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高丽诗话《补闲集》中诗歌“清”之风格

2018-11-14 23:56
长江丛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诗语诗品诗作

长春理工大学

中国的诗歌风格论,对朝鲜半岛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丽时期朝鲜半岛出现了如《破闲集》、《补闲集》等诗话集,同样显露了对诗品的思考和阐释。在崔滋所著的《补闲集》中,出现的清字系诗品便有17种,崔滋将这些“清”字相关的诗品主要用于三个不同的方面,即造词、诗意(语意)和诗格(语格)。本文通过分析崔滋在《补闲集》中对诗品“清”在三个层面的阐释,把握“清”的内涵意味,并进一步探究高丽文人的诗歌审美倾向。

一、“清”之概念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清”字的概念。《诗品集解》中认为“清”是与低俗浑浊相对的,明朝文人杨慎(1488-1559)在《升庵诗话》中说“清者,流丽而不浊滞”。明朝文人胡应麟(1551-1602)在《诗薮》中说“清者,超凡绝俗之谓”。综上可知,“清”是指脱离俗世凡常的、不浑浊呆滞的,带有流畅美丽之意。

二、《补闲集》中“清”之风格

(一)造词——清新、清婉,清寒

崔滋在《补闲集》中,多次强调、品评了某个诗语或某个字,其中代表性的便有清新、清旷、清寒、清婉,清远等。以“清新”为例,《补闲集》中对金仁镜、李仁老的诗曾经有过如下评价:

①金贞肃公仁镜,凡使字必欲清新,故每出一篇,动惊时俗。

②李学士眉叟使大金,次韵渔阳怀谷云,槿花低映碧山峰,卯酒初酣白玉容,舞龙霓裳欢未足,一朝雷雨送猪龙,后李司成百全,为书状官入大金,抵此和之云,一上鹅毛寺后峰,禄山会此炼军容,只因欲夺鸡头肉,岂是争为月化龙,又宴会骊山玉药峰,芙蓉那似酒酣容,不知今有明驼使,千里殷勤寄瑞龙,眉叟用事,必以词语清新,然槿花事语新而意不切,其次韵峰龙两字甚佳。

引文①中评价了金仁镜作诗时,遣词造句注意营造清新的感觉,因而每出诗作都令人惊叹。由此可知,要实现清新的诗歌风格,就要运用新颖的诗语和诗句。例文②中以李仁老作为书状官出使大金所作的两首诗为例,第一首虽然诗语非常新颖,但诗意不够恰当。下面再看与“清婉”相关的引文:

侍中上柱国崔公,功名富贵之极,雅尚出尘,诗语清婉,忽一夕风清月朗,松篁自籁,不觉吟一绝云,满庭月色无烟烛,入座山光不速宝,更有松炫弹谱外,只堪珍重未传人。

上文中的“崔公”是指高丽武臣执政时期的掌权者崔忠献(1149-1219),崔滋在《补闲集》中对崔忠献的诗歌创作进行了赞美,崔忠献虽然坐拥功名富贵,崔滋却称其诗作“雅尚出尘、诗语清婉”。所谓“雅尚出尘”是指典雅高尚脱离了世俗的污垢,这既是对崔忠献的遣词的赞美,也是对他人品的称颂,可能也不乏对掌权者的迎合。不过,《补闲集》中所引的诗作,运用了月色、山光、松铉等远离俗世的、与自然相关的词语,描绘了院子中散落着月光,在松树林中抚琴的美好情景和氛围,确实称得上“清婉”。

李史官允甫夜直,与陈玉堂澕赋《游月宫篇》云:“月驾长风转虚碧,劚出琉璃作飞辙,广寒宫殿千里圆,玉女乘驾庭下列……(中略)……仙居天上得长生,潠向人间除酷热,妙手修宫八万条,玉斧森罗守扃,逍遥各饱青冥游,厌饫天瓢白玉屑……(中略)……”馆阁诸君,以陈诗清状为优,李诗语虽清寒,琐屑为劣,陈诗逸。

《补闲集》中还有关于“清寒”的点评。崔滋将李允甫与陈澕的诗作进行比较,称陈澕的诗清状更佳,而李允甫的诗清寒琐屑为劣。李允甫的诗作以月亮为题,描绘了神仙的世界,诗中出现了仙女、鸾和广寒宫等地。崔滋称其诗“清寒”,“寒”即指枯萎,如同草木的枯萎一样。李允甫的诗作中有很多复杂的人物和故事,但叙述中没有华丽的修饰,表述直白,就如同没有繁茂枝叶的枯萎枝干一样,给人一种“清寒”之感。

所谓“清”字系列的诗歌风格,所用诗语一般都具有脱离凡尘俗世之感,除了上文的清新、清婉,清寒之外,《补闲集》中还有“清远”、“清旷”等,也都有着“清”字系列诗歌风格的一般特征。

(二)诗意——清状,清熟

诗意,是指文人用一种艺术的方式,对于现实或想象的描述与自我感受的表达。崔滋在《补闲集》中,用“清状”对崔忠献诗歌的诗意进行了品评。

公未当国时,丁未冬月,寓居加祚里别第夜坐,见林曹李诸子围炉打话,书以示之云,龙腾虎踞列穹豊,壮气能锁凤炭红,莫向晨昏争燕蝠,好将行止付天公,立语神奇,措意清状,有雄伟不常之韵。公之不与庸琐争,而顺受天命,承袭大业,于此一聊可见矣。

