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娣
摘要:苏轼守密州期间,留下了不少涉及密州人事、风物的作品和物品。诸城博物馆藏的两件苏轼题铭砚洗,有极其重要的艺术价值,是研究苏轼的重要文物资料。
关键词:苏轼;密州;题铭;砚洗
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牛)十二月三日至熙宁九年(1076年)十二月中旬,著名文学家苏轼知密州(今诸城)期间,動政爱民,率吏民抗击旱灾、蝗灾和盗灾,政绩卓越,深得民心。其文学成就尤為突出,共创作诗歌126首,词18首,文59篇,计203篇,开创了豪放词派的先河,代表词《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等广为传诵至今。超然台、雩泉亭、扶淇河因苏公而成为闻名遐迩的千古胜景,为世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诸城市博物馆,有两块石质砚洗见证了苏轼在密州文学创作的丰收,那就是
“子瞻”铭砚洗和眉山苏轼款“半潭秋月”砚洗。
“子瞻”铭砚洗,系用淡红色花冈岩制成,口大底小,形如石臼。平面呈半圆状,长80厘米,宽60厘米,高50厘米,壁厚10—12厘米。池为圜底,深30厘米,重约200公斤。平的一面外侧横刻隶书“砚洗”二字,字高7—8厘米,宽14—15厘米。左侧竖刻行书“熙宁九年子瞻制”。“子瞻”是苏轼之字,此砚洗在清道光《诸城县续志·金石考》中有记载:“砚洗,丁氏园有石盎,围三尺,高尺余,横刻砚洗二字,左刻熙宁九年子瞻制。”
“半潭秋月”砚洗,系用淡绿色沙岩砾石制成。平面呈半圆形,长64厘米,宽45厘米,高30厘米。池为平底,深10—14厘米,壁厚6厘米,重约100公斤。1984年征集于诸城市皇华镇下六谷村,原为丁氏家传之物。砚洗正面外侧平整,上横刻行书“半潭秋月”,左侧竖刻“眉山苏轼”。背面呈弧状,上刻隶书跋文:“熙宁七年,余来守密,见此石于盖公堂故址西偏,埋没尘埃中,已作敝踪弃矣。余喜其质温润,稍为琢磨,改作砚洗,亦可为不次之擢。东坡又题,邑人刘庭式隶并镌。”刘庭式,字得之,齐州人,举进士。苏轼守密州时,庭式为通判,后监太平观,老于庐山,以高寿终,《宋史》有传。苏轼与庭式关系甚密,在密州任上,适逢灾年,两人同甘共苦,“日与通守刘君庭式,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熙宁八年(1075)庭式离开密州。苏轼很钦佩刘庭式的人品德行,并念念不忘,后于元丰六年(1083)专作《书刘庭式事》一首,以示怀念。
砚洗正面所书“半潭秋月”与“眉山苏轼”行笔浑厚,潇洒豪放,当出自苏轼之手无疑。况且从命题的胸怀和气质看,亦非苏轼莫能为之。然砚洗背部之跋文尚有存疑之处,从内容看,似不像他人杜撰,但落款用“东坡”,当系元丰八年再过密州时所题,因苏轼在任密州知州期间,尚无“东坡”之号,然苏轼再过密州时,刘庭式已离开密州(按:《宋史·刘庭式传》说“宋刘庭式隐于卢山”,庐山在江西,卢山在密州)。另外,刘庭式是齐州人,为何称“邑人”亦须细考。
苏轼两件题铭砚洗,均与丁氏家族有关,一件置于“丁氏园”,一件为“丁氏家传之物”。丁氏为诸城望族,在明、清两代与臧、王、刘、李四家并称“诸城五大家族”,其先人或为朝廷命官,或为地方名士,颇有声望。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戏剧家、诗人,《续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等名著的作者丁耀亢,即是典型的代表。“眉山苏轼”题名砚洗即是其后人丁昌燕家传之物。丁昌燕,字师汝,号剑虹居士,清光绪年间进士,曾任四川大足县知县,为官清正,喜文好古,尤崇苏公,砚洗即是他庋藏之物。
这两款砚洗见证了苏轼知密州时期的文学成就,见证了苏轼的超然思想,是诸城留存苏轼的手迹的重要墨宝珍存,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姚志平《苏轼题铭“半潭秋月”砚洗考》