合理化建议,建议家长改变原本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是学生的法定监护人,家长的教育理念和做法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及时地掌握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环境,可以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作为学校和家庭的重要链接人,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沟通的桥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家庭与学校的长效合作教育机制,教师和家长应该在学生的心理教育方面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家长应该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视,随时掌握和了解学生身心健康情况,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学生心理发展状况不健康,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阶段,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的过程中,家长对学生的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样重要。采用家校合作教育,可以提高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教师也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心理状态,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省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1]任云婷.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15(33):29.
[2]王文兵.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3):112~114.
[3]李仲莹.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