崔滋在上文中引用了一首崔忠献还未掌握实权时所作的汉诗,并评价为“立语神奇”、“措意清状”。所谓“清状”是指脱离了俗世欲望的同时,还带有雄壮志向的风格,即崔滋所说的“有雄伟不常之韵”、“不与庸琐争”等。崔滋认为,这首诗已经恰如其分的表达了崔忠献的品格和志向,可以窥见其未来会成就一番伟业。

崔滋在《补闲集》中足足用七首诗进行了举例,评价金克己的诗作“请熟”,说“翰林途中即事云……(中略)……辞意清熟,颇带风骚”。下面将七首中的其中一首七言绝句《赠弥勒住老》引用如下:

林端窈眇路远迟,境僻宁教俗士知。

唯有雪衣松上鹤,见公初到结庐时。

弥勒寺位于僻静的树林,要经过蜿蜒的小路才能到达。因为位置偏僻、与世隔绝,所以不为俗世之人所熟知,只有仙鹤在松树上伫立。整首诗表明了弥勒寺和世俗空间上的断绝,同样意味着诗人心理上与世俗的隔绝。崔滋所谓的诗意“清熟”,便指的是这种对俗世不再留恋,诗意展开上显得成熟、圆满、流畅的诗作。

(三)诗格——清爽,清紧

诗格,即诗歌的风格,《补闲集》中提到的有“清爽”,“清紧”等。

①陈补阙云,禅朝案上香堆烬,将夜檐头月减棱,虽语格清爽,赋景致非也。

②满林白雪猿跳破,半壁斜阳鸟鸣残……(中略)……半壁斜阳语格清爽。

③古今几人学杜体,而莫能仿佛。唯雪堂欹枕落花余几片,闭门新竹自千竿,其语格清紧则同。

上面例文①和②用“清爽”评价了陈澕和李奎报的诗作,③用“清紧”评价了苏东坡的诗歌。崔滋在诗格方面用了“清爽”和“清紧”两词,“清”侧重语言,而“爽”和“紧”则侧重风格层面上的意义。“爽”指出众、“紧”指紧密,虽然诗格的出众和紧密的意义我们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但可以说引文中的几首诗都具备了结构布局有层次、对句紧密的特点。

朝鲜文人对“清”的一种审美追求,我们可以从崔滋的《补闲集》中窥见一斑。“清”所主导的风格,主要表现为一种对脱离俗世、纯洁高雅、流畅美丽的艺术特征的崇尚和追求,这也折射除了朝鲜民族自古的一种文化特征和审美意识。

注释

①在刘勰之前魏国的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虽然用风格论揭示了文学理论,但是并不是有体系深入的。很多学者将刘勰的《文心雕龙》视作风格论的开端,比如郭绍虞在《中国文学批评史》(文史哲出版社 刊)的第四篇《魏晋南北朝》中《风格》中如此描述“文心雕龙体性篇云…(省略)…这是区分风格之始,为后世司空图诗品所宗。”

②分别是清苦、清旷、清紧、清驶、清爽、清熟、清胜、清新、清婉、清玩、清雄、清远、清绝、清峭、清寒、清华。

③参照了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杨振刚的《诗品解》,杨廷芝的《诗品浅解》,孙聊奎的《诗品臆说》,无名氏的《臬兰课业诗品解》,无名氏的《二十四诗品注释》等诸家的注解,郭绍虞集成编辑之书。

④郭绍虞,《诗品集解》(中国 人民文学出版社 刊行),《清奇》,《臆说》,“清对俗浊言。”

⑤杨慎,《升庵诗话》卷9,“清者,流丽而不浊滞。”

⑥胡应麟,《诗籔》外编,卷4,“清者,超凡绝俗之谓。”

⑦《补闲集》中,评为清远的诗有李奎报和崔允仁的诗,首先对崔允仁的诗进行了评价,“清远如皇族北山圣居寺云,别洞白云欹枕送,到山明月卷簾迎。”又对李奎报的诗进行了评价,“今之士大夫作诗,远托异域人物地名,以为本朝事实可笑,如文顺公南游曰,‘秋霜染尽吴中树,暮雨昏来楚外山,虽造语清远,吴楚非我地也。’”

⑧《补闲集》中,清旷的评价都集中在金克己。“金翰林克己,属辞清旷,言多益富。”“予偶得金翰林集第一卷观之,卷首编宫词八咏,皆古人已陈之意,且复辞语浅局,私心窃薄之,渐披至两三幅,见醉时歌及河阳山庄用剧韵叙旧等长篇,服其辞意清旷,后复见八九卷,清辞浩汗,酌而不穷,诚富赡之才华也。”

猜你喜欢
诗语诗品诗作
毛泽东诗作《七律二首·送瘟神》(书法)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冲淡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典雅
兰铁成红楼诗作手稿
诗品出于人品
论贾雨村《口占五言一律》的诗语叙事
明诗语规律,回诗意本源
吴英昌《诗品二十四则·劲健》
天资聪颖,幼年诗作得赞许
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