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淏淼/湖北省沙市中学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别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东坡居士的名号最为响亮,因此后世也将苏轼称为苏东坡。苏轼才华横溢,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画家和书法家,有诸多作品留存于世。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学习了不少苏轼的词作,让我们认识到了这位豪放派词人。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苏轼词作的特点内涵,加深对苏轼的认识,促进我们自身的文学素养。
苏轼所处的北宋时期,边疆一直处在动荡不安的状态之中,大小战乱频发,国家并不安定。苏轼虽然是文人,但是也有强烈的报国之心,只是一直无法实现。在《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中,苏轼就表达了自己想要为国效力平定战乱的雄心壮志。词作写道:“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这就写出了苏轼想要为国出征的心理。再结合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来看,在宋神宗熙宁八年冬天,辽国和西夏经常侵扰北宋边境,苏轼来到处于宋辽边境的密州,看到辽国的侵扰之后,就写下了这首词作,表达了自身想要杀敌报国的情怀。
除了对自身爱国热情的抒发之外,苏轼的词作之中,还有很多都包含了细腻的亲朋情感,尤其是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更是动人心弦。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作当中,深深表现出了自己对于亡妻的思念。“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苏轼在词作中清楚明白地展现出来自己对于亡妻的相思,在夜里梦中又回到了看着妻子梳头的情境。然而即便是在梦境之中,苏轼自身也还是知道妻子已经不在了,所以才会“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苏轼的词作很贴近民间,不存在故作高雅的姿态,很多词作都是对民间生活的描写,这也展现出来苏轼本身亲民的特点。比如,在《浣溪沙》词五首当中,五首词对于农村生活的描写都是非常到位的。比如在第五首词当中写道:“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这句就是对农村田园情景的描写,日光煦暖,桑麻上的阳光好像泼洒在上边的一样,而一阵清风袭来,蒿艾的香气也如香薰一般,沁人心脾。这种清新淡雅的格调,也是苏轼词作的一大艺术特色。
作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之一,豪放大气自然也就是苏轼词作的一大语言特色,在苏轼不少词作当中,语言都是气势磅礴,让人读来在内心会升起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眼前也会铺开一副宏达的画卷。比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当中写道:“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只言片语,便描绘出来一副宏大的场面,让人置身其中,感受到磅礴的气势。再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当中写道:“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将弓拉成了满月的圆形,足见气势之盛,也表达了苏轼想要一举荡平边境侵扰的决心,非常豪放大气。
苏轼虽然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但是部分词作却又非常细腻婉约,情感充沛。这样的风格,和苏轼的平生经历是密不可分的。比如在《蝶恋花·泛泛东风初破五》中就写道:“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简单一句,就写出沿江两岸,柳树新枝已经长出了千万条,微黄一片。再比如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写道:“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在疏疏落落的梧桐树上方,挂着一弯残月,一个缺字和一个疏字,就已经表现了寂静清冷的状态。而直到滴漏之声断了,夜已经很晚了,人才刚刚静下来。这些词句都描绘了一片凄清冷静之景,婉约细腻,表现出了苏轼被贬到黄州之后,内心产生的苦闷与忧愁。
在苏轼的不少词作当中,语言还展现出了明净绚丽的特点,充满了奇幻的情思和明净的用语。比如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的部分用语就非常奇幻绚丽,其中写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该句表现出苏轼思维飞驰,天马行空。再比如《浣溪沙》词五首中,第二首词作写道:“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所描写的画面非常明净,溪水中浸着兰牙,松树林间的小路,没有一点泥土,让人读来心中顿感清爽干净,一扫内心的阴霾。
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文学大家,苏轼一生留下了很多经典的作品。在苏轼的词作当中,艺术特色与语言风格都是千变万化,并没有拘泥在一种套路当中,这是非常难得的。对于我们高中生而言,在学习苏轼词的时候,就需要认识这些内涵深意,从更深的层次来理解苏轼的词作。
[1]赵小秋.东坡的别样风雅——苏轼婉约风格词略探[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6(8).
[2]伍海霞.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艺术特色赏析[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8~70.
[3]牛丽娟.苏轼词对白居易词的继承与创新 ——以苏轼黄州词为例[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6,15(1):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